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戰士的選擇

戰士的選擇

戰士的選擇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精彩圖片

戰士的選擇

戰士的選擇

戰士的選擇

戰士的選擇

戰士的選擇

丹麥電影《弗萊蒙與希倫特》點滴

1.

這是我第一次看丹麥的電影,而且是一部反映二戰期間的電影。

這是一部讓我意外的電影,所以意外,是因為這樣一個題材,卻被導演用如此的方式演繹出來。

毫無疑問,劇中的兩個主人公「火焰」「檸檬」是可以顛覆所有此類影片帶給我的感覺和想像力的。

這是一個反抗者的故事,卻始終充滿著壓抑和迷惑,這是兩個不屈的戰士的故事,但整個故事裡感受到的不是那種所謂的高大上。

巧的是,幾乎就在同一天,我看過一部也是一部戰爭題材的國產故事片《觸不可及》,如果單純的從故事背景去考量,這兩部片子或許算是有一些共同點,比如都是反映戰爭題材,都是描述反抗者的故事和命運。

但是,說實話,一部《觸不可及》讓我看過之後,有一種啼笑皆非的感覺,如果我說句不好聽的話,這哪裡是《觸不可及》,這分明是「愚不可及」「樂不可極」。不能不承認其實就故事性而言《觸不可及》算是一個不錯的好劇本,但是,愣是在導演低劣的審美和藝術表象上,被糟蹋的不忍目睹。

雖然是反映戰爭題材,但是《弗》劇的節奏並沒有表現出太快的感覺。但是,處處透著一種壓迫感,一種讓你手心出汗的緊張。

面對納粹的入侵,反抗者們用自己的方式來體現自己的尊嚴。

2.

這是哥本哈根北部一個霧氣裊繞的清晨,本特(火焰)一邊抽煙一邊有條不紊地穿好襯衣,打好領帶,在身上藏好了武器,又要執行新的暗殺任務了。儘管是納粹佔領區里最讓對手膽寒的抵抗運動成員,但每一次任務本特都做好了赴死的準備,那粒可以瞬間毒死自己的膠囊,跟殺死敵人的手槍一樣,總是隨身攜帶。整理完畢後,他出門來到街邊的一輛汽車旁,搭檔約根(檸檬)正在等著他。

這樣的兩個民族英雄事迹,在絕大多數電影里,可能都要被反覆歐歌和頌揚,《弗萊蒙與希特倫》卻選擇了另一個角度,當本特的旁白,從電影一開始就在不斷詢問所有這一切的意義,當本特向大家介紹,約根因為看到納粹踏入丹麥而吐得一塌糊塗,然後就開始投身抵抗運動時,他說的其實是這個國家的普通公民,被迫捲入了一場世界性的政治軍事角逐。如同火焰般的本特本應為更美好的事情燃燒青春;每次執行任務都會緊張地大汗淋漓的約根,更是應該過著居家的和睦生活,對他們來說,最初走上抵抗之路的原因,可能很簡單:他們原有的正常生活被打亂了,把它奪回來是唯一的選擇。他們討厭侵略者的理由或許就是這麼簡單。

沒有拔高,沒有刻意的編造,一切都順理成章。兩個對納粹毫不留情的冷血殺手,給納粹製造了太多的恐懼和麻煩。整部電影的畫面顯得沉重而壓抑,總讓你覺得有一種透不過氣的感覺。

人的命運到底由什麼來主宰,誰又代表正義的一方? 大概是由愛和仇恨來主宰,無所謂正義與否。 男主角「火焰」心中久遠的仇恨來自納粹對他女友的暴虐,於是他認定納粹是他一生的敵人,尤其在納粹佔領了他的家鄉後。似乎每個人都是這樣的單純,他們誤殺了不該殺的人,也放過了不該放過的人。

在混亂不堪的時局之下,他們在錯中複雜的敵我關係之中,顯得莽撞而熱血。

正因為這種難分敵我的形勢,讓這兩個冷血的殺手戰士,一方面對納粹鐵血無情,另一方面卻枉殺了一些無辜者。

3.

