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有種幸福,叫他們選了自己喜歡的工作,順便把錢也掙了

有種幸福,叫他們選了自己喜歡的工作,順便把錢也掙了

在每日人物工作,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我們問了問身處不同崗位的同事和實習生。有的人拿出了情懷,「在這裡,你可以和這個時代里依然堅持做深度內容的人站在一起」;有的人很實在,「在這裡,你可以做你真正喜歡的事,順便餵飽自己」。

如果你看完以下四位同事的自述,覺得這裡還不賴,歡迎你的加入。

如果你對我們足夠了解,迫不及待想投遞簡歷,請直接拉到文末。

觀察和記錄這個時代,我們是在行的。

策劃 | 邦邦 黃沁

編輯 | 楚明

圖 | 陳聃


運營編輯

我是能夠熟練使用「影分身」、迅速穿脫各大馬甲的運營編輯。

每日人物讀者們熟悉的「每人大管家」、微信微博知乎「小編」,以及百家號頭條號一點號大魚號天天快報等N個平台的「運營人」,沒錯,都!是!我!

「放飛自我的KOL」,是作為「每人大管家」時候我的標籤。曾經我有一個想當KOL的夢想,如今披上「大管家」馬甲,分分鐘夢想成真。大到每日分享優質稿、小到賣萌耍寶撩讀者,作為KOL登上人生巔峰,so easy!

作為新媒體時代距離讀者最近的崗位,運營組曾把活動和內容創意整整列滿一白板,又一一篩去否掉,只為讓內容足夠有趣。畢竟,不夠走心的「小編」不是個好運營。

「一專多能」更是必不可少的。為了讓內容以更優質的方式呈現在讀者面前,運營小分隊成員們曾就一個小標題版式前後出了近十個版本的設計,盡我們所能地讓最終呈現在讀者面前的版式友好、舒適。感謝這個職位,讓我從一個設計軟體白痴,一路升級打怪,最終變成了今天活體的Adobe軟體全能王!技術,讓我有點膨脹。

不過,我的自我定位是——「吸『點』軍校」優秀畢業生。這裡的「點」,泛指以「一點點」為首的各種奶茶。每次,當其他人瘋轉「錦鯉」的時候,我們美麗溫柔的運營總監Gina就會劍走偏鋒,帶領運營部的小夥伴狂吸奶茶,祈禱好運的降臨,只因其有一種抽象延伸義——「點子」。奶茶吸一口,點子全都有。

於是,運營部小夥伴認(chā)真(kē)工(dǎ)作(hùn)的日常就是:掉粉了,吸一口奶茶壓壓驚;漲粉了,吸一口奶茶慶祝慶祝;100000+了,總監請大家聚眾吸奶茶;沒點子了,吸奶茶促產頭腦風暴……不誇張地說,入職到現在的半年,在美麗總監的不限量奶茶供應中,我被硬生生喂胖了十斤。


「洛陽鏟小分隊」隊員

我是洛陽鏟小分隊的一員。「洛陽鏟」,顧名思義,就是干「考古」這行的。我們從龐雜的信息中,找到切中所有人共同回憶的那一個「點」,然後一鏟一鏟地深挖下去,不放過任何一個值得被記錄的故事和細節。

這項考古任務通常在夜間執行,一隊四人,從日落時分開始,關在一個小小的會議室中進行這項平凡但不尋常的考古任務,直到第二天的太陽也落了下去。

不得不承認,通宵的滋味並不好受。當你長達40個小時保持清醒的時候,全身的觀感都已變得遲鈍甚至麻木,唯有腦子還在高速運轉。編輯躍指導說,她坐在我的對面,眼睜睜看著我從容光煥發變成面如菜色,臉色一點一點暗下去,頭髮一點一點油起來。通常,我們通宵後發出的笑聲「亢奮又虛弱」。

今年8月8日,我們挖掘了有關北京奧運冠軍們的往事與現狀,出了那篇刷屏級文章——《北京奧運冠軍的十年,我們統統都猜錯》。當時我們一邊挖掘,一邊討論:「千萬不要撲街了。只要不撲街就夠了。」萬萬沒想到,它成了每日人物史上漲粉最多的一篇文章。

那一刻所有的虛弱、疲憊、焦慮都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從讀者那裡收穫的感動、喜悅和信任。這就是洛陽鏟小分隊——挖掘每一個值得被記錄、被想起的人和故事,交付讀者,書寫時代。


熱點實習生

熱點組沒有大稿,但是有太多讓你熱淚盈眶的時刻。

時機就是熱點組的生命。在得到突發線索後,要迅速聯繫到當事人或相關部門。這很好地治癒了我的採訪恐懼,在一個月後,我已經練就了一番看到電話號碼就能馬上按下撥出鍵的能力。

每一篇稿子都藏著寫稿人的熱情和思慮,它們描摹這個時代的每一寸脈搏。而採訪電話那頭,都是鮮活的人和故事。這些富有溫度的時刻讓我屢次紅了眼眶,也是讓我努力寫稿的勃勃動力。

每個抱有新聞理想的人都會有一顆寫大稿的心,我也不例外。但在熱點組,更多時間裡是在和短小的消息稿打交道。剛開始的時候,我心中自然有些落寞,但是到後來發現,消息稿才是組成這個世界的基本模塊,它簡短卻有力。能在短篇稿子內把故事說好並不容易,它更考驗我們組織信息點的能力。

在每日人物熱點組這個團隊中,實習生已經被視為一個獨立的記者,而不只是打打下手。每個人都可以在其中發光發熱。


記者

還記得我當初面試每日人物的時候,我把這輩子拍的照片都整理出來了,列印在8k白色銅版紙上,忐忑地呈給幾位面試官。他們看了照片,交換了一下讚許的目光,對我說,「我們不招攝影記者」。

我想說,我寫字很行的,我寫軟文也要好幾百一篇呢。

當然,我沒說,我雖然對每日人物了解不多,可也知道我對面坐的是誰:有以前冰點周刊的執行主編,我的娘啊,我高三最愛看的就是冰點周刊。有以前《新京報》的名記,我大學報紙編輯課的版面就是抄的《新京報》呢。

最後,他們跟我說:我們考慮一下,你等我們消息。在我還痴痴晃在走廊上看記者照片牆的時候,他們就把我喊了回來,說,下午我們開會,晚上我們聚餐,你一起吧。

於是我就這麼猝不及防地加入了每日人物。

我不知道自己是哪個瞬間愛或者更愛這裡的。也許是因為同事們買單付賬非常痛快,也許是被編輯璇崽訓得狗血淋頭虐改稿子三四五遍,也許是好多人團建完了默默換上我拍的照片當頭像,也許是和當時還是記者的墨貧嘴一起熬夜的日常,也許就是半年總結會上大家閑聊天的時候。

不知不覺,我之前對於人生的兩大迷惑,「該怎麼賺更多的錢」,「未來該做什麼樣的事情」,一下子都解決掉了。兩年時間,我又在不少採訪過的地方,喝了不少酒。酒肉穿腸過,故事心中留。這就是我作為記者,在每日人物的兩年多。

(林秋銘、韓逸、賴祐萱對本文亦有貢獻。)

文章為每日人物原創,侵權必究。

想看更多,請移步每日人物微信公眾號(ID:meirirenwu)。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每日人物 的精彩文章:

88歲表演藝術家朱旭去世,留下佳作無數被稱中國熒幕第一父親
弦子起訴朱軍性騷擾,當天也被對方起訴,「準備開始戰鬥吧」

TAG:每日人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