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第二章:洛陽紙貴的番茄鷹

第二章:洛陽紙貴的番茄鷹


本文非技術文,但仍有技術文相關鏈接,請大家酌情閱讀喲!

洛陽紙貴出自《晉書》,用在番茄鷹上,單說一個貴字。與之不同的是,洛陽紙之所以貴,是因左思一篇賦文辭藻華麗氣勢磅礴引全城爭相搶抄導致紙張稀缺價格水漲船高。而番茄鷹的貴就頗有些耐人尋味了。

為什麼要單說番茄鷹呢?

故事起因要追溯至今年盛夏,突然一段時間內很多魚友紛紛發來番茄鷹圖片問我這個魚的各項數據,解答的多了,也是心生疑惑,大家如何這般集中的詢問一個魚呢?後又有不少魚友發來相同截圖,原來是南方某位魚商在出售番茄鷹,不同尋常的價格引眾多魚友側目並議論紛紛。我有意將時間跨度放這麼久再說,也是未了避免蹭熱度炒話題或是給這個魚做廣告之嫌。


番茄鷹的貴,貴在稀有二字上,但是這個稀有,或許跟您想像的不太一樣。我們先從馬達加斯加環境說起。

馬達加斯加是位於非洲大陸東南角獨立的,面積排世界第四的一座大島,該島氣溫恆定,雨量充沛,多山多雨林,河流湖泊星羅密布如蜘蛛網一般鋪滿全島。風景宜人,生物獨特多樣,物產豐饒,在未被過度開發以前,算是上帝遺失在世界上最後的一塊芝麻糕。

與大自然豐富資源對立的是,馬島雖然沒有重工業污染環境,但是由於土地肥沃,全國有80%人口都從事農業生產,土地耕種和自然環境間的衝突一直困擾著全世界各地的貧困地區,目前尚未有更好的解決辦法。當地為了保護林木,極大地限制了畜牧業,所以魚類就成為了當地人非常重要的蛋白質來源。政府為了豐富人民的蛋白質來源,從非洲內陸引進了大量的羅非魚和烏鱧(非洲雷龍)進行人工養殖。這一舉措本是為了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卻如同打開了潘多拉魔盒。羅飛魚和烏鱧都是出了名的逃脫專家,且具有幾乎開掛的生長速度和繁殖能力。少量逃至野外的羅飛和烏鱧迅速擴張至全島各大水系,對馬達加斯加島原本水產資源造成了不可逆的毀滅打擊。

看到這裡,可能很多朋友都覺得這一幕似乎與維多利亞湖遭遇相似,事實上則更加嚴重。要知道,跟維多利亞湖產的那些小不點兒慈鯛不同,馬島很多慈鯛都體型壯碩,一些品種性情十分兇猛。但由於生長速度慢,繁殖量低等因素,完全無力和外來生物展開競爭,如今在馬達加斯加各大河流湖泊里捕撈上來的,基本都是羅非魚了。


為什麼要佔這麼大篇幅說這個呢?接下來我就是要跟大家說本章內容我最想和大家討論的話題了。

由於巨大的生態破壞,馬達加斯本土水生物經歷了一場持續不斷的浩劫,拋開其它水生物不提,馬島的慈鯛種群除了沿海一些具有汽水行為的品種外,已經破壞到不可恢復的程度。目前馬島所有慈鯛品種都在WCS(野生動物保護組織)附錄標註中不是CR級別就是EW級別,甚至有些已經標註滅絕了,這就意味著這些魚是嚴禁國際市場流通的。與此同時,馬達加斯加政府在上世紀末出台了極為嚴格的物種出入境保護法案。就拿慈鯛來說吧,除了與馬島合作的一些國際保育機構外,(如美國的博爾頓水族館開展的馬島慈鯛種群恢復計劃)任何個人團體都不得將馬島慈鯛帶離這個四面大海的島國,活的死的都不行,魚鱗也不行。

所以,無論歐美還是國內,市售的馬島慈鯛全部都是人工繁育若干代的個體。重點來了,馬島慈鯛在國內沒有野生魚流通,沒有野生魚流通,沒有野生魚流通。雖然萬事無絕對,但這個難度實在是太~~~大了,且就算有,性價比也太低,價格恐怕您也受不了。

下圖的馬納莫算是市面上較常見的馬島慈鯛品種,但這個魚歐洲科考隊從上世紀90年代末在馬島本土就再未採集到,此後數年如是,因此已經列在功能性滅絕名單里了。也就是說野外現有種群極度稀缺不足以延續這個物種繼續繁衍下去。能買到野生的這個?先不說法律,您想想這是什麼概率。


