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全球產量最多的主戰坦克 性能粗糙非常適合缺乏訓練的蘇聯小弟

全球產量最多的主戰坦克 性能粗糙非常適合缺乏訓練的蘇聯小弟

T-54/55坦克

蘇聯在衛國戰爭中,直面德軍精銳裝甲力量的進攻,雖然可以說是吃盡了苦頭,但是其裝甲部隊也相應地得到了寶貴的經驗,因此蘇聯二戰中後期坦克研發能力可謂是突飛猛進,湧現出了KV系列、T-34、IS系列等優秀的坦克。再加上蘇聯坦克工業驚人的產量加持,就形成了所向披靡的紅色鋼鐵洪流。在二戰過後,蘇聯自然也保持了強大裝甲部隊的「優良傳統」,而繼承紅色裝甲基因的第一代戰後主力坦克就是今天要介紹T-54/55坦克。

T-54/55坦克

要說T-54/55坦克的發展歷史,就不得不提到二戰中鼎鼎大名的T-34中型坦克。被譽為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最成功中型坦克的T-34可以說是蘇聯挺過最艱難時期的重要支柱,其在作戰中的優良表現也是有目共睹的。蘇聯為了保持T-34建立起的裝甲優勢,在1944年在T-34/85的基礎上設計了T-44中型坦克,雖然T-44在設計上有許多不錯的改進,但實際生產出來卻被證明可靠性不佳,所以沒有能夠大批量的生產。而T-54則是幾乎和T-44同步開始,由OKB-520設計局進行設計的T-44坦克的改進版本,第一輛原型車在1945年就被生產出來並進行了測試,被蘇聯軍方定名為T-54坦克。T-54坦克的車體結構與動力裝置幾乎與T-44相同,不同的是為了能夠容納口徑更大的主炮,所以T-54採用了更大的炮塔,並且T-54整體的裝甲防護性能也比T-44更好。

T-54/55坦克模型

我們可以通過一些基本數據來了解一下T-54坦克:

尺寸:9.00*3.27*2.4米

全重:36噸

乘員:4人

最大速度:50千米/小時

最大行程:400千米

武器:1門д-10t式100mm線膛坦克炮、2挺7.62毫米機槍、1挺12.7毫米高射機槍

裝甲厚度:30~200毫米

疾馳中的T-54/55坦克

T-54坦克一經量產,立刻就成為了蘇聯以及北約國家的主力裝甲力量,並且還大量裝備了第三世界國家。而T-55坦克其實就可以視為T-54坦克系列中的較大程度的改進型號,雖然有諸多改進,但其實本質上並沒有太多變化,所以一般都會將T-54和T-55坦克一起提及。而且在具體使用中,這兩者之間也是難以辨認,所以大家在相關的文章中都可以看到T-54/55的說法。也正是因為T-54/55諸多的改進型號,再加上蘇聯強大的生產能力,而且因為技術門檻低所以還同時被許多其他國家生產,例如中國的59式就可以視為T-54A的中國產版本。這些所有的T-54/55加起來使T-54系列坦克成為了有史以來產量最高的坦克,總數估計在85000~100000輛,如此龐大的數量使得T-54系列坦克的身影幾乎出現在20世紀後半葉的所有武裝衝突之中。

利比亞裝備的T-54/55坦克

(本文由桌面戰爭兵棋原創撰寫,圖片來源於網路。)

雖然T-54/55裝備了無數國家的軍隊,參加了無數的武裝衝突,但實話講它的表現似乎並不怎麼亮眼,給世人留下的印象更多是某國的T-54/55坦克被西方國家的先進坦克爆錘。其實這也沒什麼辦法,T-54/55之所以產量如此大,便宜就是很重要的一個原因,這樣的便宜貨在面對造價更高性能更先進的坦克時自然是會吃虧。T-54/55坦克火控系統就及其簡陋,只能保證在停車時進行穩定的射擊,當然這也意味著其操作更加簡單,對乘員的要求不高,適合缺乏訓練的軍隊。另外,T-54/55坦克為了追求較小的外形以降低中彈概率而犧牲了內部空間,這對於T-54/55坦克的乘員來說可不算什麼好消息,更重要的是這個問題基本上不可能通過現代化改進來改善,算是一大硬傷。

戰場上的T-54/55坦克

總的來看,T-54/55坦克在設計之初就並非沖著極致的性能而去的,其更多的考慮了坦克的生產性能,畢竟這是一款「走量」的坦克,不僅要裝備蘇聯,還要發配給蘇聯的「小弟」們,所以就導致了T-54/55坦克成為了一款看起來比較「粗糙」的坦克。但是不得不說的是,在T-54/55坦克裝備之初,它還是給西方帶來了巨大的壓力的,畢竟有著數量上的優勢,而且性能也不差,很多優秀的西方坦克正是在它的壓力下而誕生的。不過就今天的眼光來看,T-54/55無疑是全面落後,老態龍鍾了,所以看到T-54/55坦克糟糕的戰場表現的新聞也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桌面戰爭兵棋 的精彩文章:

美國佬的戰爭紅利 從德國掠奪來的第一代巡航導彈
兵棋介紹 ASL入門所需的蘇德兩軍基礎模組

TAG:桌面戰爭兵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