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主席:淮海戰役第一功是粟裕,但在粟裕回憶錄里沒提及,這是為何

主席:淮海戰役第一功是粟裕,但在粟裕回憶錄里沒提及,這是為何

關於淮海戰役,第一反應必定是粟裕無疑,淮海戰役的勝利對黨和軍隊有著特殊的意義,甚至在當時的國際社會上也造成了很大的影響。主席曾說,在淮海戰役當中,第一功當屬粟裕無疑。由此可見,粟裕對整個淮海戰役是有多麼重要,但是在粟裕撰寫的戰爭回憶錄中卻沒有記載此次戰役,不失為一個遺憾。這又是為何呢?

在淮海戰役打響之前,粟裕曾就由誰指揮此次戰役向主席提出建議。粟裕從整體全局出發向主席建議,由於此次戰役的特殊性,最好是由陳軍長與鄧政委統一指揮。起初主席並沒想到這個問題,但是在粟裕提出來以後,主席非常重視,思慮一番以後就作出了批複。至於為何沒有提及劉伯承將軍呢,其實是因為劉伯承曾在豫西地區作戰,與陳、鄧等人並不在一起,故沒有提及劉。

粟裕在一生當中打過的勝仗不少,消滅的敵人也是非常多的,因此在粟裕的心裡一直有一個願望,那就是等我軍力量足夠強大的時候,與國民黨軍隊展開一次大決戰。於是在遼瀋與濟南戰役獲勝以後,粟裕認為時機已到,就向中央提出自己的想法,認為江北地區決戰要好於江南地區,而且最好是以徐州為中心,以此來構建整個大決戰的格局。眾所周知,粟裕擅長的就是大兵團作戰,而此次戰役正是粟裕最擅長的打法。

在這次戰役結束以後,主席曾作出這樣一個評價,那就是:「一鍋夾生飯,硬是被兩大野戰軍一口,一口吃下」。由此可見,在此次戰役當中,兩大野戰軍的配合度是非常高的。而且最後主席還說到:「此戰,粟裕功勞最大,理應是第一功」。因為淮海戰役是由粟裕提議並執行的,而且論殲敵數,還是數三野最多,將近45萬。最重要的就是粟裕在整個戰役中所扮演的指揮員的角色,將指揮藝術以及駕馭戰爭的能力發揮地淋漓盡致。所以說,淮海戰役的勝利對於粟裕來說,相當於是一生戰功的縮影。

至於為何粟裕沒有撰寫任何關於淮海戰役的文章,也是有著很多因素。其實在粟裕將軍在世的時候,就有很多人建議其寫一篇文章來紀念此次戰役。要知道在淮海戰役獲勝以後,斯大林還曾向主席要求將淮海戰役的具體情況以及經驗送到蘇聯,以供蘇聯軍隊學習。

但是粟裕將軍曾說到關於淮海戰役的文章、書籍、電影,他都不寫、不讀、不看。至於原因:一是粟裕的謙虛,不想自己宣傳自己;二是,在當時有很多人在講話,寫文章或者是作報告的時候,把一些關於淮海戰役的具體真實歷史給曲解誤讀了,甚至是有點抹殺的意思,而粟裕對此非常不滿。因為粟裕將軍曾說過這麼一句話:「此戰若沒有二野參戰,單憑三野是不可能打成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麻辣歷史講堂 的精彩文章:

末代皇帝溥儀一生坎坷,窩囊了一輩子,卻在遠東軍事法庭硬氣8天
宜昌大撤退,他拯救150萬人,上演中國版敦刻爾克,卻被遺忘

TAG:麻辣歷史講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