我說這魚沒有野生的流通,此刻估計一定有理工男……不不,杠精出來反駁了。"物以稀為貴,既然那麼稀有肯定有人為了高利潤去冒風險"。好的,咱們就此舉例。

事實上因馬島獨特的地理結構和封閉的環境,國際一些環境保護機構都是在馬達加斯加島有常駐團隊的,研究水生物,研究猴子,研究蜥蜴,研究民生的……

我微信好友就有一位我國常年駐馬島研究昆蟲的博士。拿馬納莫舉例,上世紀末美德聯合的研究團隊深入馬島多個水系展開了多年的持續調查,未能採集到一尾馬納莫樣本,因此得出的結論非常悲觀。按照您設想的會有走私團隊冒巨大風險為了獲得高利去馬島採集野生個體,那麼這個團隊需要在59萬平方公里的島上對多如血管般密密麻麻的河流逐條梳理,運氣好的話經過個五年六年可能會先於科考隊採集到數條個體。之後再想盡一切方式方法將這些活體偷運出境,由於馬島是獨立島嶼,正規出入境只有少數口岸,戒備森嚴,空運想都別想。那就只有涉險躲避巡查走非法水路了,馬島西側隔莫三比克灣是東非大陸,走這條路需要繞多個國家,排除種種險境,兜很大一個圈才能將活體樣本帶出。馬島一路往南就是南極了,水路從這裡走到中國看看地圖就知道。剩下就是東海岸了,跨亞丁灣進入印度洋然後經馬六甲海峽至南海最後到廣州。亞丁灣和馬六甲海峽有什麼風險不多說了,路途有多遠也不多說了。就這樣,走私團體耗費數年,至性命與路費不顧,經歷九九八十一難艱難險阻好不容易弄出幾個野生個體放進國內市場,三五百塊或者1000塊就賣給您了……我的天,這簡直就是以大無畏犧牲精神來做公益啊!!!


可能還有魚友會反駁,那麼民間公司可以承包一段水域的捕撈權啊……先不說可不可以,估計撈出來也都是羅非魚。想短時間撈到了馬島本土慈鯛的幾率著實不怎麼高,何況還有嚴格法律保護著這些瀕危物種。和東非大湖區周邊民眾不同,馬島由於政府和國際環境保護機構持續不斷的傳遞環保內容,當地居民有著比較清醒的環保意識,什麼能抓什麼不能抓人家很清楚。況且,所有水域都是當地人們重要的蛋白質來源渠道,您想承包就承包?這裡不是東非大湖區。未經當地政府批文,村長同意就擅自下水撈魚?先問問村裡一百多位四百多斤待嫁的黑妹妹們同意不同意吧,小心她們用沙包那麼大的小拳拳捶你胸口……

還有魚友說走私都具備武裝能力……行了行了,我也真是服了,您電影看太多了。這裡不是南美毒控區或中部非洲戰亂區。馬達加斯加之所以被譽為旅遊勝地,除了自然風貌猶如天堂,生物獨特多樣外,再一個就是治安在非洲地區算非常好的國家。馬達加斯加高度重視環境保護一個因素就是希望藉此來推動發展旅遊業。所以若有人膽敢跑去搶奪人家資源(未經同意去撈魚),全國上萬名四百多斤待嫁黑妹妹會一齊用水泥袋那麼大的小拳拳錘他胸口的。(馬達加斯加很多導遊小姐姐都能說上幾句連貫的中文,有條件去旅遊的朋友可以深入了解下當地的水資源和當地的環保情況。)

歐美能買到野生馬島慈鯛嗎?以前能,銀河戰艦(夜明珠)野生個體八九十年代曾經在美國展出過,1000美元一個一搶而空,其後國際環境監管機構馬上叫停了交易行為。一晃二三十年了,您現在花不到1000元人民幣就能買到野生馬島慈鯛?醒醒啊,親,快醒醒,你尿床了。

(馬達加斯加為君主制,下圖為馬達加斯加實際統治者朱利安國王。信了,您就輸了……)

綜上所述,總結一下


1、馬島慈鯛資源瀕於絕境,已經受到了當地政府嚴密保護和國際環保機構的重點關照。合法出口不存在的。綜上所述

2、馬島是封閉島國,活體水生物若非經官方通道運輸,一律只能承擔巨大風險走水路。水路運輸會面臨著周期長,成本高,風險大等不利因素。被當地軍方抓到麻煩可就大了。如果遭遇了馬達加斯加的企鵝,那麼更是直接涼涼。

3、很多馬島本土慈鯛在本土已經很難見其行蹤了。

舉個不恰當的例子,您說會有人跑到卧龍,武裝搶奪兩個大熊貓,然後和全國人民為敵,突破重重阻礙歷盡周折運到紐約,然後三五百美元出售嗎?


