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蘇聯名將伏龍芝之死:死在手術台上,真實死因成歷史謎團

蘇聯名將伏龍芝之死:死在手術台上,真實死因成歷史謎團

1925年11月1日,《真理報》發布一條官方通告,「蘇聯革命軍事委員會主席米哈伊爾·瓦西里耶維奇·伏龍芝於10月31日清晨在手術後因心臟麻痹逝世」。說起伏龍芝,他的名氣在中國可真不小,特別是那所以他的名字命名的軍事學院,更是世界著名軍校之一。可是這樣一位名將,怎麼就死在手術台上了呢?

1904年,作為彼得堡工學院的學生,伏龍芝開始投身革命運動,後在列寧的影響下,開始研究軍事方面問題。十月革命後,蘇俄政權內外交困,伏龍芝正式投身軍旅,先後擔任雅羅斯拉夫爾軍區的軍事委員、第4集團軍司令員、東方面軍南集群司令員、南方面軍司令等職務。哪裡出現危險,哪裡就出現伏龍芝的身影。

特別是在克里木戰役中,伏龍芝率軍突破敵軍構造的堅固陣地,打破「第二個凡爾登」的神話。戰後列寧認為「這次勝利是紅軍史上最光輝的一頁」,授予伏龍芝一柄帶有「人民英雄」題詞的榮譽軍刀。此後伏龍芝歷任革命軍事委員會副主席,陸海軍副人民委員、工農紅軍總參謀長,軍事學院院長等職務。

1925年1月,伏龍芝取代托洛茨基,擔任蘇聯革命軍事委員會主席、陸海軍人民委員,成為蘇聯軍隊中的頭號人物。但早年的革命工作,使他的健康受到了損害,伏龍芝一直患有嚴重的胃潰瘍。這年9月,在克里木半島療養的伏龍芝接到一封電報,讓他回莫斯科進行治療,並組織了「專家會診」。

經過兩次會診,在某種強大的壓力,專家們提出進行手術治療。伏龍芝的私人醫生曼德雷卡表示反對,不過此時他已經被排除出醫療組,並且不允許他見伏龍芝。在醫院期間,伏龍芝的朋友集團軍司令員加姆布爾格前來看望。伏龍芝對他說:「斯大林同志堅持進行手術,他說這樣便可以一勞永逸地擺脫胃腸痛,我決定還是上手術台」。

後來伏龍芝還把一封信交給好友,托他轉交給妻子,「一旦出了意外,就把這封信親手交給我的索尼婭。」 1925年10月29日,伏龍芝被推上了波特金醫院的手術台,10月31日凌晨5點40分,這位叱詫風雲的名將停止了呼吸,享年40歲。《真理報》關於伏龍芝的死訊引起了軒然大波,第二年初,蘇聯著名散文家波·皮利尼亞克發表了一篇小說《永遠明亮的月亮的故事》。

小說的內容是一位紅軍指揮員,違背自己的本意,被迫去做一次完全沒有必要的外科手術,結果在手術中死去。後來發布這篇小說的報刊被沒收,作者本人被捕,幾年後被槍斃。隨著時間的流逝,伏龍芝之死已經成為一個歷史謎團。不過有兩點需要人們注意,其一,伏龍芝死後不久,他的妻子索尼婭選擇自殺。

其二,伏龍芝生前是蘇聯軍隊的最高領導人,擔任蘇聯革命軍事委員會主席、陸海軍人民委員,而他前任是托洛茨基。伏龍芝死後,他的繼任者是伏羅希洛夫。托洛茨基、伏龍芝、伏羅希洛夫,這三個人與斯大林的關係非常明顯。

參考資料:1.《軍事家伏龍芝評傳》;2.《伏龍芝傳》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縱橫五千年 的精彩文章:

南宋最後的名將:力挽狂瀾三十年,晚年鑄成大錯,毀掉宋朝
二戰最「可憐」的戰敗國:抗擊外國侵略,卻被迫割地賠款

TAG:縱橫五千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