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英國首例機器人心瓣手術:機器暴走 病人不治身亡

英國首例機器人心瓣手術:機器暴走 病人不治身亡


  英國在2015年2月進行了該國首例機器人心瓣修復手術,結果現場大亂:機器人把病人的心臟「放錯位置」,還戳穿大動脈;機械臂「亂動」打到醫生的手;醫生之間的交流全靠「吼」,因為機器人主機發出的聲音過於嘈雜……結果,這位病人在手術不久後就去世了。

  據《每日郵報》、《每日電訊報》消息,自本月5日起,這場手術的主刀醫師和其助手被英國紐卡斯爾市政府傳喚,展開為期5天的聽證調查。而從醫生口中還原出的當時場景來看,機器人「暴走」的背後,可能還有人為因素。

  「還沒學會走路,就想著要跑步」

  主刀醫師納伊爾(Sukumaran Nair)表示,自己曾錯過兩次機器人手術培訓課程,其中一次是因為自己還有另一台手術太忙,抽不了身。「準備不足,我就像是還沒學會走路,就想著要跑步一樣。」

  而當天是他本人第一次使用該型號的機器人進行心瓣手術。這台手術在當時,也是英國國內首台機器人心瓣修復手術。

  當天的手術中,醫生間的交流原本是通過話筒進行,但由於機器人主機發出「刺耳」的聲音,很難進行溝通。當時他發現機器人把病人的心臟「放錯位置」後,必須向其助手佩萊(Thasee Pillay)大叫才行。

  他隨後還看到機械臂「亂碰」助理醫生的手,當場又一次大叫。

現場示意圖 圖自約翰?霍普金斯醫學院

  結果,機器人把病人的大動脈戳破,血濺到機器人的攝像頭上,導致這台機器「失明」。這時,納伊爾準備向在場的2位醫用機器人專家(往往會在手術室內監控機器人的情況)求助。但他一抬頭,發現兩人「不見了」。

  隨後調查發現,這兩人當時已經離開手術室,稱「不想打擾醫生工作」。納伊爾最初覺得「他們可能是去喝咖啡休息了」,但其實兩人已經回家。

  醫生不得不關掉機器,開始親手操刀修復病人的動脈。但當時病人的心跳已經「相當微弱」。手術結束後不到1周,病人就在醫院去世。

  納伊爾說,從那次事件以後自己主刀的手術再也沒有使用過機器人。

  本次聽證調查預計在當地時間9日結束。

  「由於技術壟斷,美國一台1000萬,到了國內翻倍」

  手術機器人存在一定的風險。美國食品藥品監管局2015年數據顯示,自2000年至2013年間,在機器人手術中致死的患者已達144人。究其原因,包括「機器人短路走火」、「零件掉入人體體內」等。

  但事故中那台機器人型號為「達芬奇」。據《福布斯》新聞網稱,這是目前市面上「最成功的手術機器人」。

  「達芬奇」目前已經發展到第四代,最早在2000年獲美國食品藥品監管局的認可。截至2018年10月,全球已有4000多台「達芬奇」手術系統在臨床使用,有超過500萬的患者受益於這一技術。2012年,英國的醫生首次使用「達芬奇」完成了一台心臟修復手術。今年10月,倫敦一家醫院還用「達芬奇」進行了一場8小時的直腸癌手術。《每日郵報》稱,患者術後還比人工手術後康復快。

  目前在中國大陸已經有70多台「達芬奇」手術系統在臨床使用,香港地區有10台在使用,共完成手術近10萬例。其中在2016年,中國大陸使用「達芬奇」單台最多完成手術數量達到了888例。

  《上海科技報》報道稱,上海健康醫學院醫療器械學院張培茗副教授曾在今年4月表示,「達芬奇」機器人並非十全十美,手術機器人有一些非常顯著的缺點,比如沒有觸覺反饋,醫生無法感知;機器人替代醫生會增加患者的緊張感;醫護人員需要更多專業的培訓等等。

  國際公認的醫療機器人標準尚未建立,目前有兩個國際小組在進行研究,而中國的標準制定才剛剛起步。他指出,中國還需重視發展手術機器人技術,「由於技術壟斷,在美國銷售價為1000萬人民幣的『達芬奇』機器人,到了中國的售價變成了2000萬元一台。」

  [文/觀察者網 徐乾昂]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浪科技 的精彩文章:

坐滴滴專車竟意外喝尿!問題來了,人喝了尿會怎樣?
不論你是否關注諾獎,這些諾獎成果都已改變你的生活

TAG:新浪科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