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重油重辣重口味,這些習慣到底有多坑人?

重油重辣重口味,這些習慣到底有多坑人?

重油重辣重口味,這些習慣到底有多坑人?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精彩圖片

雖然營養專家和中國居民營養膳食指南都一再強調要控制鹽、油、糖的攝入量。

可是,咸辣迷人,濃油赤醬的重口味討好著我們的舌頭。有網友說,道理我都懂,但是沒有小龍蝦、火鍋、麻辣燙、燒烤的人生活著還有什麼意思。

然而,這樣的口腹之慾的過度滿足,是要付出健康的代價的。

重油重辣重口味,這些習慣到底有多坑人?

中國菜太咸了!

最近,英國醫學雜誌《柳葉刀》給出的一組調查數據顯示:

在中國,五分之四被調查群體每日平均鹽攝入量12.5g,是中國膳食指南規定(6g)的兩倍多。

該研究人員表示,鈉攝入量超過5克(相當於12.5克鹽)的國家如中國,應將他們的攝入量降至適當範圍內。飲食偏鹹的國家有中日韓三國。這三個國家在鹽攝入上,力壓全球大多數國家。

重油重辣重口味,這些習慣到底有多坑人?


為什麼我們如此偏愛重口味?

很多人說,中國人偏愛咸鮮的口味,這跟西方人偏愛甜的口味差不多。其實,有口味的偏好很正常,搞清楚重口味的來龍去脈,你也許才可以不那麼執著於濃墨重彩的那口了!

保存食物,成就腌制食物的特殊風味

食物鹽分和糖分到達一定程度,是可以讓食物長期保存不變質的。

我國各地都有保存食物的智慧,比如東北的酸菜、南方的腐乳、上海的雪菜、湖北湖南的臘肉臘魚、金華火腿,但無一不用到鹽。這些食物因為腌制而風味獨特,但都是鹽量超標的大戶。

你看,一塊10克左右的腐乳大約等於5克鹽,一顆鹹鴨蛋大約等於3克鹽,這樣的食物隨便來點,就超過了一天的正常鹽攝入量。這類食物要不要吃,怎麼吃,下面我們會談到。

重油重辣重口味,這些習慣到底有多坑人?

追求口感,你吃到了許多隱藏的鹽

除了腌制食品,很多食物為了改善口感,都含有隱形的鹽,比如像沒有味道的麵條、甜味的麵包、餅乾、冰激凌,還有醬油、雞精等調味品,這些我們不注意吃進嘴裡的食物,幾乎都隱藏著鹽。

如果以每天吃鹽6克為最大攝入量計算,一袋100克的餅乾含鹽量占每天吃鹽總量的31%;吃一根105克的火腿腸,就相當於吃掉每天含鹽量的46%,十顆蜜餞相當於56%……

不知不覺中,不少人就被鹽超標了。

給火腿腸加鹽還好理解,可為什麼要給甜點裡加鹽?一位營養師曾經解釋說,做甜品時加點鹽,口感會更甜、更爽口。

重油重辣重口味,這些習慣到底有多坑人?

解壓重任,壓力山大之下的必然選擇

這兩年很火的人生一串所拍攝的各種燒烤、烤串,還有很多人喜歡的重慶火鍋,麻辣小龍蝦,都是很多人在承受工作、婚姻、人際關係等壓力之下的,越來越青睞的食物。他們說,「工作壓力大,不吃點重口味的食品就心情不好。」簡單的說,重口味=強刺激=解壓。

事實上,這種因為壓力而攝入食物,被稱為壓力性進食,本質上是用吃東西來逃避煩惱的一種方式。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人類營養學研究中心主任大衛·赫伯博士認為,用「吃」的方式應對壓力有遺傳上的原因。

自古以來,人類生存所面對的最大壓力就是食物不足,一旦能吃飽,所有的問題得以解決。所以,即便人類社會在進化,壓力也不單單只是吃飽問題,可是,我們我們的基因無法快速地辨別,而依舊把它劃為「缺乏食物」的範疇。而高糖、高脂肪、高熱量的食物會讓大腦分泌一種物質,使人感到輕鬆愉快。

攝入這樣的食物,自然少不了鹽的加盟。重口味都伴隨著豆瓣醬、甜麵醬、雞精、醬油的狂轟濫炸,鹽值自然攀升。

重油重辣重口味,這些習慣到底有多坑人?

