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學會賞識自己的孩子,別讓孩子的天賦埋沒了,變成真的「差生」

學會賞識自己的孩子,別讓孩子的天賦埋沒了,變成真的「差生」

教育不是灌輸,而是點燃。在每個孩子的身上,都蘊藏著一座具有巨大能量的寶藏。父母們應該懂得怎麼樣去點燃他們,學會賞識他們,激發出他們身上的天賦。

難道孩子的天賦也需要激發嗎?沒錯,每個孩子都有著來自於各個方面的天賦,只要父母的方式方法對,這就有利於孩子的天賦激發,如果用的方式不對,那麼孩子的天賦就會被壓抑甚至扼殺。

享有盛譽的教育實踐家和理論家蘇霍姆林斯基對於孩子的天賦,做了研究調查。他認為,老師和父母眼中所謂的「差生」,是因為沒有發掘出孩子的天賦。下面是教育實踐家和理論家蘇霍姆林斯基列出的幾種「差生」。

1.思維尚未「覺醒」的學生

比如:有一位學生,他最大的障礙是算術應用題和乘法表。由於對乘法表總是記不住,記不牢,這位學生就被定位為「差生」。而這位「差生」後來成為一名物理專家。這位「差生」就是費加,一位思維尚沒有「覺醒」的學生。

2.「天賦」還沒有被挖掘的學生

巴甫里克就曾被判定為「沒有能力掌握知識」的學生,是典型的差生。直到有一天,他的生物老師發現他具有植物學方面的天賦,從而培養他。最終,巴甫里克進了農學院,成為了一名農藝師。

3.理解能力差和頭腦遲鈍的學生

蘇霍姆林斯基認為:前兩類「差生」並不是真正的「差生」,只是他們的潛力或天賦還沒有被發現罷了。從心理學的角度看,對於多數學生來說,他們在天賦方面確實有著很大的差異。在這些學生中來說,部分人會表現出強烈的學習願望和興趣,想要成為一名優秀的畢業生;還有一部分的學生是有天賦的,但是還沒有人發掘出他們的天賦來。由於各方面因素,人們會看不到他們的天賦,因此也就將他判定為「差生」。巧的是,巴甫里克就屬於這類學生。從另一個角度講,孩子們作為一個心智還沒有成熟的、天賦有待開發的人,父母們應該理解到這一層。

而第三類學生,他們也不是不能改變這種現狀。只是父母們不要著急,要懂得循序而進,持之以恆,同時要有一定的耐心,總有一天「柳暗花明」的時刻會到來的。

實際上,有許多孩子被認為沒有天賦,其實是沒有受到激發。下面,為大家來介紹一下為什麼孩子的天賦得不到賞識:

1.家庭因素的影響

要知道,家庭教育對孩子的影響是巨大的。在對父母的問卷調查中,問題是這樣的:孩子在犯錯誤的時候,您對孩子說的第一句話是什麼?53%的父母回答是「你看某某多好,你能有他(她)一半,我就知足了。」「你怎麼搞的,又闖禍了?」

父母不能正確評價孩子。他們會認為別人的孩子總是好的,甚至把別人的孩子看作是天才,把自己的孩子看作是蠢材。這樣的做法只會打擊到孩子的自信心。

有這樣的一個小故事:

男孩委屈地說:「我從來都沒有當過幹部!做夢都想當,好不容易被同學和老師選上了,當了個小隊長。沒想到,爸爸不僅沒有誇獎我,而是沒好氣地說小隊長有什麼可值得驕傲的!又不是大隊長……」

相信所有的孩子聽到父母們這樣說,都會感到不開心的。是啊!面對父母這樣指責和不屑的態度,孩子的天賦又怎麼能被挖掘呢!

