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他的父親是抗戰烈士,在開國大典上首次和母親相見,稱沒什麼感覺

他的父親是抗戰烈士,在開國大典上首次和母親相見,稱沒什麼感覺

有很多人都在詬病,別的國家都在研究未來,而我國卻一直都致力於研究過去,聽起來好像沒有什麼前途,但是作為一個有上千年文化的國家,曾經的歷史就是我們珍貴的寶藏,美國想研究還沒有呢!尤其是在我們享受著現在的安逸生活時,實在不該忘了曾經為此而付出一切的英雄戰士們,他們付出的絕不僅僅是生命。

情感是所有人最難割捨的東西,而這東西也分大小,在國難當頭的時候,那些勇士們,只能選擇拋棄小家的情感,為此有多少個家庭犧牲,而我們今天要講的就是烈士遺孤的故事。在那個戰爭年代,很多愛國人士都自願選擇參加革命,而我們今天要說的這位叫羅偉平,他的父母都是意志非常堅定的無產階級革命家,在羅偉平剛剛出生三個月的時候,他們實在沒辦法帶著他四處革命,所以只能將其寄養在香港的親戚家裡。

他的父親叫羅登賢,曾經不僅參加過廣州起義,也曾經在東北的抗聯中做出了很多貢獻,後來卻因為判徒的出賣,他被敵人抓獲,沒多久就犧牲在了南京。和他一起被抓的還有妻子周秀珠,只是她並沒有被處死,僅僅是關了幾年,被釋放之後,她就被安排到了延安做後勤工作,慢慢地因為表現突出,成為了武漢的婦聯主任。

因為他們兩人一直都在革命當中,所以從羅偉平被寄養到親戚家之後,就再也沒有見到過這個孩子,哪個父母能不想念自己的骨肉呢?周秀珠也是一樣,但是當時的情形,實在不允許她將孩子接過來,這反而會害了他。而那邊的羅偉平,從被送到姑姑家之後,就一直在香港長大,後來被組織安排到北京,也在其父親戰友的多番幫助之下,完成了學業,最終也參了軍。

命運一直都在將這個小家庭往一個方向推,直到開國大典的時候,羅偉平終於見到了自己的母親,但是由於他被送走的時候才3個月,所以腦子裡根本就沒有母親的印象,也從來沒有感受過母愛的溫暖,所以他在見到母親的時候,當即表示,自己其實並沒有什麼激動的感覺。反而因為母親之前被抓,他在部隊還被牽連脫掉了軍裝,直到後來母親平反之後,他才重新有了工作。

這樣的家庭其實在那個年代有很多,不僅有付出生命的烈士,也有這些虧欠家庭的英雄們,他們都值得我們去尊敬。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分鐘說歷史 的精彩文章:

茜茜公主後期為何變黑色風格?嫁入皇室就鮮少笑容,經歷太多變故
她是終南山上第一女隱士,85歲連續打坐108天,40年未歸家

TAG:分鐘說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