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道學 > 白鵠翔青天,何時復來游?今日大茅君聖誕,朝拜高真祈清泰

白鵠翔青天,何時復來游?今日大茅君聖誕,朝拜高真祈清泰

道教之音網站現誠聘編輯,歡迎垂詢,一同傳播道教正能量。

三茅真君,為漢代修道成仙的茅盈、茅固、茅衷三兄弟,出生於今陝西咸陽,是道教茅山派的祖師。道教稱為大茅君茅盈、中茅君茅固和三茅君茅衷。農曆十月初三,是三茅真君之大茅君茅盈誕辰。

大茅君,名盈,字叔申。《歷代神仙通鑒》稱,其於漢景帝中元五年十月初三出生,出生時紅霞盈天三日,故取名茅盈。漢宣帝元康二年,有司奏報浙江丹陽句曲山有茅真人,中晝飛升,萬姓瞻睹。

關於茅盈祖師學道經歷,不見典籍記載,據《雲笈七籤》等書說,其學道於西城王君。《尚書帝驗期》曰:王母之國,在西荒之野。昔茅盈字叔申……茅君從西城王君,詣白玉龜台,朝謁王母,求乞長生之道曰:盈不肖之軀,慕龍鳳之年,欲以朝菌之脆,求積朔之期。王母愍其勤志,告之曰:吾昔師元始天王,及皇天搏桑帝君,授我以玉珮金璫二景纏練之道,上行太極,下造十方,溉月咀日,以入天門,名曰《玄真》之經,今以授爾,宜勤修焉。因敕西城王君,一一解釋以授焉。

茅盈少秉異操,天才穎爍。十八歲即入恆山學道,讀老子《道德經》及《周易》,採取山術而餌服之。茅盈祖師於恆山修道六年,思念至道,誠感密應,太玄玉女夢中指點茅君「西城有王君得真道,可為君師,子奚不尋而受教乎?」茅君於是大喜,齋戒三月,拜訪王君。後隨王君學道二十年,從王君西至龜山,拜見西王母。

茅盈祖師得到西王母真傳之後,辭師回家,其自稱在恆山北谷學儒俗之業,當時年齡已有49歲了。茅君學道歸來之後,父母都還尚在,見到茅盈回來,怒道:「你這個不孝子,不在家供養雙親,一心痴迷妖妄邪術,浪蕩四方,真是荒唐!」說著,舉起拐杖就要打。茅盈趕忙跪下,叩頭謝罪道:「並非孩兒不孝,只是此身受天命,應當得道,故此才離家入山,世事難以兩全,雖然未能在雙親身邊晨昏定省,但是仰仗道力,卻能使父母長壽康健,家門平安。孩兒學道已成,不可鞭打,此事非小,恐有意外發生。」

註:三茅真君像

茅盈父親聽見兒子這麼說,怒不可抑,舉起拐杖就打,但見那杖打在茅盈身上,頓時斷為數十截,如箭一般激射而出,射進牆壁柱子裡面,應聲而穿。茅父見狀大驚,茅盈道:「剛剛向父親稟告過,就是擔心這種情況發生。任何東西打在我身上,都會有損毀。」茅父道:「你說你已經得道,那可以起死回生嗎?」茅盈答道:」若是死的人作惡多端,罪孽深重,那就不可以復生;若是橫遭劫難,短命夭折之人,我就可令他死而復生。」

茅父聽見這麼說,便說出左近已死者的姓名,問茅盈誰可以復生。茅盈便施法召來社公相問,茅父只聽得中庭有人聲應對,但卻看不到人影。茅盈問道:「此村中已死去的諸人,有誰夠資格死而復生?」眾人皆聽得社公答道:」某某可起。」茅盈便道:「那你便快去辦理相關事宜,隨後我便命人開棺掘屍。」到了晚上,社公回來答話:「事情已經辦好了,這就可以掘墓發棺了。」

