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紀念丁玲《太陽照在桑乾河上》創作七十周年學術研討會召開

紀念丁玲《太陽照在桑乾河上》創作七十周年學術研討會召開

近日,由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河北省社會科學院聯合主辦,張家口市委宣傳部協辦的「紀念丁玲《太陽照在桑乾河上》創作七十周年學術研討會」在張家口市召開。來自中國社會科學院、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福建師範大學等全國十餘所高校和科研機構的專家學者共80餘人參加會議。

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文學研究所所長劉躍進表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所蘊含的文化精神一脈相承。丁玲的《太陽照在桑乾河上》與柳青《創業史》等小說的生活積澱和人物形象塑造均不相同,但都是站在一個革命者的角度來反映現代中國農村的巨大變革。我們要從古代中國、現代中國創造的文化傳統中,深刻體會並闡釋說明中華文化所蘊含的深邃的人文精神和堅強的民族性格,為繁榮發展社會主義文化提供豐富的資源,為當代文學經典的創造提供有益的借鑒。

河北省社會科學院黨組書記、院長康振海認為,紅色文化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在革命、建設、改革進程中創造的以中國化馬克思主義為核心的先進文化,具有強烈的現實性、人民性、民族性、革命性、時代性和先進性。站在新時代,傳承革命精神,弘揚紅色文化,增強文化自信,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和「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提供源源不竭的精神動力和力量源泉,具有重大的積極的歷史意義和現實意義。今天我們社科界、文藝界應該重點關注和研究三大問題來體現和強化紅色文化擔當:一是如何挖掘紅色文化內涵,以紅色文化堅定民族文化自覺;二是如何傳承紅色文化基因,以紅色文化增強民族文化自信;三是如何激發紅色文化創新創造活力,以紅色文化實現民族文化自強。我們應認真研究以丁玲《太陽照在桑乾河上》為代表的紅色經典、紅色文化,發揚「兩個講話」精神,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將紅色基因世世代代傳承下去。

94歲高齡的《晉察冀日報》老戰士、作家丁玲的親密戰友陳英為大家分享了《晉察冀日報》報人群體和丁玲等文化界名人在張家口文化建設、群眾思想建設進程中的一些細節,帶大家重溫了那段激情燃燒的歲月,更直觀地理解了這些紅色經典創作所代表的群眾路線和群眾方向。

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研究員程凱以晉察冀邊區群眾自編自導自演的話劇《窮人樂》為案例,分析了邊區以真人演真事,將創造過程和演出過程相結合的「發展群眾文藝運動的新方向和新方法」,並進一步分析了新中國文藝對解放區文藝創作經驗吸收、利用、推廣、轉化的複雜性與困難。

河北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王勇討論了黃文1948年評論丁玲《太陽照在桑乾河上》的文章「介紹《桑乾河上》」,這是目前發現的第一篇評價該小說的文章,具有重要的史料價值,此前尚未引起學界注意。

會議還向全國社科研究界同仁發起了積極關注並著力研究紅色經典,引導全社會公眾廣泛閱讀紅色經典,推動紅色經典立體化傳播的倡議。

原標題:弘揚革命文化 重溫紅色經典紀念丁玲《太陽照在桑乾河上》創作七十周年學術研討會召開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中國社會科學報

責任編輯:馬小淇 排版編輯:馬小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社會科學網 的精彩文章:

社科文獻出版社第二批「名編輯」及「名編輯後備人選」產生
劉世強:反制美國貿易霸凌的中國之道

TAG:中國社會科學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