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溫度與人體健康

溫度與人體健康

我國幅員遼闊,南北氣溫差異特別大。當北方大雪徹骨寒冷時,南方也許是溫暖如春。然而不管環境的溫度怎麼變,人的體溫總能保持在37℃左右。研究表明,生活中還有許多溫度與健康有關。

溫度與人體健康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精彩圖片

37 ℃:正常體溫

這一數據最早來自1868年,是測量了2 500名成年人的腋下體溫後得出的平均值。不過,正常人的體溫在一天24小時內會略有波動,不同時間體溫可相差0.6 ℃。早晨6時體溫最低,下午4時最高。由於生理原因,婦女月經期前或妊娠期體溫稍高,而老年人體溫偏低。另外,精神緊張和情緒激動也能讓體溫升高。人在緊張時,體溫可能會升高2℃左右。

37.5 ℃以上為發熱。按體溫狀況,發熱分為低熱:37.4~38 ℃;中度發熱:38.1~39℃;高熱:39.1~41 ℃;超高熱:41 ℃以上。當體溫高於41℃或低於25℃時,將嚴重影響人體各系統,甚至危害生命。


健康的環境溫度

20 ℃:最佳室溫和睡眠溫度 室溫在24 ℃以上時睡眠會變淺,睡眠中的身體動作和醒轉次數增多;睡眠溫度在18 ℃以下也會容易轉醒,不容易進入深度睡眠。因此卧室室溫以20 ℃左右為佳,濕度以60%左右為宜,有利於身體散發多餘的熱量。辦公室溫度最好恆定在17 ℃,這是最適合人類思考和學習的環境溫度。在寒冷的冬季和炎熱的夏天,想維持恆定的室溫就有些困難了。一般來說,冬天室內溫度最好在18~20 ℃之間;夏季室內溫度最好在25~27 ℃之間。氣象專家表示,這樣的溫度既可保證舒適,也不至於使室內外溫差過大,導致疾病。

降溫10 ℃:最易生病 最容易讓人生病的並不是冬天最冷的時候,而是氣溫驟降的時候。一般來說,24小時內的氣溫下降超過10 ℃就可以算是驟降,這時人對溫度的耐受能力趕不上溫度變化,抵抗力出現「盲區」,容易受寒感染疾病。此外,還應關注溫度變化對健康的影響。大風降溫或是北方冬季早晨的低溫時分,都是心腦血管疾病的高發時期。中老年人尤其要注意,太陽出來後再出門鍛煉,每天回家後及時用熱毛巾捂臉並用熱水洗腳,是冬季防病的最好辦法。


生活中的最佳溫度

最佳吃飯溫度:35~50 ℃ 口腔唾液酶存在的最佳溫度是37 ℃,吃過熱的食物會破壞它,不利於消化。另外,食道黏膜非常嬌嫩,最高耐受50~60 ℃食物,過熱就會損傷黏膜,久之會誘發癌變。

最佳飲水溫度:18~45 ℃ 茶水溫度高於68.8℃即算熱茶。長期飲用熱茶會使患食道癌的風險增加8倍。即使在冬天,也不要喝超過50 ℃的茶水。

最佳洗澡溫度:35~40 ℃ 用感覺略燙的水洗澡最適宜,有助於清潔皮膚,增強新陳代謝,消除疲勞。水溫過高會破壞皮膚保護層,降低皮膚對細菌的抵抗力;冷水澡可增強心肺功能和免疫力,但水溫不宜低於20 ℃左右,尤其是身體虛弱的老人、小孩和經期女性。

最佳泡腳溫度:38~45 ℃ 腳部溫度是人體中最低的,因此泡腳水可以稍熱一點,促使足部和下肢血管擴張,緩解疲勞,利於睡眠。但也不要一味用特別熱的水燙腳,40 ℃左右為宜,尤其是糖尿病患者洗腳水溫不要超過37 ℃。

最佳洗臉溫度:20~38 ℃ 非油性皮膚和混合膚質的人可用高於30 ℃的溫水洗臉,不僅可以洗去浮塵,還可使毛孔張開,利於深層清潔。水溫過熱,面部皮膚容易發乾,出現細紋;水溫低於20 ℃,雖對皮膚有收斂作用,但會引起皮膚血管收縮,彈性減弱。

最佳洗頭溫度:36~40 ℃ 英國一項調查發現,洗頭水溫越接近體溫越好。用太熱的水洗頭會加速血液流動,造成頭腦昏昏沉沉,還會把頭皮油脂洗掉,導致髮絲失去光澤、頭皮發癢;冷水刺激則會造成頭皮毛孔和血管收縮,影響大腦供血供氧,使血壓升高。

最佳刷牙溫度:35℃ 35℃左右的溫水對口腔有保護作用,不會給牙齒驟冷驟熱的刺激,可以避免牙齦出血、牙神經痙攣的發生。

(文/朱本浩 副主任醫師 )

版權所有,未經允許,禁止轉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家庭醫學 的精彩文章:

中年女性怎樣緩解心理壓力
「秋凍」貴在「凍中有動」

TAG:家庭醫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