有人會說這破魚能和大熊貓相提並論嗎?

有些品種在當地,還真能。大熊貓只有中國有,馬島慈鯛也只有人家有,而且有些品種的馬島慈鯛本土保有量極低。不過您說有野生就有,說不能比熊貓就不能。杠精惹不起,您開心就好。

下圖為Paretroplus kieneri齊氏副熱鯛。先別說好不好看,法國一水族館曾經獲得了一對兒,被當作水中大熊貓供養著,奉為鎮館之寶。因為當時全世界只有這一家有展出,可見這個魚的稀缺程度。(據說目前有保育機構已經突破繁殖壁壘,有望能將此魚延續下去)


下圖是馬達加斯加最危險的四個生物,沒有之一!


說了這麼多,可能會有魚友明白馬島慈鯛的稀缺程度了。但是上述一切都和番茄鷹無關。根據馬島的水生態調查報告,番茄鷹分布範圍雖有逐年遞減趨勢,但是在主要採集地索菲亞流域尚保有可觀種群,輻射到周邊的支流也每年都有採集到科研樣本,目前處於易危階段尚未預警。

那番茄鷹珍貴在哪呢?

我先給大家解答一個問題。既然馬島慈鯛連屍體都無法流出,那麼市售的那些馬島慈鯛都是從哪來的呀?

答案顯而易見,當然是漁場嘍。這麼說不自相矛盾嗎?並不。前文說過了,馬達加斯加和國際上很多環保機構是有擴充馬島慈鯛種群合作關係的,這其中就不乏多家歐美大型水族館。之前提到的美國博爾頓水族館就是一家科研及具有盈利行為的官方機構。除了一些明令禁止的特殊品種外,那些經人工培育超過三代以上的個體是可以流入市場進行銷售的。看似前景很美好,然後現實是目前只有個位數的馬島慈鯛品種沒有被明令禁止……

我所知道的只有馬納莫,月牙鷹,夜明珠,紅番茄鷹,藍唇番茄鷹,達米和PTY家族的兩三種(含人工改良種)。國內現階段能見到的主要是上述前四種,為什麼呢?因為國內能見到的馬島慈鯛,95%以上都是東南亞漁場經歐美繁殖的子代剔除下來再繁殖的。剩下的不到5%來自於馬達加斯一些魚池養殖個體。這個魚池養殖個體和"三湖"里的池養可不是一回事。是人工個體的後代養在池子里,高品質的放歸大自然,挑剩下的那些允許出售的,賣一賣。

以前上海的一些"三湖"圈大佬們都從野生馬拉維訂單上見過所謂"野生"馬島慈鯛,單子上的說不定就是這批。那為什麼單子上也時有時無經常斷檔啊?因為不是每一個批次都能賣,人家是要放歸大自然的。您問歐美水族館出售的個體去哪了?產量這麼低的魚歐美當地還供不應求呢,您就湊合養養東南亞產的吧。如果您堅持要歐美產的,我可以告訴您的是英國,荷蘭一些觀賞魚店網站都有存貨,售價比國內低,您可以去下單,前提是人家同意發到遠東且您能承受運費。(您可以的,你們養慈鯛的都有錢)


好多人一提東南亞漁場就呵呵,但人家自然有人家的優勢。最大的優勢就是能迅速起量,一波微操就能讓數對兒親魚子孫滿堂。再來兩個加持那就刷屏了,一個不留神就"爆缸"。

在野外這對親魚可能才發情,在東南亞漁場這對兒魚的重孫子說不定都開始在為繁殖做準備了。而歐洲漁場則是按部就班慢悠悠的按照魚天性來繁殖。您還別批評東南亞漁場這麼做糟蹋了魚的品質,我再舉個不恰當的例子,同樣是紅鼻剪刀,一個紅色只上鼻,一個紅色能過鰓。紅上鼻的10塊錢6個,紅過鰓的15塊錢1個。作為僅以欣賞為主養死就換新魚的廣大人民群眾來說,您覺得哪個好賣?(我知道您10塊錢6個的也紅過鰓,我這不是舉例嘛,勿杠)

