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張良熟讀黃石公兵法,卻為何不指揮作戰,而坐視劉邦一路慘敗?

張良熟讀黃石公兵法,卻為何不指揮作戰,而坐視劉邦一路慘敗?

談及中國5000年歷史上的謀略大師,張良至少能排進前三,甚至稱他為謀略第一人,一點也不過分!關於對張良的評價,最經典的是劉邦之語,如今已家喻戶曉婦孺皆知,即:「運籌策帷帳之中,決勝於千里之外」!

那麼,這裡卻有一個疑問,即:張良的軍事才能,究竟如何?

大家都知道,在博浪沙刺殺秦始皇未果之後,張良逃到了下邳(如今的邳州市)!有一天,張良在下邳橋上,遇到了奇人黃石公。黃石公三試張良後,授與《太公兵法》!這一段故事,已經廣為流傳。從這一傳說中,也可以看到張良學過兵法,應該知道如何領兵打仗吧!

然而,史書記載的內容讓人吃驚,總結起來幾乎只有四個字,即:無一勝仗!

據司馬遷在《史記·留侯世家》中的記載,張良唯有一次領軍作戰的實踐!史書記載:「項梁使良求韓成,立以為韓王。以良為韓申徒,與韓王將千餘人西略韓地,得數城,秦輒復取之,往來為游兵潁川。 」

這一段話不難理解,就是項梁派遣張良找到韓成,將他立為韓王。然後,張良為司徒(申徒是當時司徒的俗稱),並和韓王一起,率軍1000多人攻略原來的韓國城池!但攻下數城之後,秦軍就又多回去了,張良等人只能在潁川一帶游擊作戰!

這是張良唯一一次領軍作戰,雖然最後還在「游擊」,但事實上依然是失敗了!有人說,張良1000多人,能「得數城」不錯了。但需要注意的是,當時秦末烽煙四起,很多城池沒有秦軍駐紮呀,當然很容易攻下了,基本上是傳檄即定!

有朋友說,既然張良只有一次領軍作戰,標題用「無一勝仗」,對張良有些不地道!然而,大家有沒有考慮過一個問題,即:楚漢爭霸中,張良和劉邦幾乎形影不離,卻為何不親自指揮作戰,而坐視劉邦一路慘敗?唯獨一次勝利,還是韓信指揮的垓下之戰(項羽自刎的一戰)!

換一個角度來說,如果張良軍事才能了得,為何劉邦還屢戰屢敗?顯然,這也說明了張良的軍事才能很一般!或許,也就比普通人略高,但和韓信、彭越等人相比,估計是雲泥之別吧!

舉一個例子,劉邦最慘的一次戰敗,是彭城之戰,50萬大軍被項羽3萬打的徹底擊潰!在這一戰中,張良就在劉邦身邊,為何他沒有給劉邦足夠的建議,沒有預見到這一慘敗?顯然,張良實戰能力不行,心有餘而力不足,想幫劉邦卻沒有軍事指揮能力!

《史記·留侯世家》記載,「項王竟不肯遣韓王,乃以為侯,又殺之彭城。良亡,間行歸漢王,漢王亦已還定三秦矣。復以良為成信侯,從東擊楚。 至彭城,漢敗而還。」韓王死後,張良就死心塌地的追隨劉邦,再也沒有離開過,張良全程參與了彭城之戰!

當然,或許張良有獨立領軍的勝利,但史書上沒有記載,所以只能當成沒有了!總得來說,張良雖然學過兵法,謀略過人,對人的心理把握能力很強,但論領兵打仗,他真的不行!或許,上帝給他推開一扇門,就又給他關上一扇窗!

值得一提的是,在漢初三傑之中,在謀略上,張良第一;在實戰上,韓信第一;在後勤上,蕭何第一!從這三個人的分工上,也可以看到劉邦超強的識人用人能力,古今罕有相提並論之人!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百家雜評 的精彩文章:

雍正最喜歡的大臣,為何卻遭到乾隆的「虐待」?其實很簡單!
劉邦一生最恨之人,卻因張良一計,反幸運的被封為諸侯王!

TAG:百家雜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