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反季節果蔬口感雖有差,但真的沒有毒,放心大膽地吃

反季節果蔬口感雖有差,但真的沒有毒,放心大膽地吃

較真要點(趕時間?只看要點就夠了!)

1、不用擔心使用了植物激素的反季節果蔬對人體有害,植物激素是刺激植物的,和動物沒有任何關係。水果催熟的方式也很常見,不會對人體產生不良影響。

2、也不用擔心反季節果蔬農藥超標,只要種植者按規定施用農藥,不管正季蔬菜還是反季蔬菜都是安全的。目前市場上農藥殘留超標的蔬菜中,不合格的恰恰不是反季菜或大棚菜,而是本地散戶自留地里種的應季蔬菜。

3、大棚的果蔬口感可能和正季果蔬有差異,但這不影響整體的營養攝入。北方人在冬天吃的果蔬相較少,從膳食營養角度來看,吃些反季節果蔬更有益於營養的全面攝入。

查證者:趙力超 | 華南農業大學食品科學教授

隨著食品技術的進步,現在冬天吃夏季的果蔬也是很容易的事,這些果蔬被形象地起了一個名字叫「反季節果蔬」。

但這類果蔬在「傳統養生學家」眼中違背「天人相應」,與時令不合,對人體有害無益。還有一些「營養專家」認為反季蔬果是通過化肥、農藥、激素生產的,不僅營養價值不行,連是否安全都很難說。

聽起來好像很有道理,反季果蔬真的不能吃嗎?


一、反季節果蔬是如何實現反季節生長的?

反季節果蔬的實現主要是因為勞動人民模擬出最佳生長條件,果蔬以為自己一直在一年中最適合生長的時候。例如,人為地利用大棚等設施,增溫、增光栽培蔬菜。像茄子、辣椒等不耐寒的品種,在冬天可以通過架建溫室大棚或者覆膜進行保溫而保證其生長。

道理很簡單,一看就懂,除了需要模擬果蔬的生長條件,其他種植方式完全不用變,看不出有什麼值得擔心的地方。那麼,反對者究竟在反對什麼呢?


二、反季節果蔬存在哪些爭議?

反對反季節果蔬的人主要集中在以下幾點:


1、反季節果蔬使用了植物激素並且催熟了?

較真鑒定:植物激素對人體沒有影響,催熟是水果蔬菜中的常見操作

出現這樣的擔心,主要是因為人們把植物激素和動物激素混為一談,實際上,這是兩碼事。在適合植物生長的條件下,植物覺得很舒服,體內就會產生一些物質,「告訴」自己要茁壯生長。不管是真實的自然環境還是模擬的環境,植物產生的激素都是一樣的。

還有人提到「催熟」,這個詞也不是只有反季節果蔬才有。有些果蔬,如香蕉,為了便於運輸和保存,會在未成熟時採摘,待出售前才會臨時用乙烯催熟。這種催熟方式較為常見,並不會對人體產生不良影響。


2、反季節果蔬使用了農藥?

較真鑒定:無論正反季蔬果,都會使用農藥,只要按照規定使用,就不用擔心

2010年發生的「毒豇豆事件」曾一度讓國內消費者談「反」色變。實際上,這個案例是非常典型的農藥濫用事件,和反季節果蔬沒有任何關係,只不過剛好被查出的主角——豇豆是反季節蔬菜的主要品種。

病蟲害在蔬菜生長期間都可能遇到,一旦遇到病蟲害,蔬菜都要施藥,與正季還是反季無關。在用藥量上,兩種蔬菜也不存在正季蔬菜用得少,反季蔬菜用得多的問題。有時候,因為當季的蟲子繁殖的也比較旺盛,正季蔬菜的農藥用量還要超過反季蔬菜。

再說,海南的豆角嚴格來說也不算什麼反季節蔬菜,本來海南就氣候溫暖,生產者甚至都不用模擬果蔬的生產條件,和傳統方式沒有任何區別。

因此,只要種植者按國家有關規定施用農藥,不管正季蔬菜還是反季蔬菜都是安全的。目前市場上,大部分蔬菜的農藥殘留都比較低。而在農藥殘留超標的那部分蔬菜中,不合格的恰恰不是反季菜或大棚菜,而是本地散戶自留地里種的應季蔬菜。


3、反季蔬果的口感和營養都不好?

較真鑒定:口感和營養有細微差別,但整體影響不大

首先需要承認,大棚的果蔬口感和營養可能和正季果蔬有差異。道理也很簡單,雖然我們可以模擬果蔬的生長條件,但是畢竟無法做到完美模擬。例如,就算大棚里裝了很多燈,解決光照問題,但畢竟無法和陽光相比。正季露天果蔬,光照充足,光合作用強,各種營養物質含量很豐富,而大棚蔬菜由於受自然日照的時間和強度不足,糖分和一些微量元素合成減少,由此造成了口感都不及正季果蔬。

不過,就算反季節果蔬口感、營養相對差一點,大冬天的,能吃到夏季的果蔬難道不應該有點幸福感嗎?而且,北方人在冬天吃的果蔬相對是少的,從膳食營養角度來看,吃些反季節果蔬有益於營養的全面攝入。

總之,完全不用擔心反季節蔬菜的安全問題,營養和口感的一點點差別那就見仁見智

版權聲明:本文系騰訊較真獨家稿件,未經授權,禁止媒體轉載。歡迎個人轉發至朋友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較真 的精彩文章:

較真:「春捂秋凍」,這些民間俗語可信嗎?
較真:記住了!吃完降壓藥最好別吃柚子!

TAG:較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