在不快的影片節奏里,充滿著種種懸念和扣人心弦。把人性的多面,時事的無常,一點點的撕開再撕開。

愛國主義,在這部電影里,是一個沉重的話題,沉重的如同王爾德說的那樣成為了一種「邪惡的美德」,它的邪惡之處,讓火焰本特產生了自我懷疑,從電影一開始的旁白里,他就在不斷詢問他們所作所為的意義,畢竟,他的每一次行動都是去奪走一個人的性命,支撐他們反覆殺人的理由,似乎只有愛國主義,他是如此擔心自己會傷及無辜,可見他從未享受過毀滅敵人的過程。

但是,在殘酷的戰爭面前,戰士沒有選擇,拿起槍或許是他們的唯一。生在那樣一個年代,不甘做納粹臣民,或者幫凶的人,就一定要抗爭。

戰爭和浪漫和幻想無關,諜戰中的女人是危險的,不可輕信,戰爭中的女人是軟弱的,不可施壓,不要輕易相信你的組織,你的上司,你身邊的一切人。或許這是這部影片間或表達出來的東西,令人震撼和思考。

在我看來,這樣的影片才是真正的有氣質內涵的電影。這個根據真實的人物歷史事件改編的電影,沒有華而不實的放大,影像極具北歐特色,風格沉鬱寂寥,凄清綿延,劇情關乎戰爭,卻有機地以點蓋面,以丹麥抵抗組織的特殊使命延展了戰爭的不確定性和多樣性,主旨論及人性,卻只做客觀剖視,不刻意不矯情,不迷失於二戰這一龐大的歷史背景中,基調觸及心靈,卻又點到即止,做得巧妙而避開俗套,彷彿給予了真正意義上的人文關注,留給觀眾寬泛的思慮空間。

「火焰」和「檸檬」最後可以說都是死於女人之手,都是被女人出賣。但是,影片沒有任何的譴責「叛徒」,把一切留給了觀眾,正因為如此,所以,這部影片這樣的處理,才給人一種難以言語表達的感受。

事實上,「火焰」臨死還心存著對那個一而再再而三出賣他的女人的那份真情實感,這隻能說在戰爭的大環境之下,一個殘酷的冷血殺手人性的另一面。

4.

戰爭,又是該死的戰爭。

如果沒有戰爭,本特也許會平靜在享受著父親的家業和殷實的人生。

戰爭,又是該死的戰爭。

如果沒有戰爭,約根或許和妻女會平靜的生活在哥本哈根,在天倫之樂里,迎接著日出日落。

但是,戰爭改變了這一切,憤怒的「火焰」,憤怒的「檸檬」用自己的方式表達了對入侵者的態度。

影片了有很多讓人心動的細節,有妻有女的眼鏡男約根之所以投入到如此危險的使命中,皆因德國人很輕鬆地就令哥本哈根淪陷,看著德國兵入駐,這個老實人嘔吐了。此後忠厚的約根肩負起了作為一個丹麥人的尊嚴,雖然他正逐漸失去作為一個丈夫的尊嚴、一個父親的尊嚴——約根為抵抗組織賣命,卻窮得不名一文,為久未謀面的女兒過生日還得借同仁的錢,為給妻女弄點食品,就得搶劫德國人的商店,此間的屈辱自當難抑,可妻子還是跟了別人。當約根叮囑妻子的現任,讓他照顧好妻女時,影片給出了一個男人的酸楚不甘和尷尬,那個沒徹底舉起的因向女兒再見而微微擺動的手,掩飾著他的局促心酸和落寞。

一直作為「殺手」本特司機的約根在本特不殺女人的原則下,也舉起了槍,只是那時他的槍法很糟,可日後他也已然彈無虛發了。約根死得很英勇,受傷的他獨自和幾卡車的德國兵交戰,最後身體被打成篩子……,那真的是戰士一定要倒在疆場上。

而「火焰」本特則更為從容,當他看到被納粹包圍之後,來到地下室,從容不迫的讓我們再一次看到那一粒白色的藥丸,戰士可以這樣倒下,讓對手徒勞。所以,一直被他們追蹤暗殺的黨衛軍頭目霍夫曼都要發自內心的敬畏。

當一些人的生命被另外的一些人用來換取鈔票,告密者註定要成為人們的鄙夷。

本特和約根都倒下了,倒在這塊「童話」的土地上,影片結尾那一座座抵抗戰士的墳塋,如同無聲的講述著一個比童話遠遠要殘酷的故事。

但是,更多的思考,遠遠在影片之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