其實賣魚的都不喜歡特別懂的,越是什麼都懂的越掙不著他錢,他事還多,還矯情,還不給商家留面兒,各種滋兒了哇啦的(我想我知道我的問題了)。

東南亞漁場的缺點也很明顯,那就是諸如馬島慈鯛這種壟斷型品種始終被西方"掐著脖子",種魚的更新會受限制。這就解釋了為什麼5厘米的馬納莫寶石在國內便宜的時候15塊錢一個,貴的時候300一個的原因了。多了,自然就便宜,少了,自然就貴。番茄鷹的貴,就屬於這種貴。

我想可能會有魚友覺得既然馬島慈鯛都是東南亞漁場產的為什麼還賣這麼貴,賣魚的都是奸商。人工魚就一定要比野生魚便宜嗎?這個想法太膚淺了啊喂,親。辣椒紅龍也都是東南亞漁場產的呀,那個魚亞成時一條的售價就四五位數,大家也有買嘛。


馬島慈鯛野外瀕於絕境,在人工培育下產量也不穩定,這些都和這類魚的生活習性有著一定關係。首先要說明的是,馬島慈鯛繁殖時子代的產量並不低,很多品種一甩籽兒數量能甩"三湖"慈鯛好幾條街。但是繁殖過馬島慈鯛的朋友應該都有過體會,小魚苗兒太難帶了,存活率並不高,好不容易配上對兒,孵出了一群群的幼魚,幼魚跟著親魚互動多麼溫馨。還未來得及放鞭炮慶祝呢然後突然發現這一缸小魚不見了!好吧,不讓親魚帶孩子了,自己帶。突然發現幼魚開始團滅了!各路魚友可能要來噴了,什麼你的水質不行,你的食物不行,你的魚不行,你不會繁殖魚是土鱉……

要都跟噴子說的那麼簡單,馬島慈鯛被歐美各大實力專業機構保育了二十多年了還能種群危機?市場上流通的品種還能斷鏈式銷售時有時無?

這裡我簡單的聊下

馬島慈鯛繁殖的一些問題:

1. 對環境要求高,只有達到滿意的環境才開始發情;

2. 配對兒比較困難;

3. 發情周期較長;

4. 繁殖期和護幼期變得比較敏感;

5. 幼體對成長環境要求更……高!


綜合總結就是

飼養環境要足夠寬敞安靜,太小的水體或者缸里有他看著不爽的合租夥伴他就不發情或者不產卵。發情的周期不是很穩定,同一對兒魚,運氣好的話可能一兩月就能出一次魚,趕上他不爽的話一年甚至兩年也可能顆粒無收。繁殖期和護幼期會變的膽小或易怒,需要大量遮蔽物穩定情緒,如果親魚覺得環境不夠安全,有很大幾率將自己所有孩子殺死!幼體同樣需要大量的隱蔽空間和充足的活動空間,否則有很大幾率一直保持緊迫感,從而長期拒食或者突然暴斃。

杠哥可能會說了:那你滿足魚的需求不就完了嗎,有什麼難的?我又要說案例了,看過《魚標本戲說非洲慈鯛》系列並且能加上我微信的很多朋友都問過我關於環境問題。比如飼養朱莉鳳凰需要怎樣造景最能符合魚的需求、同時飼養孔雀劍莎和細鱗劍莎造景如何兼顧它們的習性差異、坦湖底棲造景可不可以不用細沙……我的回答很統一:"哪買的問哪去,我又不是售後"。不不,此處請編輯老師劃掉。(小編PS:小編拒絕了你的劃掉請求,還反手給你一個醒目)我的回答一般都是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這話很中肯,通常新接觸慈鯛的魚友往往會照本宣科式的按照資料給魚下定義,認為這個魚就是資料里說的那樣。養上三五年以上的魚友就能發現同一種魚不同個體的喜好和性格各不相同甚至差異很大。養上十年以上的魚友早把書本知識撕個粉碎了,因為資料說的都是同一品種的習性趨同之處,不同之處的性格卻千差萬別,資料上是不會寫也沒法寫的。簡單用朱莉鳳凰造景那個問題來說,有的個體喜歡鯛罐,有的個體喜歡石頭縫隙。有的喜歡鑽進兩面開口的縫隙,有的喜歡佔住只有一個入口的封閉空間,喜愛不一而足。所以,我應該怎麼知道每一條魚的需求呢?子非魚,安知魚有多事兒B?


