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將東北拍成北海道,周迅續寫《情書》

將東北拍成北海道,周迅續寫《情書》

采寫:新京報記者 滕朝;表江(影評人)

編輯:報報

圖源網路

由日本導演岩井俊二編劇並執導,陳可辛、岩井俊二監製,周迅、秦昊、杜江、張子楓、鄧恩熙、吳彥姝、譚卓、胡歌等主演的電影《你好,之華》已於今日(11月9日)全國上映。

該片講述之華(周迅飾)的姐姐之南離世的那個清晨,只匆匆留下一封信和一張同學會邀請函。妹妹之華代替姐姐參加同學會,卻意外遇見年少時的傾慕對象尹川(秦昊飾),往日的記憶蘇醒,但再次相見,已物是人非。

將東北拍成北海道,周迅續寫《情書》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精彩圖片

導演岩井俊二用一封封信件,勾連起三十年前幾組人物的往事糾葛。在電影上映之際,新京報獨家揭秘片中7個角色的人物關係。

01

將東北拍成北海道,周迅續寫《情書》

周迅(飾 袁之華)

周迅飾演片中的女主角袁之華,在圖書館工作,她每天操持家務,照顧家庭。她有一個女兒叫周颯然。這是周迅第一次演母親角色。在一次代替去世的姐姐之南參加同學會的時候,遇見三十年沒見的暗戀對象尹川(秦昊飾),便以姐姐的名義和對方書信來往,從而揭開了三十年前幾個人的情感往事。

02

將東北拍成北海道,周迅續寫《情書》

杜江(飾 周文濤)

杜江在片中飾演之華的丈夫周文濤,是一名IT男,生活中總是保持微笑,但有時候也會發點小脾氣。比如,有場戲妻子之華以姐姐的名義參加完同學會回來,丈夫周文濤發現之華手機上有和其他男人的曖昧信息,便發火質問妻子,並將其手機摔壞,但第二天又像什麼事情都沒發生一樣。

導演岩井俊二評價該角色是「最孩子氣的一個」。

03

將東北拍成北海道,周迅續寫《情書》

秦昊(飾 尹川)

秦昊飾演的尹川是一位作家,很有文藝氣息,之華中學時期很仰慕他,但尹川卻喜歡之華的姐姐之南,兩人有過一段感情經歷,不過之後分手,從此沒有再聯繫。因為一次同學聚會,又讓尹川回憶起了往事。

秦昊說,這是一部關於青春和現實之間的故事,「有過一段青春,然後又有點殘酷的現實,錯過了什麼,才知道什麼是珍貴。」

在剛接到這個戲的邀約時,秦昊正在拍一個軍隊的戲,頭髮很短,「我以為會演一個像魯迅那樣的作家,頭髮很短很精幹,但是到了大連第一天,導演就把我的造型做成現在這個樣子。」片中的秦昊,在造型上留著一頭長髮,戴著一副眼鏡,有著濃郁的文藝氣息。正好那天秦昊的女兒和他視頻,視頻那頭的女兒看到爸爸現在這個樣子,驚慌地對媽媽說:這是誰,這是誰?

片中有一場秦昊和胡歌在小酒館喝酒的戲,「有一瞬間我看到陳可辛導演和岩井俊二導演在面對面地商量事情,看著他們(岩井俊二與陳可辛都是長發),我又看了下旁邊的鏡子,默默知道怎麼回事了。從那一刻開始我就知道身上肩負的責任,在他們眼裡這樣的男人是最帥的。」

秦昊透露,電影中很多細節都是導演的真實經歷,包括電影中尹川寫的那部小說,其實生活中就有,「是導演寫出來的。演那個角色之前,給我看了那個小說的大概內容。」

04

將東北拍成北海道,周迅續寫《情書》

張子楓(飾 周颯然/少女之華)

張子楓在片中一人分飾兩角,一個是之華的女兒周颯然,另一個是三十年前的少女之華。在岩井俊二看來,因為周迅的演技非常好,飾演她少年時代的演員也需要非常好的演技。張子楓是個很有想像力的演員,導演說,只要攝影機在運轉,她就會不斷地迸發出新的想法並演繹出來。

