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味湯餚能治病
夏朝末年,黃河下游有個叫商的部落,當時這個部落的首領是湯。商湯結婚的時候,他的妻子帶來的陪嫁奴隸中,有一個叫伊尹的,這人非常聰明,很有才幹,後來做了商湯的助手,幫助商湯消滅了夏朝。
伊尹初到商湯家裡,是一名廚師。他有一手出色的烹調技術,能做各式各樣味道鮮美的菜肴,並且還會用食物治病。他和商湯談話的時候,常常講到烹調手藝。他對食品的性能、產地非常熟悉。例如,他懂得生薑和桂皮既是肴饌中的調味品,也可作為發汗解表(發散體表的熱)的藥物。後世的醫家稱伊尹為製作中藥湯藥的創始人。
早在周朝,宮廷里便設有「食醫」兩人,專門掌管與調配國王等統治階級的飲食。「食醫」身為營養師,又兼做醫生,從事食物調養和醫治疾病的工作。
周朝宮廷里的菜肴相當豐富,品種繁多,已經有比較高的烹飪技術。食品除了「六食」,即馬、牛、羊、豕、犬、雞以外,還有「六飲」「六膳」,以及各種各樣的調味品,稱作「百醬」。這些菜肴用八種不同的烹飪方法製作,稱為「八珍」。後來就用「八珍」代表稀有珍貴的食品。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精彩圖片古代的醋叫醯,或叫酢。 酢是古時的醋字,醋又叫苦酒。 醬和醋除作為調味品以外,治病時有時也用得著。東漢末年,著名的醫學家華佗,曾經用蒜泥加醋,治好了一位嚴重的蛔蟲感染病人。古人用煮熟的大豆,經過發酵後製成豆豉,它也是一種調味品。後來豆豉又有鹹淡之分,鹹的做菜吃,或者作調味品;淡的則入葯,有健胃解毒的功效。另外,像釀酒用的曲,用來治療消化不良性胃病,效果不錯,後來人稱為神曲,說明它有「神」效。
古代有一種說法叫「醫食同源」,意思是醫藥與飲食有同一個起源,的確最早治病的藥物來源於食物。中藥里有不少原藥材既是食物又是藥物。東漢張仲景寫的《傷寒論》里,有一張著名的藥方叫「桂枝湯」,它由五味中藥組成:桂枝、芍藥、甘草、生薑、大棗。 這些中藥全是廚房裡的調味品。
古代許多醫生,主張食治和葯治並重,認為對待疾病首先應該採用飲食療法,只有當飲食療法無濟於事的時候,再依靠藥物治療;即使已用藥物治療,仍然不應忽視飲食療法的作用,而是使兩者結合,相輔相成,不使偏廢。唐代著名的醫學家孫思邈就曾經說過:「食療不愈,然後命葯。」
中藥湯藥的發明和治病經驗的日積月累、不斷豐富,是應該首先感謝古代廚師們的。即便是後來的廚師,也陸續地創造過治病的奇蹟。
有一次,唐太宗李世民得了痢疾,皇宮裡的太醫給他治了好長時間都沒有治好。結果,李世民下了詔書,訪求各地的良醫好葯。可是,大家都不敢獻方獻葯,怕耽誤了皇上的病,萬一出了事故,那可擔當不起。這時,有一個給皇上做菜燒飯的御廚,不怕風險,大膽獻上了一張偏方,它是用鮮牛奶煮蓽茇。李世民服了這個廚師的葯,病果然很快就好了。
選自《杏林漫步曲》
作者:趙友琴
秋楓木 半夏 忘憂
※氣鬱失眠?這幾款藥茶值得擁有
※新聞|我校中藥學、藥學學位授權點順利通過校外專家組評估
TAG:上海中醫藥大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