具體到番茄鷹,相對穩定的馬納莫月牙鷹,東南亞漁場引進的番茄鷹卻很不穩定,種魚基數往往不會很大,再加上上述繁殖的難度,想做到大規模量產目前來看還不可行。番茄鷹在國內不是什麼新品,台灣很早就引進了,曾經有段時間廣州也是不少。但這個魚確實從來沒便宜過,薩伊藍六間才登陸不久的時候,這魚就有馬達加斯加薩伊藍的外號了(指的是價格),是目前可見的馬島慈鯛里單價最高的品種。

大約在三四年前,我收集馬島慈鯛時曾託人幫忙聯繫過番茄鷹,後來在台灣問到了貨源。中間人給我的報價是7-10厘米的850一個,20條起發貨,運費自理不包損。聽完我差點把手機扔了,20條?!我又不幹壟斷控價的缺德事買那麼多幹嗎?後來幾經周折,自己找了個渠道,大約六百多一個,包損,但同樣20條起批。媽賣批……這次聽說就來了一條,雖然個頭小,價格昂貴,但是我聽到的那個價格也不算特別誇張了。我並不認識這位南方老闆,也不打算認識,因為我只信仰碧程,我也不給任何人洗地,我是愛好者,從不打算在養魚這件事上沾利益,因為我想乾乾淨淨的純粹的賞玩。所以我只就事論事。番茄鷹,這魚真不是想什麼時候買就能什麼時候有,這個價格貴,但不出格。

這條魚雖然我不知道花落誰家了,但馬島慈鯛從來不以顏色為亮點,且個頭大,對飼養環境要求隨著生長會越來越高,入不得新手的法眼,也不太適宜新手。

飼養馬島慈鯛的魚友無外乎兩種:

一種只要一聽稀有,貴,或者體型特殊就千方百計要弄到手,主要目的是為了炫耀。

還一種是懂行的,前期做了大量工作,有計劃的要嘗試這個魚。我個人真心希望這條魚進了後者的魚缸,儘管是人工魚,依舊是很珍貴的品種,請您好好愛惜。

大海礁岩區生活的俗稱倒吊的海水魚和馬島Paretroplus家族的慈鯛體型非常接近。


馬島慈鯛的珍貴不單反映在瀕於絕境,流通受限上。馬島慈鯛可說是研究慈鯛由海登陸演化的活化石。可能很多細心的魚友都發現馬島馬納莫這類慈鯛和大海里的倒吊類體型非常相似了。飼養慈鯛經驗比較豐富的魚友更是會發覺馬達加斯的paretropllus家族慈鯛和遠在印度/斯里蘭卡的Etroplus家族體型行為也很相似,地域相隔那麼遠為何會有如此趨同性呢?這些都為科學研究者留下了很多科研素材。

此外,馬達加斯加慈鯛也是生存在地球最南端的淡水慈鯛族群之一,是慈鯛大家族裡很具特點也很有話題的珍貴家族。希望這個家族能經過人類的努力延續下去。(我知道一定會有人問那地球最北端的淡水慈鯛是誰?德州豹大家都見過吧,對,那個就是其中之一。)


上圖是藍唇番茄鷹,這可不是地域差異,是同屬不同種的番茄。這個魚我個人相當期待,但據我所知目前國內還鮮有出鏡率。好飯不怕晚,我想一定會有的。

各位親愛的讀者,如果您讀到了這裡,請給平台點個贊吧。不點贊的親小心馬島一萬多名五百多斤待嫁的黑妹妹們用煤氣罐大小的小拳拳捶你胸口哦……哇哈哈哈哈

全文完

下期預告:《魚標本說還是不說"三湖"慈鯛第三章:方興未艾的依桑佳虎皮天堂鳥》

部分圖片均來自於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感謝拍攝這些美圖的作者,讓我們有機會領略世界多彩的美。

2018年10月30日起稿

2018年11月1日完成

撰寫人:搬弄是非的魚標本

校稿:美麗往事

後期排版:美麗往事

感謝您抽時間閱讀本文,願大家都能從飼養寵物這件充滿喜悅的事情上收穫更多的精彩。

*本文已書面授權《rlyl的自然世界》平台使用,其他任何公共媒體和公眾平台未經本人書面授權,均不可擅自轉載發布。謝謝您的合作與理解。

進入《魚標本》學者專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rlyl的自然世界 的精彩文章:

今日-黃鸝無齒鰺
風靡老北京600多年的兔兒爺,被她們用中國刺繡製成了香囊,英勇神武美翻了!

TAG:rlyl的自然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