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書畫 > 鄧石如篆書《四箴四條屏》欣賞

鄧石如篆書《四箴四條屏》欣賞

鄧石如篆書《四箴四條屏》欣賞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精彩圖片

清 羅聘《鄧石如登岱圖》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鄧石如原名琰,因避仁宗諱,遂以字行,少讀書,好刻石,

仿漢人印篆甚工。性廉介無所合。時翁方綱 擅篆分,以石如不至其門,為之。劉墉、陸錫熊 見其書,皆大驚。登門求識面。包世臣推其篆書為神品。錢坫與世臣游焦山,見壁間篆書《心經》曰:「此非少溫(李陽冰 )不能作,世間豈有此人耶?」少嘗客江寧 梅鏐家,得縱觀秦、漢以來金石善本,每種臨摹各百本。曹文埴稱其四體書皆為清朝第一。工刻印,出入秦、漢,而自成一家,世稱鄧派。 出生於寒門,祖、父均酷愛書畫,皆以布衣終老窮廬。鄧石如九歲時讀過一年書,停學後采樵、賣餅餌糊口。17歲時就開始了靠寫字、刻印謀生的藝術生涯,一生社會地位低 下。他自己說:「我少時未嘗讀書,艱危困苦,無所不嘗,年十三四,心竊竊喜書,年二十,祖父攜至壽州,便已能訓蒙今垂 老矣,江湖游食,人不以識 字人相待。」

鄧石如30歲左右時,在安徽壽縣結識了循理書院 的主講梁巘 ,又經梁巘介紹至江寧 ,成為舉人梅鏐的座上客。鄧石如在江寧大收藏家梅鏐處8年,「每日昧爽起,研墨盈盤,至夜分盡墨,寒暑不輟」。不久得到曹文埴 、金輔之等人的推獎,書名大振。乾隆五十五年(1790),乾隆皇帝 80壽辰之際,戶部尚書曹文埴六月入京都,邀其同往。秋,途經山東,遂登泰山觀覽。進京後,鄧石如以書法享譽書壇。乾隆 五十六年(1791),在兩湖總督畢沅 處做了3年幕僚。張惠言 、包世臣都曾向他學習書法。

鄧石如篆書《四箴四條屏》欣賞

鄧石如篆書《四箴四條屏》欣賞

鄧石如篆書《四箴四條屏》欣賞

鄧石如篆書《四箴四條屏》欣賞

釋文 : 程夫子四箴。乾隆辛亥春末古浣後學鄧琰敬書。

視箴曰:心兮本虛,應物無跡,操之有要,視為之則,蔽交於前,其中則遷,制之於外,以安其內,克己復禮,久而誠矣。

聽箴曰:人有秉彝,本乎天性,知誘物化,遂亡其正,卓彼先覺,知止有定,閑衺存誠,非禮勿聽。

言箴曰:人心之動,因言以宣,髮禁躁忘,內斯靜專,矧是樞機,興戎出好,吉凶榮辱,惟其所如,傷易則誕,傷煩則 支,己肆物忤,出悖來違,非法不道,欽哉訓辭。

動箴曰:喆人知幾,誠之于思,志士勵行,守之於為,順理則裕,從欲惟危,造次克念,戰兢自持,習與性成,聖賢同歸 。

此屏錄宋程頤《四箴》,計12行,行17字。首篆「程夫子四箴」,下隸書「乾隆辛亥春末古浣後學鄧 琰 敬書」,下鈐 「鄧琰」印、「石如」印。「乾隆辛亥」為乾隆五十六(1791年),作者時年49歲。本幅無藏印。

此屏為鄧石如中年時期篆書精作,結構謹嚴,筆法洒脫自如, 突破傳統「玉筯篆」的風格,融入金石銘文的書法特點,復摻入隸書筆法,獨具婉麗圓勁的魅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聞是書畫 的精彩文章:

陸維釗先生所寫《蘭亭序》
學習黃若舟先生的鋼筆字——行草快寫法(迅速提高)

TAG:聞是書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