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母音老人:明心見性者,明悟即心即性,即性即心也

母音老人:明心見性者,明悟即心即性,即性即心也

四、明心見性者,明悟即心即性,即性即心也。

真覺禪師云:心性雖似有體用理事之分,但考其實際,則非一非異。以從事相說來,妙用隨緣,應顯萬類,似有形象,而妙體不動,絕諸對待,離一切相,故非一。但用從體發,用不離體;體能發用,體不離用。從此不相離背說來,故非異。經云:「一切事相,皆性之顯現。」事相雖殊,分門別類,各有不同,但其性則一。故曰:「無不從此法界流,無不還歸此法界。」

明鏡無不現影,無影不為明鏡;現影皆從明鏡,無鏡不能現影。心性亦復如是,性是真空妙體,心是有形相用。故有性體必有相用,無相無從顯體。是則相即性,性即相;相外無性,性外無相。非如頑空,冥頑不靈,死寂無知,落於斷滅也。

眾生迷頭認影,執相造業,故招五濁穢土;諸佛見性遣相,清凈無染,故感凈土莊嚴。其真、妄、凈、穢雖殊,而現相之性體則一。吾人只需將認影遣鏡之誤,轉換為認鏡遣影,則穢土當下即是凈土,並不待死後始得往生也。經云:「隨其心凈,即佛土凈;欲凈其土,先凈其心。」良有以也。

真空妙有者,揀非頑空,從體起用也。以真空故,能隨緣;以妙有故,能起用。妙有真空者,揀非實有,攝用歸體也。以隨緣起用,現諸幻相,故《彌陀經》說佛土莊嚴;以體性清凈無染,不沾一法,故《金剛經》說一物不立。一物不立,正是佛土莊嚴,佛土莊嚴,正是一物不立,故《金剛》即《彌陀》,《彌陀》即《金剛》,非有二般。

心性相體,看來有異,其實如一,如水之與波,水以濕為體,波以動為相。水性波相,看來非一,但波即水,水即波,濕性非異。故真見性者,非但心地法眼可以見道,肉眼亦能徹見真性。以性即相,相即性也。古德云:「萬象叢中獨露身!」又云:「山河及大地,盡露法王身!」即指此世界萬有皆我性體所顯現也。

《金剛經》云:「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我人果能徹究斯理,於日常生活中,即相而見性,任何塵緣境相,不作塵緣境相會,則當下超越諸有,逍遙於三界外矣!生公說法,頑石點頭,情與無情,同圓種智。目之所及,耳之所聞,無一非佛也。此在宗下謂之直指心性。如大梅問馬祖:「如何是佛?」祖曰:「即心即佛!」大梅於言下大悟。又如靈訓問歸宗和尚:「如何是佛?」宗云:「我今向汝道,恐汝不信!」訓云:「和尚誠言,某焉敢不信!」宗云:「即汝便是!」訓於言下有省。請看,何等果斷!何等便捷!何等慶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平常新語 的精彩文章:

珍惜生命的當下
禮敬諸佛

TAG:平常新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