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古代時期,「皇帝」和「王」之間有什麼區別?

古代時期,「皇帝」和「王」之間有什麼區別?

【本賬號文章內容全部為作者原創,禁止抄襲轉載!歡迎訂閱多多評論留言!】

在中國歷史上,自嬴政登基稱皇帝之後,皇帝就是天下共主,國王是皇帝的下屬,或者是屬國的君主。中國的國王基本有兩種,一種是漢,晉那樣分封的諸侯王,在帝國之內有自己的王國,具有派遣官吏,實行稅收的半獨立的權力;另一種是屬國的國王,比如朝鮮, 安南等國的君主,估計大家都沒有聽過朝鮮皇帝這麼一說,因為朝鮮的君主只能稱國王。

中國歷史上,對皇帝的這種稱呼是非常敏感的,國王可以有許多,但皇帝只能有一個,這就是為什麼屬國君主只能稱為國王,而不能稱皇帝的緣故。中國歷史上統一的朝代中,只有宋朝由於實力太弱,承認遼、金的君主也為皇帝。

再就是等到天下大亂的時候,這種規矩就沒法約束了。你看魏晉南北朝那會兒,稱王的,稱帝的多了去了,前前後後總共三十多個大小王朝輪番登場,交替興滅。所以你看這裡面的區別,與其說是看勢力大小,不如說全看統治者是否有野心。一般來說,稱帝往往意味著有統一天下的野心,而稱王則往往意味著統治者只是希望割據一方。

PS:本文到此結束,歡迎訂閱多多評論留言!往期內容更精彩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三國苟或 的精彩文章:

老人逝世後,親人為何要守夜?看完後忍不住鼻子發酸!

TAG:三國苟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