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沒有打罵體罰,新兵天天哄著,部隊還能打仗嗎?

沒有打罵體罰,新兵天天哄著,部隊還能打仗嗎?

原標題:沒有打罵體罰,新兵天天哄著,部隊還能打仗嗎?


大家對軍營是個什麼印象?


大熔爐,什麼破銅爛鐵都可以煉成好鋼!

為啥這麼牛?


因為軍營里處處都嚴格到嚴苛!



如此說來,有時候一些懲罰措施似乎必不可少。畢竟,新兵這麼多,你可能每個兵都用講道理的方式說服他好好訓練嗎?

老兵說,以前要是新兵什麼事沒做好或者沒做到位,直接就一腿飛過來了……


當然這個也是少數,曾經聽老首長說過,他的班長當眾撤掉一個打兵的班長,還說:「我需要的是帶兵的班長,不要打兵的班長!」


加上現在青年人自主意識、人權意識顯著提升,部隊帶兵也越來越文明規範。現在的班長都是和和氣氣、慈眉善目,有時候還得提防著新兵反誣陷他打罵體罰。


不過沒了打罵體罰,軍營還能嚴格起來嗎,難道是忘了「慈不掌兵」的古訓嗎?


打罵體罰和「慈不掌兵」到底矛盾嗎?


第一可以很明確的告訴大家,帶兵打罵體罰和「慈不掌兵」一點也不矛盾。為什麼不矛盾,作為一個10年軍齡的老兵,小編談一談自己的感受。


首先要告訴大家的是,解放軍的條令條例明確規定了,在部隊里是嚴禁打罵體罰戰士的,如果一旦被上級發現,打人的幹部骨幹是肯定要受到處理的,輕則做檢討,有造成嚴重後果的,是要收到紀律處分的。


但是客觀來說,部隊里這種現象也是存在的,特別是上個世紀,那個時候的部隊,越是基層的單位,這種現象越是嚴重,打個最簡單的例子,在新兵連里,有個新兵入伍前練過散打,覺得自己素質挺好,平時就可能訓練不認真,生活作風也比較稀拉,有的時候甚至還會頂撞一下班長老兵之類的,這個時候部隊的經典做法經常就是晚上熄燈了之後,排裡面幾個副班長把這個新兵約到連隊菜地、後山之類的地方一頓胖揍,之後這個新兵99%就老實了。


儘管上級要求嚴禁打罵體罰戰士,但越到基層的軍官,越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只要不把人打傷就行,一般的也就默許了。但是後面這種也帶來了諸多弊端,比如有新兵受不了打罵體罰,出現逃兵、跑兵等不良情況。于是之後隨著部隊越來越正規,這種現象幾乎在部隊里絕跡了。


至於「慈不掌兵」,是一句流傳甚廣的統兵古訓,用孫子的話說,就是:「厚而不能使,愛而不能令,亂而不能治,譬若驕子,不可用也」。可見,掌兵不是不能有仁愛之心,而是不宜仁慈過度。


如果當嚴不嚴、心慈手軟、姑息遷就、失之於寬,乃至「不能使」、「不能令」、「不能治」,當然就不能掌兵。這裡的嚴格,是指對手下的士兵在訓練上要求嚴格,生活作風要嚴格,並不是指要求嚴格就是要對士兵打罵體罰。


部隊有句話說的很好「平時多流汗、戰時少流血」,說的也是這個意思,平時在訓練場上對手底下的戰士嚴格要求,嚴格訓練,就是為了鍛鍊出好的軍事素質,在打仗的時候能夠在血與火的考驗中儘可能的活下來,如果平時因為怕士兵累了,就不訓練,這樣無疑讓他們在戰場上白白送了性命。

這可比打罵體罰嚴重一萬倍。



「慈不掌兵」,古來善用兵之人,皆知此理。這不是說要對部下黑臉黑色,而是說關鍵的時候,那絕不能因為婦人之仁而誤了大事,所謂養兵千日,用兵一時,處此「一時」之時,統帥戰將必要有鋼鐵一般的意志和決心以指揮行事,絕不能因心軟而壞了大局。


所以說,「慈不掌兵」,對下屬嚴格要求是可以很好促進部隊的良好發展,並不是打罵體罰,而是對下屬的嚴格要求,從這一點來看,就毫不矛盾。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時說話 的精彩文章:

怎麼判斷一個人有沒有當過兵?記住這三點就好了!
1941年紅場閱兵之前,朱可夫在路邊撿一個小本子,差點動搖軍心!

TAG:小時說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