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全球動物種群數量 44 年來減少超過一半,再現第六次大滅絕的討論|好奇心小數據

全球動物種群數量 44 年來減少超過一半,再現第六次大滅絕的討論|好奇心小數據

全球動物種群數量 44 年來減少超過一半,再現第六次大滅絕的討論|好奇心小數據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精彩圖片

世界自然基金會(以下簡稱 WWF )發布的《居住星球報告 2018》顯示,1970 到 2014 年間,脊椎動物種群(哺乳動物、鳥類、爬行動物、兩棲動物和魚類)數量平均下降了 60 %。

像巴黎氣候協議一樣,科學家和環境研究機構正試圖在 2020 年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會議上,讓各國作出保護自然的新承諾,並達成具有約束力的、量化的行動目標。

「這是我們的最後一次機會。」 Barrett 說,究竟是不是最後一次機會,這其實也很難說。

動物種群數量減少 60% 乍一看很駭人,並很快得到了廣泛的傳播——儘管大部分都誤讀了 —— WWF 報告最核心的這句話被理解成「 45 年以來,人類殺死了地球上 60%的動物」。

「如果人類總人口下降 60 %,將相當於清空北美洲、南美洲、非洲、歐洲、中國和大洋洲。這就約等同於是我們所做的事情。」 WWF 科學與保護執行主任 Mike Barrett 表示,很具有衝擊力的類比,只是這讓誤會變得更深了。

種群數量變化和動物總數增減其實並不是同一回事。報告中 WWF 所使用的指標,被稱作地球生命力指數(以下簡稱 LPI),代表的是所評估物種種群的平均變化率。

通過翻閱過往涉及全球 4005 個物種中 16704 個種群的研究報告, WWF 的團隊用一套複雜的計算體系,得出 LPI 的數值,用以衡量世界生物多樣性隨時間的變化狀況。值得注意的是, WWF 會根據不同物種的代表性和數量予以其相應的權重。

比如僅剩 10 只的大象中失去 5 只,比還剩 1000 只的青蛙失去 5 只要重要許多。平均下來,兩個種群的平均 LPI 可能下降了 25 %,可實際總量僅減少了不到百分之一。

全球動物種群數量 44 年來減少超過一半,再現第六次大滅絕的討論|好奇心小數據

但情況仍然很糟糕。

「在一個物種完全消失之前,它首先會在本地消失。」《大西洋月刊》去年的一篇文章這樣評述,引用了另一項針對種群 LPI 的研究。這項研究分析了大約 27600 種陸基脊椎動物種群的數據,發現其中三分之一的數量正在下降。

一些曾被認為安全的物種現在也瀕臨滅絕。自 1980 年代以來,長頸鹿數量下降了 40 %、並從 2015 年的至少 152000 只降至現在只有 98000 只。過去十年中,熱帶草原大象數量下降了 30 %。 2016 年,世界僅約存 7000 只獵豹,蘇門答臘猩猩也只有大約 5000 只。

報道認為,許多動物因為整體數量的緣故仍處於「低危險等級」,帶來了一種虛假的安全感。

LPI 的下降,意味著世界物種的多樣性正在下降,雖然大部分都尚未到達滅絕的邊緣,這些消失的動物已經喪失提供生態系統服務的職能。

比如說近年來全球都很關注的蜂群生存問題,因為和糧食問題緊密相關,很多國家已經開始採取行動,例如禁止農藥使用,來保護蜂群數量。因此,不僅是動物滅絕這件事本身重要,它們在自身所在生態圈內的消失也同樣值得關注,而 LPI 就像是一張晴雨表。

科學界對現在地球是否處於第六次物種大滅絕存在爭議

對於生物多樣性的量化研究,引發了一場關於地球是否處於新一輪大規模滅絕中的,更廣泛的爭議。

在過去 4.5 億年中,地球曾發生過 5 次大規模滅絕,每一次都帶來了生物物種突然性的大面積消亡,並徹底改變星球之上的生態架構。其中最近也是最為人所知的,是約 6600 萬年前的白堊紀恐龍的滅絕。

研究認為,人類正在見證第 6 次大滅絕的開啟,不同於以往的天災,這次是由人類自己一手造成,這也是近年來很多科學家開始支持的一個觀點。

今年 10 月,一個生物學家團隊發表了他們關於人類對生物多樣性影響的研究結果。研究小組發現,如果人類沒有增強對哺乳動物的保護,在接下來的 50 年裡,更多的哺乳動物將會滅絕,以至於進化需要 300 萬到 500 萬年才能將其恢復。

