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大清滅亡不能只怪慈禧,這位盛世君主才是罪魁禍首

大清滅亡不能只怪慈禧,這位盛世君主才是罪魁禍首

在我國所有的皇帝中不得不承認,乾隆的命真的好,沒有帝位之爭,沒有外敵入侵,沒有大病大災,盛年繼位,活了89歲,還有康熙帝和雍正帝打下的牢固基礎,用現在的話來說:實足可以躺著干。但乾隆注重享樂,驕奢淫逸,打著體察民情,為母后祈福的幌子六下江南,使得國庫日漸空虛,百姓苦不堪言。

乾隆一改其父雍正帝澄清吏治,嚴懲貪官的作風,雍正朝被抓獲的不少貪官被乾隆官復原職,這使得貪官污吏有恃無恐,變本加厲盤剝百姓。乾隆用人不當,縱容寵幸和珅,使得和珅成為天下第一巨官,所貪污的錢財超過當時朝廷總收入的十五倍,在和珅的帶領下,買官賣官成為時尚,阿諛奉承成為主流。

實事求是說,乾隆何止是給清朝埋了隱患,簡直是挖了大坑。乾隆給清朝挖的第一個坑,就是其昏聵的文化政策。對歷代流傳下來的典籍,竟然以編書的名義進行大規模銷毀。前後有三四千種六七萬部圖書遭到劫難。倘若不是乾隆皇帝的三叔胤祉當年編成了書,將乾隆心目中的好些「禁書」收錄其中,意外給中華文明存了根。這場浩劫造成的損失,恐怕更將沉痛到不能想像。

跟這同樣嚴重的坑,就是乾隆造成的,清王朝軍事裝備的嚴重退化。在乾隆皇帝登基前,雖然世界戰爭已經進入熱兵器時代,但重視火器的康熙雍正兩代帝王,依然將清軍的裝備水平,保持在高水準上。

但到了乾隆晚年時,世界火器發展繼續突飛猛進,但清朝卻是原地倒退。首先一條原因,就是拜乾隆毀書所賜,大量明代時流傳下來的火器軍工著作紛紛遭到焚毀,以至於很多先進火器技術,就此在清王朝斷代。到了乾隆去世的那年,清朝嘉慶皇帝下令改裝火炮,誰知造出來的火炮,火力還不如明代火炮。而鴉片戰爭前夜,關天培在廣東鑄炮,造出來的火炮一開火就炸膛。清朝的火器,竟退化到這地步。

因此,在鴉片戰爭時代,被英國人打的灰頭土臉的清王朝,趕緊倉促造炮,誰知由於乾隆一頓毀書,火炮圖紙竟也只剩下康熙七年的。如此軍工退化,確實是乾隆的責任。但最重要一條是,乾隆去世,留下了一個腐敗嚴重的清王朝。要說敗家子之最非乾隆不可,根據記載,在乾隆帝舉行宴席,動用白銀達百餘萬兩。100萬兩白銀什麼概念呢?如果按照雍正死時國庫的銀子計算就是佔了百分之1.6,這只是一頓飯,也就是說他爹就給他的國庫只夠吃62.5次宴會的。

作為康熙和雍正之後的一個皇帝,乾隆在前兩任清朝明君的兢兢業業工作後,並沒有繼承他們的優點,乾隆初期,國庫豐盈,是清朝的鼎盛時期,是當時的世界標杆。在國際上,英國曾多次帶著豐厚的禮物和先進的武器,要求與大清通商,但是被乾隆蔑視了,直接拒絕。說,滿洲騎射為根本,無需通商。

雖然乾隆一朝,對貪污腐敗也不手軟。但是比起雍正皇帝的反腐智慧來,乾隆顯然差得遠。於是清朝的腐敗風氣,也就在晚期越演越烈。以乾隆自己的話說,清朝督撫級別的官員,廉潔者也不過二三成。清朝的吏治,就已經到了這地步。在乾隆去世後,清朝的腐敗風氣越演越烈,整個王朝也就在積重難返里,進入了落後挨打的近代史。客觀來說,這個歷史大坑,乾隆確實有很大責任。

乾隆對大清的滅亡有著直接的關係,首先是腐敗,驕傲自大,乾隆皇帝所處的時代,正是東西方差距加大的時代,也是第二次工業革命的關鍵時刻,乾隆的態度直接決定了未來中國一到二百年的落後面貌,沒有與時俱進,驕傲自大,而且寵信貪官,清朝在他的帶領下已經走上了下坡路。

歷史的更迭是不可避免的,乾隆前期,由於康熙、雍正二朝的努力,出現了康乾盛世,康乾盛世達到了清朝歷史的最高峰。封建王朝經歷盛世之後,是不可避免的步入一個衰敗的過程,乾隆後期,大興文字獄、六下江南加上貪污腐敗成風致使國庫空虛。為清王朝後期的快速衰敗和覆滅埋下了巨大的隱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郭談歷史 的精彩文章:

《三國演義》諸葛亮真的有那麼神嗎?擔不起「千古名相」
《水滸傳》西門慶勾結潘金蓮,為何要摸潘金蓮的腳?

TAG:小郭談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