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林則徐禁鴉片趣事:悄悄舉行一場問卷調查,深藏功與名

林則徐禁鴉片趣事:悄悄舉行一場問卷調查,深藏功與名

原標題:林則徐禁鴉片趣事:悄悄舉行一場問卷調查,深藏功與名


清朝道光年間,鴉片煙毒的危害已經愈演愈烈,到了危及皇帝統治的地步,不能再等閑視之。公元1839年,道光帝任命林則徐為欽差大臣,赴廣東禁煙。


初來乍到的林則徐,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搞清楚鴉片走私究竟是什麼樣子。

原本,查禁鴉片這項工作一直是地方官和差役胥吏們在做,但洋人在當地經營多年,早就和他們穿起了一條褲子。一個來自中央的欽差,根本無法得到準確的情況。



老電影中的林則徐。


為了弄清鴉片走私的現實,林則徐想出了一個辦法。他召集了當地粵秀書院、越華書院、羊城書院三大書院600多名學生來考試,這場考試的內容根本不是傳統的八股文,而是關於鴉片的問卷調查。

據史料記載,考題只有4道,分別是:鴉片集散地及經營者姓名;零售商;過去禁煙弊端;禁絕之法。學生們面對「考試」,自然是知無不言言無不盡,很快學生們就寫好了洋洋洒洒一大篇文章。



晚清吸食鴉片的男子。


事實證明,林則徐這個辦法讓人拍案叫絕,有奇效。這些學生熟悉當地情況,社會關係廣泛,很多人與官員胥吏有關係,甚至與洋人有直接間接的接觸。他們多多少少眼見耳聞一些有關鴉片的情事。


通過這場考試,林則徐獲知所有的煙商名單和儲藏鴉片的地點,迅速掌握了禁煙運動的主動權。

拿到名單只能算邁出第一步,林則徐接下來要解鎖的關卡就是收繳全部的鴉片。


林則徐初到廣東時,雖然受到當地官員和洋人買辦的熱情歡迎,但此時大家尚不清楚他的虛實,不少鴉片商人懷著僥倖心理試圖靠賄賂過關。



道光帝畫像。


可林則徐對金銀珠寶連看都懶得看上一眼,他明確命令所有煙商三日內交出全數鴉片並保證:「嗣後來船永不敢夾帶鴉片,如有帶來,一經查出,貨盡沒官,人即正法,情甘服罪。」就是說不僅現在的鴉片全部要交公,往後也不許再賣。

賄賂無效,煙商們又準備象徵性地交出少量鴉片矇混過關。林則徐看出了他們的心思,派人將十三行封鎖起來,並且把所有的華人遷出,然後斷水斷糧。


這下可苦了十三行里的外國人。他們為了生存,不得不去做平時由華人僱工做的一些家務活。儲存的食物吃光後,煙商們沒辦法,只好將20238箱鴉片全部交出。



虎門銷煙場景。

林則徐收繳鴉片後,運往虎門銷毀。與以往不同的是,他銷煙採取的是海水泡煙的方法,而不是傳統的焚燒法。


簡單來說,傳統的方法是將鴉片拌上桐油,點火燒毀。這樣一來,鴉片煙四散,會增加周圍人群染上煙癮的風險,而且焚燒後,會有少量鴉片殘留在地表,很不徹底。


林則徐採用的辦法,是先讓人挖一個水池,將鴉片放入水池中,再加入生石灰浸泡。生石灰遇水產生大量熱量,便將鴉片全部焚毀,等到退潮時,再把池水放到海中,鴉片便銷毀得乾乾淨淨,圍觀群眾也減少了染上煙癮的風險。


「虎門銷煙」作為打擊鴉片走私的一項壯舉,為後世之人津津樂道,同時也開啟了多災多難的中國近代史篇章。


參考資料:魏根深《中國歷史手冊》,《籌辦夷務始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歷史 的精彩文章:

晚清珍貴老照片:此地民風彪悍 人們當街群毆場面激烈
清朝第一面國旗是怎麼誕生的?

TAG:小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