05

將東北拍成北海道,周迅續寫《情書》

鄧恩熙(飾 袁睦睦/少女之南)

同張子楓一樣,鄧恩熙也是一人分飾兩個角色,一個是之南的女兒袁睦睦,和張子楓演的周颯然是表姐妹關係,另一個是三十年前的少女之南,和張子楓飾演的之華是親姐妹關係。

這兩個角色,鄧恩熙飾演的都是姐姐,看起來要更成熟一些。因為成年的之南形象並沒有在電影中呈現出來,並且還是大家非常憧憬的存在,所以鄧恩熙必須自己去想像姐姐是什麼樣的,在內心中不斷進行自我錘鍊。

06

將東北拍成北海道,周迅續寫《情書》

胡歌(飾 張超)

胡歌飾演的張超是之南去世前的男友,這是胡歌之前從來沒有嘗試過的角色。在胡歌看來,這個角色類似於「一具行屍走肉」,對生活已經不抱什麼希望。和之南談戀愛的過程中,他有過家暴行為,做出很多傷害之南的事情,而現在他和另一個女人生活在一起。

雖然戲份不多,但為了演這個角色,胡歌做了很多功課,包括鬍子、頭髮等造型等,都是自己準備好了才來演的。

07

將東北拍成北海道,周迅續寫《情書》

譚卓(飾 紀宏)

譚卓在片中飾演胡歌的女朋友,未婚先孕,兩人都是社會底層群體,經濟非常窘迫,擠在一個很狹窄的房子里,壓力很大。

在譚卓看來,其實是兩個奇葩走到一起,在現實生活中不是太常規的人。但譚卓飾演的這個女人也有蠻堅強、勇敢的一面。

新京報娛評

把東北拍成北海道

岩井俊二續寫《情書》

岩井俊二是許多文藝青年心中的一位大神,當年的一部《情書》啟蒙了不知多少人的少年情懷。此次《你好,之華》是岩井俊二導演的華語電影,算是給中國影迷的一份禮物。外國導演處理中國背景的電影,最容易出現的問題是不像中國人的故事,中國觀眾看著會有隔膜。

但《你好,之華》沒有這種不適應,它本身就是一個可以放在全世界都成立的故事,導演拍的恰好是一個發生在中國東北橫跨了30年的情感故事,乾淨、純粹、感人。

《情書》屬於少年

《你好,之華》屬於中年

《你好,之華》和《情書》有一些相像,雖然故事不同,但都是用書信往來解除年少時情感上的疑惑。《情書》是少年的,畢竟那是20多年前岩井俊二的作品,《你好,之華》是屬於中年人的。既是追尋過去的一個答案,也是對現在的自己的重新認識。兩個故事都是開始於一個葬禮,似乎只有葬禮才能讓人勇敢去面對過往。

將東北拍成北海道,周迅續寫《情書》

《情書》開篇,從一場葬禮開始

《你好,之華》的主線故事比較狗血,就是從小品學兼優的之南長大後找了渣男過得十分不如意,後來得了抑鬱症自殺死了。從初中起就一直喜歡她的男生尹川因為同學會重見(見到的並不是之華)開始給她寫信,而和尹川一直書信往來的實際上是之南的妹妹之華,之華初中的時候就喜歡尹川。

這段故事最核心的部分,比如之南的不如意和死,導演都隱去了,而是著墨於尹川和之華之間陰差陽錯的書信往來,其中還包括和之南、之華的女兒的幾封書信。

日式審美結合中國語境不突兀

導演把人生中最殘酷的樹榦部分藏了起來,但觀眾會慢慢知道它的存在,通過呈現在外面的樹枝部分,逐漸觸摸到尹川和之南、之華兩姐妹的初中時光。

這中間的呈現過程很專註,也很有美感。能夠將中國東北拍得像日本北海道一樣清冷乾淨,歸功於導演的日式審美,這種審美在中國電影中是很少見的。

其實從畫面到講述故事的方式及角度,《你好,之華》都是一種日式審美,非常節制地選取一些細節來表現故事和人物,但導演的成功在於和中國語境結合得很好,絕對不會讓你感到突兀,但又讓你覺得和其他中國電影截然不同的一種美。

