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美文 > 比肩林青霞的台灣第一美人,李敖為何配不上她?

比肩林青霞的台灣第一美人,李敖為何配不上她?

文 | 薺麥青青 · 主播 | 雅萱

來源:世界華人周刊(ID:wcweekly)

李敖,這個被稱作台灣文壇第一狂人的才子,一向恃才傲物,放浪形骸,但他卻毫不吝惜筆墨誇讚一個女子:

「如果有一個新女性,又漂亮又漂泊,又迷人又迷茫,又優遊又優秀,又傷感又性感,又不可理解又不可理喻的,一定不是別人,是胡因夢。」

胡因夢是70年代台灣第一美女,20歲時因出演瓊瑤的電影《雲深不知處》而走紅影壇。

胡因夢大學畢業離開台灣輔仁大學時,曾有一句廣為流傳的名言:「從此輔仁大學沒有春天。」

有人曾將她與同是大美人的林青霞對比:「林青霞之美像國畫,劍眉星目間有大幅潑墨的富貴感,胡因夢就是小品,筆法雋永古典。」

胡因夢與林青霞

2007年李安導演的《色·戒》上映,李敖公開表示:「湯唯有什麼好看的,我前妻胡因夢那才叫美。」並形容胡因夢是那種「在屋子裡一群人中,一眼就會立刻注意到的美女」。

後來李敖作客《魯豫有約》時,魯豫單刀直入:「聽說你的女朋友個個都驚為天人,多得數不清。」

李敖表現出少有的「謙虛」:「只有幾個,數得清。」

魯豫追問:「聽說,成熟的男人勾引女孩子,都是先痛說革命家史。」

李敖不無得意:「這種太低級了。我女朋友18歲的時候,我送給她17朵玫瑰花,對她說差的那一朵就是你。你看這多高級!」

而驚為天人的胡因夢,愛上李敖,絕不止於他的追女有術,更重要的是,源於他的不畏強權,特立獨行。

她曾說:「在我年輕的時候,唯一一樣事情我不能夠完全放下的,就是愛情,愛情可能是我最後的障礙,我渴求能夠找到一個真正的、水乳交融的戀愛對象。」

在她的眼裡,他不是那種骨媚膝軟的孱弱文人,他勇敢為自由發聲,嬉笑怒罵皆文章的鬥士形象,是她對其服膺的重要原因。

李敖當年一支雄筆,不僅橫掃文壇,更痛砭時弊,因言獲罪的他復出之後,震動台灣文壇。

胡因夢當時為了力挺李敖,也為他出山寫了一篇叫好的文章,由台灣最有影響的《工商日報》刊發,名為《特立獨行的李敖》。

他們第一次見面是在朋友家,貌似平淡無奇的一場碰面,卻攪動了一池春水。在這之前,李敖是中國文人中最令胡崇拜的偶像,她時常聽表哥和母親談論李敖的奇聞軼事。

而當時李敖對胡家母女九十度的鞠躬禮讓胡因夢的確大開眼界。業已44歲的情場高手李敖,是見慣大場面的人,但初識清麗脫俗的大明星後,當場淪陷。

雖然那時他已有女友劉會雲,還是對胡因夢展開了熱烈的攻勢。他邀請胡因夢喝咖啡,帶她去金蘭大廈的家見識自己的十萬冊藏書。

已涉足娛樂圈五載的胡因夢,在此之前見識到更多的是聲色犬馬,紙醉金迷,李敖給她打開的則是另一個令之耳目一新、如沐春風的世界。

他的才氣縱橫,他的倜儻浪漫,二者有機融匯在一起所製造的妙不可言,每每讓她欲罷不能。

為了與胡因夢在一起,李敖給現任女友劉會雲打電話:「我愛你還是百分之百,但現在來了個千分之千的,所以你只能避一下!」

當時,胡母極力反對這對「老少配」,但看到李敖誠意十足,尤其是胡因夢表示「非李敖不嫁」,才終於與女兒達成妥協。

英雄美女自古以來就是一個經典的組合,她仰望他如皓月高懸,他欣賞她似空谷幽蘭。1980年5月6日,27歲的胡因夢嫁給了長她18歲的李敖。

但婚後還不到一星期,她就因丈夫受到牽連,遭遇封殺,一夜之間,從萬千矚目的大明星淪為家庭主婦。胡因夢事後追憶:「在我最不安、最不知何去何從時,李敖沒能成為我想像中的救贖者。」