於是茅盈將事情前後告訴死者家人,將墳墓挖開,看那死者,只見死者雙目睜開,身體已能活動,就是還不能說話。大家趕忙將他抬出,送回家中休養,三日後,已經能夠坐起身,言語如常了。如此,茅盈一共救活了數十人,這些人都活了十年才又死去。

茅盈有兩個弟弟,二弟名固字季偉,漢景帝時舉孝廉,累遷至武威太守。三弟名衷字思和,漢宣帝時遷洛陽令,後拜為五更大夫、西河太守。兩位弟弟將要上任之時,鄉里親友數百人一齊來送行,相聚歡宴,茅盈也在場,他對在座的人說道:「我雖然沒有做二千石之官,但也當有神靈之職,三月十八日那天,我便要去上任,各位能來送我嗎?」在座眾人都相互點頭道:「茅君得道為仙官,我們一定會來相送。」茅盈又道:「承諸位厚意,感激不盡,到那日,各位只要來了就好,千萬不要再帶禮物,我自有饋贈予大家。」

到了那日,茅家門前數頃之地忽然自動變得平整潔凈,寸草皆無,又有青縑帳幄忽然出現,下面鋪以白氈數重,可以容納數千人之多。遠近村民都被這一奇觀驚動,頓時四下傳開,來送行的人多不可數,數倍於前日送茅盈弟弟之時。

等到賓客都到齊了,茅盈也如常人一樣,言笑招呼。眾人雖然不見有人奔走整治,但卻見金盤玉杯,自動便到面前,各種奇餚異果,美酒珍饌,從所未見,無人叫得出名字,仙樂飄飄,聲動天地。眾人見此情形,無不豫樂歡暢,人人醉飽。

第二日,迎接茅盈的仙官來到,文官則朱衣紫帶,有數百人,武官則甲兵旌旗,器仗耀日,有千餘人之多。茅盈便與父母宗親辭別,登上羽蓋車而去,麾幢幡葢,旌節旄鉞,有如帝王一般。眾仙官所乘之車,都由龍虎麒麟、白鶴獅子所駕,種種奇獸異禽,聞所未聞,飛鳥數萬,翔覆其上,流雲彩霞,環繞左右。迎接隊伍離開十餘里之後,忽然之間,全部消失不見,眾人見狀,莫不感慨嘆息。

後來,茅盈的兩個弟弟年老體衰,到七八十歲了,便棄官委家,漢元帝永光五年三月六日渡江南下找到茅盈。茅盈教他們修鍊,卻老還童,兩人便在茅山洞中修鍊,歷經四十餘年,也得道成真。道教稱其兄弟三人為「三茅真君」。

三茅真君成道後,道著萬物,流潤蒼生,德加生靈,俱獲其情。百姓有求,無不感應,默佑之恩,眾口皆碑。句曲山留傳已久的歌謠說:「茅山連金陵,江湖據下流。三神乘白鶴,各治一山頭。召雨灌旱稻,陵田亦夏柔。妻子咸保室,使我白無憂。白鵠翔青天,何時復來游?」道經贊其曰:「孝悌通於神明,恩澤被於家國」。

三茅真君寶誥

天人道德,仙聖真師。孝悌通於神明,恩澤被於家國。隱恆山而悟道,棲句曲以升天。主岱宗恆霍之山,職赤城華陽之洞。劫運陰陽而統斡,雷霆水澤以兼司。接二弟之英資,授登真之祕訣。咸領神仙之籍,共膺玉冊之榮。德博幽明,仁霑普率,隨機赴感,誓願弘深。太元妙道、沖虛聖佑真應真君,地仙上真、定錄右禁、沖靜德佑妙應真君,地仙至真、三官保命、沖惠仁佑神應真君。九天司命三茅應化天尊。

道教之音編輯整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道教之音 的精彩文章:

你陽光,世界也會因你而光彩
人生,就是慢慢認識自己的過程

TAG:道教之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