比如故事中三人的初中時光差不多是30多年前,懷舊氣氛難免。幾乎所有的中國導演在處理懷舊戲份的時候,都會投機取巧地使用流行歌曲以表現時代氛圍。他們會非常熟練地使用時代元素,讓觀眾很容易走進過去的時代。

你可以細數,比如《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匆匆那年》《港囧》《夏洛特煩惱》《站台》等等,凡是涉及時代元素的作品,處理方式大致相同。這是因為中國導演對語境的熟悉,知道用什麼方式能最快速達成作用,但有時候快不一定等於好。

將東北拍成北海道,周迅續寫《情書》

細節中的時代元素。圖源網路

岩井俊二用了很慢很細的方式,在美術上的細節控制得很自然、不強調,但很明顯是當時的元素,比如生病時帶去的水果罐頭,交流上用屬於當時那個時代的人愛用的表達方式,少男少女沒有來由的心事,書信交不交的小插曲,既有時代感,又主要關注在故事和人物之上,氛圍沒有喧賓奪主。

信是過去年代的美好

也是對《情書》的擴充

在微信就能找到小學同學的年代,之華和尹川為何還選擇用書信聯繫?一方面和尹川以前就愛寫信給之南有關係,一方面又和之華的丈夫因為誤會摔了手機有關係。

之華之所以寫信,也是因為尹川對於她的重要性是別人不知道的初戀情懷,這方面的邏輯基本都通順。信是屬於過去年代的美好,是歲月可以留存下來的記憶見證,這是這部電影非常重要的一個線索。

尹川回到母校在走廊里碰到之南、之華的女兒牽狗走過是神來之筆,一種時空穿越的感覺,卻又不至於過分刻意,從而上一輩的故事得以讓下一輩了解。三代人都和書信有關係,包括之華的婆婆用寫信學英語,這種聯繫像是中年岩井俊二對青年時期的《情書》的一種擴充,一種人到中年以後對情感的深度和廣度理解不同了的變化。

將東北拍成北海道,周迅續寫《情書》

岩井俊二的書信元素。圖源網路

之南的兒子晨晨給死去的母親寫了一封信,內容是「媽媽你好嗎?我很好。」看過《情書》的人都會知道,這是《情書》里有過的問候。日本人的表達方式是對著雪山大喊,中國人的方式是把信系在小鳥的腿上讓它飛走,這裡讓筆者很是觸動。

對於孩子來說,無論如何無法理解大人的痛苦,他們只能學著慢慢接受。晨晨出走,從警察局出去也不願意回家,之華夫妻兩人在黑暗中追著他,一直上樓梯到一個坡上,昏暗的燈光和樹影下三人癱坐在地上,這裡的畫面也處理得很美,情緒又非常濃烈,不得不佩服岩井俊二的功力。

如果說本片的缺點,筆者覺得後三分之一的故事推進感沒有前面好,到了之南的前夫(胡歌)那裡的時候,故事在這裡如果能再多一個轉折,讓觀眾對之南這個人再多一層了解就更好了。把之南的悲劇僅僅歸咎於婚姻有點略顯簡單,如果再有一個細節能讓人看到之南的悲劇性格的話,也許會更有力量。胡歌那一段的表演有點用力,給得有點多了。

最後的結尾沒有像《情書》使用解開一個扣的設計,而是一種大悲之後的平靜。稍稍有種缺少點什麼的感覺,但也許就是這樣最好。人生要面對這樣那樣的悲劇,孩子要在艱難中成長,當人到中年,還能追尋少年情懷,還有餘力繼續出發,已是無比幸運。

本文為文藝sao客(ID:so_art)原創內容

將東北拍成北海道,周迅續寫《情書》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