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日本武士道切腹:不是剖開肚子就可以死的

日本武士道切腹:不是剖開肚子就可以死的

原標題:日本武士道切腹:不是剖開肚子就可以死的


鎌倉幕府時期,切腹文化在許多日本武士流行起來,他們中許多因丟失陣地而引咎剖腹、或恥於被擒而陣前剖腹。對於武士們而言,切腹是有一套複雜流程的儀式,只有完成了整個儀式的每個步驟,才是完整的切腹。


日本永祚元年(989年),大盜藤原義在被捕前,將腹部一字割開,然後用刀尖挑出內臟扔向官軍—這被認為是剖腹的最早來源。剖腹開始盛行是在鎌倉幕府以後,因丟失陣地而引咎剖腹、或恥於被擒而陣前剖腹佔了絕大多數。


江戶開幕(1591年)以後,社會統治相對平穩,因殉死而剖腹和作為刑罰的「詰腹」逐漸佔了主流。雖然幕府嚴令禁止殉死,但根本無法阻止這一歷史性的趨勢。


剖腹自殺者日語稱為「切腹人」。切腹人如果擔心自己過於痛苦而無法完成切腹儀式,就會請一名助手替他斬首,這位助手被稱為「介錯人」。切腹人臨死時要保持清楚明晰的意志,衣著莊重服裝,將用來剖腹的刀或劍放在他正前方,然後做死亡的心理準備,例如寫被稱為「辭世之句」的詩歌。


待他和身旁的介錯人準備好,切腹人會揭開身穿的和服,拿起刀或劍,捅進自己腹部。切腹人首先從左至右切割,然後刀鋒稍微向上割二刀,讓其腸臟溢出。


切出第二刀之時,介錯人揮刀向切腹人的脖子斬下,但不完全斬斷,讓頭和脖子仍有一絲牽連。由於這一刀要非常精確,介錯人一般是劍術高手。


剖腹後還要按照規定完成切腹儀式,才算完整。


第一,要使屍體不傾斜,只許向前俯伏;如仰面朝天,便算失儀。


第二,腹上刀痕不許有皺摺。

第三,雙膝須合攏,如鬆開了,就表示修養不夠;為保儀態,女性的剖腹自殺者會綁起雙腿。


最後對於自殺用的武器也得安置妥當,不能任其散亂。


日本作家三島由紀夫對日本傳統的武士道精神和嚴厲的愛國主義深為讚賞,對日本戰後社會的西化和日本主權受制於外國非常不滿。他組織了自己的私人武裝—「盾會」,聲稱要保存日本傳統的武士道精神並且保衛天皇。1970年,三島由紀夫發動兵變失敗,隨後切腹自殺。


三島由紀夫在額頭上系了寫著「七生報國」字樣的頭巾,用白色的布將預備切腹的部位一圈圈緊緊地裹住,拿起短刀往自己的腹部刺下,割出了一個很大的傷口,腸子從傷口流出來。


一名盾會成員森田必勝為三島由紀夫進行介錯,但連砍數次都未能砍下他的頭顱。三島由紀夫難忍痛楚,試圖咬舌自盡。第四次介錯改由另一名盾會成員古賀浩靖執行,終於成功。之後森田必勝也切腹自殺。古賀浩靖和在場的其他兩名盾會成員因「委託殺人罪」被判處四年的有期徒刑。



為什麼日本人選擇剖腹作為武士最崇高的死亡方式?


現在普遍認為,古代許多國家或民族都認為人的靈魂是宿於肚腹中的。因此,武士便在有必要將自己的靈魂向外展示的時候,剖腹以示眾人。為了釋放自己的靈魂,為了武士的榮耀,日本「切腹人」用這種殘忍的手法,結束自己的生命。或許是受這種長期以來的自殺文化影響,日本居民的自殺率才會如此之高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清風明月逍遙客 的精彩文章:

四大野戰軍十三位兵團司令,憑什麼這三位是大將?
清朝最殘酷的刑罰,想自殺都沒機會

TAG:清風明月逍遙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