不過3個月22天,他們便結束了這場短命婚姻。

屈指可數的115天,荷爾蒙和多巴胺帶來的意亂情迷還未過去,他們卻已分道揚鑣。

胡因夢與李敖離婚現場照片

一個是絕代才子,一個是大眾情人,二人旗鼓相當,亦惺惺相惜,這段天作之合,讓人篤信他們的婚姻會固若金湯,但事與願違。

李敖對公眾宣布離婚是因為看到胡因夢參加了一場斗臭李敖的集會,枕邊人忽成捅刀人,這讓他無法容忍。不久才子發表了一篇離婚聲明,以正視聽:

一、羅馬凱撒大帝在被朋友和敵人行刺的時候,他武功過人,拔劍抵抗。但他發現在攻擊他的人群里,有他心愛的人布魯塔斯的時候,他對布魯塔斯說:「怎麼還有你,布魯塔斯?」於是他寧願被殺,不再抵抗。

二、胡因夢是我心愛的人,對她,我不抵抗。

三、我現在宣布我同胡因夢離婚。對這一婚姻的失敗,錯全在我,胡因夢沒錯……由於我的離去,我祝福胡因夢永遠美麗,不再哀愁。

才子果然是才子,將一場本該狗血四濺的對撕戰升華為有情有義的告別秀。

簽署完離婚協議,「當他和我握手的那一刻,我突然很清楚地感受到,我們之間雖然歷經一場無可言喻的荒謬劇,但手心還是有感情。」于是之前的佯裝鎮定,一瞬間土崩瓦解。

那一刻,胡因夢淚如泉湧。

但細看這紙聲明,我們發現了才子的「苦心孤詣」:看似在兜攬責任「錯全在我,胡因夢沒錯」,但第一條的解釋昭然若揭,無疑在借典故影射胡因夢的「背叛」,然後表現出自己的寬容大度:「對她,我不抵抗」。

不僅將自己的責任摘得一乾二淨,而且贏得了大家眾口一詞的讚譽:李敖,真男人!

所以,與文人交惡,「死」得看似體面,其實很慘。

那麼,由相愛到「相殺」,僅僅是因為李敖聲稱的胡因夢「吃裡扒外」,去參加「搞臭」李敖的集會,甚至為丈夫的政敵蕭孟能去作證嗎?

NO!自詡五百年白話文第一人的李敖,一直眼高於頂,追求極致的完美,他曾公開提及二人離婚的隱衷:

「胡在我心目中宛如童話仙子,不能忍受半點瑕疵,有一天我無意推開沒鎖的洗手間的門,見蹲在馬桶上的胡因為便秘而滿臉通紅,表情猙獰,實在太不堪了。」

此外李敖還在書中含沙射影地寫道:

美人便秘時,與常人無二。

儘管他在離婚多年後一再讚美前妻的美,但這樣的「下作」已經將胡因夢無與倫比的出塵氣質毀滅殆盡。

這讓我們不得不懷疑,才子「出恭」時是否仍然保持著優雅的儀態?事實是,他可以接受自己更大的「不堪」,但不能讓他看到心目中女神的不堪。

在一個唯我獨尊的人的評價體系里,素來有兩條涇渭分明的線,一條低到自己可以輕鬆逾越,一條高到很多人都難以企及。

「十聽春啼變鶯舌,三嫌老丑換蛾眉」。27歲的她尚未老去,尚未丑去,卻因一場「便秘」讓婚姻擱淺。愛之荒唐,無出其右。

但事實的真相更可能是,因不了解而愛,因了解而分手。

馬爾克斯在《霍亂時期的愛情》中說:

不能換個方式共同生活下去,也不能換個方式相愛——世界上沒有比愛更艱難的事了。

離婚後,她獨自一人去美國讀書進修。33歲之後,她徹底放棄了演藝工作,完全投入到有關「身心靈」探索的翻譯與寫作中:首度將克里希那穆提的思想引介到台灣,並致力於推動「新時代」的意識革命及生態環保等。

對於當初的棄藝從文,她毫不後悔。因為自認從未做過稱職的演員:

「我根本無法入戲,只憑著美貌賺取暴利,其實於心不安……而且那種工作其實一點也不能滿足我的創造潛能,或我的價值感,然後我就覺得那是一個很懶惰的生活,我不願意再過那麼懶惰的生活。」

「從三十幾歲開始,我便過上了一個很苦行的生活,我翻譯了三十本書,每一個字,每一本書我都起碼要修潤十遍左右,才能出版,這是一個非常孤獨、非常寂寞、非常苦的工作。」

這項浩繁的工程,是和她以前的工作大相徑庭的,原來的從藝經驗、生活儲備根本派不上任何用場。她需要從一片茫茫的天地中力辟蹊徑,需要在一片廢墟上重新建造她莊嚴的國會大廈。

胡因夢在42歲時未婚生下女兒潔生。緊跟著患上嚴重的產後抑鬱症,同時還發現了一個巨大的「卵巢畸胎瘤」。

產後三年的時間裡,她重蹈苦海,身心破損,乏人支撐,但磨難再一次給了她鳳凰涅槃的力量:

那些殺不死我們的,終使我們更強大。

對於女兒的生父是誰,鮮有人知曉。「有的家長很無聊,讓他們的孩子來問我女兒,我女兒回答得很好。她說,這是我家的事,不干你事。」

說起女兒,胡因夢完全沒有單親媽媽的顧慮,反而很自豪,「我們沒有刻意教她,但她是一個很會自保的小孩,比我會自保。」

她曾送給女兒十條錦囊,其中一條就是希望女兒在感情上能自給自足。

因為她經過那種煉獄之苦,領悟將全部的感情與幸福維繫在他人身上的不穩定性,甚至災難的後果。所以,她希望愛女無論最終是否得到愛情與幸福的眷顧,都能不欹斜,不貧瘠。

那些豐厚的生命給養不要完全仰賴於伸手乞食,它更應該源於盈虧自負。而這,不僅僅代表一個女人的獨立與果敢,更是生而為人的尊嚴與驕傲。

聖經上說,人的一生如夢,如花,如草,如一聲嘆息。

為了義無反顧的感情,她曾犧牲掉紅極一時的事業;為了療愈情傷,她曾遠走異國,皈依宗教;42歲高齡未婚產女,在眾多的質疑和非議聲中躬親撫養。

她感性又任性,卻是最勇於為自己的人生選擇買單的女子。

年華似水,甲子已過,但人們記憶中的傳奇美人,在命運的漩渦中,始終沒有被傾覆。

幾十年的修行中她篤心潛學,迷津自渡,同時不忘以自己清醒的覺察與宏闊的視角,為所有在迷惘中叩問生命的人提供心靈成長的契機。

胡因夢近照

2013年4月22日20點20分,李敖通過微博為胡因夢送上60歲生日祝福並傷感回憶舊情:

離婚以後23年,我送她50朵玫瑰,是驀然回首、是生日禮物。10年過去了,多少人非、多少物故。再送60朵嗎?我猶豫說不。花店要收件人地址,我要打聽。輾轉傳來的訊息是:她有遠行,人在大陸。我恍然一笑,欲送還休:沒人看到60朵花謝,豈非禮之大者?

李敖借胡因夢主演過的電影《雲深不知處》感嘆:「驀然回首,眾里不再尋她,雲深不知處。」

雲深不知處,雲深不知處,是因為他昔日的女神已經登頂人生的更高處。

長按識別下方二維碼 關注十點人物誌

聽免費人物傳記 / 名人故事 / 文學名著

-背景音樂-

《明知故犯》

-作者-

薺麥青青。本文來源:世界華人周刊(微信號:wcweekly),《世界華人周刊》致力於從世界發現中國,提供有廣度的知識,有溫度的立場和有深度的思想。十點讀書經授權發布本文,轉載請聯繫作者。

-主播-

雅萱,十點讀書籤約主播。寄語:我來自甘肅天水,作為一名廣播電視微波傳輸工程師,很高興在十點讀書遇見美好的各位!感謝各位的聆聽和鼓勵!願我的聲音可以溫暖你。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十點讀書 的精彩文章:

白居易:有一種愛情,比《長恨歌》還纏綿100倍
不要輕易對一個人說晚安

TAG:十點讀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