2.父母的教育方法簡單粗暴

在家庭教育中,有的父母會採取簡單粗暴的方式對待孩子。比如,當父母們向孩子灌輸一些東西,可是年幼的孩子卻接收不了,或者不是特別明白。接著,父母就會說「你怎麼連這麼簡單的東西都不明白啊!」「你還能幹點什麼?」在這樣的言語之下,孩子的天賦不僅得不到賞識,還會因此喪失信心,從而產生逆反心理。

3.孩子的「思維尚未覺醒」

當孩子的「思維還沒有覺醒」的時候,父母們就要耐心一點,將孩子的思維叫醒。如果孩子自暴自棄,失去了自尊和自信力,那麼他就會成長為一個「頑固不化」的人。

實際上,賞識不論是在學習、工作,還是在家庭教育中,都是對人的一種鼓勵和寬容,是對人的一種無形的推動力。只要父母們能夠賞識孩子,這無疑是助孩子一臂之力。因此,父母們要對孩子賞識,堅信孩子是天下最好的孩子,要為孩子感到驕傲、自豪。

當然了,對於那些習慣了「居高臨下」教育孩子的父母來說,要做到對孩子的賞識不是那麼容易的,這是一個非常艱難而曲折的過程。

下面,我們為父母羅列了幾種方法,希望能對父母有所幫助。

1.保持平常心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經說過這樣的一句話:不要讓孩子成為人上人,不要讓孩子成為人下人,也不要讓孩子成為人外人,要讓孩子成為人中人。」「人中人」就是「平常人」。

我們所說的保持一顆平常心,就是讓孩子能夠做真正的自己。有很多父母都喜歡支配孩子,喜歡按照自己的「私心」去支配孩子的未來,通著他們去做一些他們不喜歡的、不感興趣的事情。但是在這樣的教育下,父母只能得到兩種結果:一是讓孩子成為一個順從的人,沒有堅強意志的人,一個缺少創造力的人;二是引起孩子的反感,影響了親子之間的關係。

關於家庭教育,台灣著名漫畫家蔡志忠先生有著自己的一套方式。他認為—要讓孩子快樂地「當自己」。是啊,孩子的快樂是用金錢買不到的,孩子的童年也不會再來一次。如果強迫孩子學習自己不喜歡的項目,那孩子的心理就會有一份痛苦。對女兒的教養,蔡志忠先生還講過這樣一個小故事:

有一棵小番茄秧,人們告訴它:只要努力,你就可以長得很高,結的果實像西瓜一樣大,味道像香瓜一樣甜,而且會像蘋果一樣有營養。聽到這話,小番茄秧便很努力地吸取養分,勤奮地做著一些運動,希望能夠長成人們所說的那樣。可結果,它結出的果實仍然是小小的番茄。慢慢地,小番茄秧不再認為自己是番茄秧,而是一無是處的小植物,接著它變得沒有一點兒自信了。

從這個小故事可以看出:當人們對小番茄秧有了過高的期望,小番茄秧先是自信,然後努力,最終失望,導致沒有自信心。教育孩子也是同樣的道理,只要孩子們能夠快樂成長,健康長大,他長成什麼樣子都不重要。如果對孩子抱有過高的期望,強迫他實現自己根本實現不了的目標,那孩子就會慢慢迷失自我。

2.丟掉虛榮心

在家庭教育中,父母要丟掉自己的虛榮心。孩子的成就或許能夠滿足父母的虛榮心,但在這個過程中,不僅會影響到孩子自然成長的過程,還會壓抑孩子天分內的「後續爆發力」。曾經,英國學者用了27年的時間來進行一項研究,研究結果顯示:曾經那些被父母標榜為「天才兒童」的孩子,在長大後並沒有真的成為「天才」。

他們還承擔著更大的痛苦。他們常常被野心勃勃的父親用來實現自己的夢想,從而生活在壓抑之中。

實際上,虛榮心是一種很可怕的東西,這不僅會給孩子帶來傷害,也會給父母們帶來不小的傷害。有位名人曾經說過:虛榮心雖然不是一種惡行,但一切惡行都是圍繞虛榮心而生的。

因此,父母不要把孩子當成一種裝飾品,當成炫耀的資本,而是要順應孩子的生長,給予他一些賞識,讓他真正成為一個優秀的「真人才」。

每日持續分享有價值的育兒經驗與心得,讓我們與孩子一同成長。歡迎評論區留言轉發,收藏,關注本賬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一同成長的粑粑 的精彩文章:

爸爸想要孩子丟掉自卑的包袱,這11點自卑的表現你要知道

TAG:一同成長的粑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