國際自然保護聯盟也預測,在未來 100 年內, 99.9 %的極度瀕危物種和 67 %的瀕危物種將會消失。其中,大型物種比如大象和犀牛尤為引人關注,「大型哺乳動物,或巨型動物,如巨型樹懶和劍齒虎,大約在一萬年前滅絕,它們具有高度的進化特徵。」

「由於親戚很少,他們的滅絕意味著地球進化樹的整個這條分支都被砍掉了。」

一些動物的數據很難獲取,但通過對於同一生態圈內其他更大型的動物的觀察,科學家們可以推算當地生態系統的發展狀況。 WWF 的報告中,從地域上看,在受影響最嚴重的地區中美洲和南美洲,脊椎動物種群 LPI 平均下降了 89 %。

生物多樣性在短時間內的急劇減少看起來和前幾次大滅絕相似,但也有人對這個類比表示嗤之以鼻。古生物學家 Doug Erwi 是 5 次大規模滅絕之一的二疊紀大滅絕研究專家,他不僅不同意大滅絕的說法,還給出了一個更為黑暗的論點,「如果事實上我們已經處於第六次大規模滅絕,那麼保護生物學就沒有意義了。」

因為當大規模滅絕開始時,一切已經無法挽回。從大象到蛤蜊,大部分的生物都難逃滅絕的命運。

全球動物種群數量 44 年來減少超過一半,再現第六次大滅絕的討論|好奇心小數據

同樣存在爭議的還有物種多樣性減少跟人類活動有多大關係

WWF 的報告已經做到第 20 年,每兩年出一份報告, 2014 年的 LPI 的下降幅度是 50 %, 2016 年,這個數字是 58 %,下降趨勢正在加快。

報告認為,氣候變化的確是一個日益嚴重的威脅,但今天,生物多樣性下降的主要驅動因素仍然是棲息地退化和喪失、過度捕獵,而所有這些都是由人類消費的失控驅動的。

一個被 WWF 引用的數據是背景滅絕率,這是根據地球地理和生物歷史計算出的,物種自然的滅絕速率,減少人類影響的權重。 2015 年的一項聯合研究顯示,當前的滅絕速率是背景滅絕率的超過 1000 倍,並且仍然在增長。

WWF 還對全球 3789 個種群進行了數據整合,整理出這些種群面臨的 5 大威脅:棲息地退化和喪失、過度捕獵、入侵物種和疾病、污染、氣候變化。

其中棲息地退化和喪失的影響最大。 2018 年發布的土地退化和恢複評估發現,地球上只有四分之一的土地實質上沒有人類活動。到 2050 年,這一比例預計將下降到十分之一。濕地是受影響最嚴重的類別,在現代已經損失了 87 %。

據 2016 年一項對於人類狩獵影響的全球評估發現,佔據了總數四分之一的 301 種瀕危哺乳動物,面臨的主要風險都來源於人類為了肉而開展狩獵活動。

全球動物種群數量 44 年來減少超過一半,再現第六次大滅絕的討論|好奇心小數據

但實際上發生這些到底和人類有多大關係,目前仍存在爭議。例如 WWF 這份報告花了很大篇幅來說人類消費是怎麼「失控」了,但是沒有量化對於生物多樣性的影響。

WWF 的觀察數據針對的是 4005 個物種,較於世界上目前擁有的 62839 種脊椎動物,僅僅是很小的一部分代表。對於一些瀕危、大型、數量稀少的動物,觀測相對更加容易,也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偏差。

而且在瀕危物種培育方面,部分地區已經出現反向的成功案例,比如南非 Simangaliso 濕地公園對於赤蠵龜,和法國對於歐亞猞猁的成功培育。全球老虎和大熊貓的數量也都出現了上升。

生態現實比報告的結果更加微妙,當試圖把複雜的數據整合成一個簡單的數字,必然會帶來一定程度的誇大。數字之外,這個報告帶來的啟示也許是讓人們從滅絕名目擴大視野,開始關注地球更不易察覺的生態變化。

製圖:馮秀霞

題圖為雪豹,來源於Wiki Commons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好奇心日報 的精彩文章:

全球兩年新增 3.1 萬家海外日料店,超過一半開在中國|好奇心小數據
「票房」開心麻花失靈以後,留下一個糟糕的國慶檔

TAG:好奇心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