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誰開了「和親公主」的先例?第一位遠嫁和親的公主是誰?

誰開了「和親公主」的先例?第一位遠嫁和親的公主是誰?

季我努學社

整理出版中國近代史料,傳播歷史知識

本文作者為季我努學社青年會會員申向洋

在中國歷史上各朝各代的皇帝都十分重視國家邊境的穩定,為了維護國家穩定與邊境安全,有時會採取「和親」的形式,與一些國家聯姻爭取一定的政治利益。比如我們熟知的君出塞、文成公主嫁松贊干布等,她們以巾幗不讓鬚眉的姿態,為華夏和其他文明的交流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但是你知道我國歷史上第一位遠嫁和親的公主是誰嗎?她就是西漢漢武帝時期的細君公主。

細君公主畫像

本名王細君,父親是江都王劉建,曾祖為漢文帝劉恆,其祖父是劉啟,即漢景帝。這麼一位來歷非凡的女子為何會遠嫁烏孫呢?原因要歸咎於他的父親劉建。江都王劉建生在帝王家,長在富貴窩卻不得安生,關鍵是沒有皇帝命卻做起了皇帝夢。據《漢書》記載,劉建不僅私自製作皇帝專用的玉璽、綬帶等,還大肆分封丞相和將軍。後東窗事發,被丞相府長史在他的住處查出了準備反叛的大量證物,立報漢武帝。劉建知罪不可赦,遂於公元前121 年以自縊身亡。細君的母親也因此被判處死刑。故年幼的藩國郡主劉細君一夕之間成為了孤兒,還擔上了罪臣之後的名聲。索性漢武帝憐其年幼,接到宮中撫養,教其琴棋書畫。細君長大之後,成為一名文才兼備的大家閨秀。

漢武帝畫像

漢武帝時期,匈奴屢犯大漢邊境,武帝不堪其擾,但因國庫空虛,經濟實力不足,苦於沒有強大的實力將其一舉殲滅。而當時的烏孫是一個游牧民族,在西漢初年由河西走廊遷居伊犁河流域,人口達到六十三萬,兵卒十八萬八千八百人,已經成為了西域諸國中最大的國家。但是當時的烏孫依舊是依附於匈奴。張騫出使歸來,遂建議漢武帝和烏孫和親以拉攏烏孫共同對付匈奴,漢武帝考慮之後,興然應允。

細君公主石像

《漢書·西域傳》中記載道:「烏孫以馬千匹聘。漢元封中,遣江都王劉建女細君為公主,以妻焉。」顯然,已經年過七十的烏孫王昆莫與細君的婚姻,只不過是一種政治需要,沒有實際情感,細君公主嫁過去之後實際上過著一種寡居生活。幾年之後,即將去世的昆莫要求細君嫁與自己的孫子,這對於漢族皇室出生的細君來說是違背倫理的讓她難以接受,遂上書漢武帝,哭訴自己的處境。作為帝王的漢武帝自考慮到自己的利益,哪管一名女子的死活,回信要求細君公主遵從烏孫風俗,因為他需要無損幫助自己消滅匈奴。細君公主不敢不從,又過幾年,昆莫的孫子繼承王位,細君公主去世,有一位漢朝公主——解憂公主踏上了與烏孫和親的悲慘道路。

這樣的和親政策顯然是以犧牲女子一生的幸福來換取的,在今天的我們看來是殘酷的、不人道的。但在當時的封建社會,女子作為一種政治工具是經常性的。她們以自己的幸福為當時的國家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唐詩人常建曾作《塞下曲》:玉帛朝回望帝鄉,烏孫歸去不稱王。天涯靜處無征戰,兵器銷為日月光。這首本來是讚賞細君和親的詩文,在今天看來更顯得凄涼悲壯。

參考文獻:

1、 司馬遷:《史記》

2、 班固:《漢書》

3、 林茵:《西漢和親公主考述》

華 興 春 秋

小編 :季我努學社青年會會員 胡一舟 王雪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季我努學社 的精彩文章:

太平天國定都南京究竟是對是錯?
曹雪芹的家庭真的和滿清皇家關係親密嗎?

TAG:季我努學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