粉飾味道,無良商家的幫手

除了消費者喜歡重油鹽的口味,其實商家也喜歡製作重口味的食物。因為食物經過重油重鹽的調味之後,會掩蓋食物本來的味道和新鮮度,因此常常可以把不新鮮的食物變得可口很多。

現在很多人沒時間自己做飯,也因此常常成了重口味的餐廳的直接的受害者。一般來說,在家中自己做飯相比,一個人的食鹽攝入量要遠遠多於正常標準。而且,有一部分人如果食鹽長期過量,也會上癮。

有研究證明,當老鼠需要鹽時,腦細胞就會產生與海洛因、可卡因和尼古丁等上癮物質有關的蛋白質。墨爾本大學教授德Rick Denton說:「在這項研究中,我們發現,對鹽的本能需求會產生促使對鴉片和可卡因上癮的神經結構。」這也就是為什麼一再強調少鹽,即便各種指南和研究指出,食鹽的每日攝入量不應高於6克,課時,很多人難以改變嗜鹽的飲食習慣的原因。

重油重辣重口味,這些習慣到底有多坑人?


少吃鹽的理由太多了!

這裡我們依然要重申一下多吃鹽的危害。

重鹽,首當其衝受損的是心臟。過量攝入鹽,正是高血壓、心臟病、中風等疾病的重要成因之一。中國有百分之65%的人群的高血壓屬於鈉敏感型的高血壓。當鹽的主要成分鈉在身體中聚集,人的機體會用更多水來稀釋它,這就增加了細胞周圍的液體量和血管中的血液量。血容量增大,心臟和血管被迫承擔著更大壓力。時間久了,額外的工作和壓力會使血管變硬,進而誘發高血壓、心臟病和中風,還有可能導致心力衰竭。

此外,鹽攝入過量還可能會流失骨頭裡的鈣,增加患胃癌的風險,對腎臟也會造成負擔,並且還有可能對大腦產生負面影響,增加肥胖的風險。

重油重辣重口味,這些習慣到底有多坑人?


做到少吃鹽,要決心,更要技巧

嚴控攝入量

十年前,我國就開始倡導養成「每人每天低於6克鹽」的飲食習慣,學會用控鹽勺計算和控制家人的每日鹽的攝入量。

《2016版中國膳食指南》給出了一些更具體的建議。比如,對每天食鹽攝入採取總量控制,用量具量出,每餐按量放入菜肴。

減鹽小技巧

自覺糾正因口味過咸而過量添加食鹽和醬油的不良習慣,一般20毫升醬油中含有3克食鹽,10克蛋黃醬含1.5克食鹽,如果菜肴需要用醬油和醬類,應按比例減少食鹽用量。

習慣過鹹味食物者,為滿足口感的需要,可在烹制菜肴時放少許醋,提高菜肴的鮮香味,幫助自己適應少鹽食物。

烹制菜肴時如果加糖會掩蓋鹹味,所以不能僅憑品嘗來判斷食鹽是否過量,使用量具更準確。

還要注意減少食用加工製品,比如醬菜、腌制食品以及其他過鹹食品的攝入量。

選擇食材,可以比較同一食品的不同品牌,找到鈉含量最低的那款。

如果口味過重,也可以通過購買低鈉鹽和低鹽醬油等手段調節食鹽的攝入量。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健康Q博士 的精彩文章:

世界骨質疏鬆日—每五個人就有三個人骨骼健康亮紅燈!
頻繁出現「小鹿亂撞」,或許是房顫了

TAG:健康Q博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