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折磨腫瘤生存者的「10大痛」,到底怎麼處理?

折磨腫瘤生存者的「10大痛」,到底怎麼處理?

眾所周知,隨著診療技術的不斷進步,癌症已成為可控的慢性疾病,腫瘤生存者的數字還將進一步攀升(包括帶瘤生存的時間)。

據統計,至少有30%的腫瘤生存者可能在軀體、心理、工作、經濟、信息等方面需要幫助。

癌症不同於其他「一過性「災難,它隨時會捲土重來,癌症生存者須時刻準備與不期而至的死神」對弈,因此我們必須保持細胞微環境健康,來面對這些壓力和挑戰。抗癌過程中,這些痛苦始終折磨著腫瘤患者,到底應該如何面對呢?

1

絕經相關癥狀

癥狀清單的治療分為「女性」「男性」及「女性和男性」。該部分已歸入「女性倖存者更年期管理原則」。

男性癥狀治療清單增加了男性乳房發育症和貧血,激素剝奪治療相關性貧血通常會對輸血和紅細胞產生反應,應按照NCCN臨床實踐指南癌症和化療所致貧血來治療。

血管舒張症的治療方法分為激素療法和非激素療法,前者包括甲羥孕酮、醋酸環丙孕酮和雌激素(己烯雌酚),非激素療法加入了文拉法辛和加巴噴丁。

非激素藥物治療中被移除的類別包括低劑量的抗抑鬱葯、抗驚厥藥物、神經性疼痛緩解劑,以及某些降壓藥物。

2

心臟毒性

使用過蒽環類藥物的生存者有發生心臟衰竭的風險,應引起臨床醫生的重視。

蒽環類藥物高劑量累積標準從≥300 mg/m2降至≥250 mg/m2,另外,還要檢查藥物、酒精及其他物質的使用。

3

焦慮、抑鬱和痛苦

癌症生存者精神健康問題風險很高,比如害怕複發、痛苦、焦慮和抑鬱,這些情緒在確診後可能會存在數年。

在焦慮和抑鬱的篩選條目中進行了一些修訂,如「感覺無價值或有過度的負罪感」。在管理和治療中,「把自我視為負擔」作為一個新的危險因素考慮。

如果有自殺想法的增加或改變,經生存者的同意與醫務人員聯繫,呼叫急救或去最近的急診室。

治療藥物增加了抗抑鬱藥物,特別是帕羅西汀,但在服用他莫昔芬的女性中應謹慎使用。

生存者認知功能的指南是適用於接受中樞神經系統定向治療的中樞神經系統惡性腫瘤以外的倖存者。

行外干預措施包括冥想,瑜伽,基於意識的減壓,以及專業的心理諮詢師介入和專業的心理調節儀器(大腦遊戲)。

4

乏力

藥物治療因素的評估增加了VEGF或HER2靶向藥物的治療或其他已知會影響心臟功能的治療。

體育鍛煉建議利用當地資源增加鍛煉(如有氧運動、力量訓練、瑜伽)。同時還補充了針灸治療。

補充鈣,維生素D可用於預防骨折和骨骼相關事件。綜合療法包括認知行為療法、瑜伽和催眠。

植物雌激素,植物萃取物,褪黑激素,和膳食補充劑被認為是安全性和有效性證據有限的化合物。

建議避免紅酒,因為飲酒可能會引起男性/女性的潮熱。如果酒精是觸發因素,考慮限制攝入。

更年期激素治療中巴多昔芬已獲FDA批准,但這類藥物在有心臟病或高血壓的倖存者及未戒煙者中應謹慎使用。

5

疼痛

指南提到物理方法(熱、冷、按摩、物理治療或職業治療)對於緩解疼痛是有用的。

慢性疼痛綜合征中「考慮鏡像治療」可作為截肢後綜合症的一種選擇。

建議用雙膦酸鹽或其他抑制吸收藥物緩解骨痛。對於股骨頭壞死,增加了股骨頭髓芯減壓術。

出現肌肉痙攣性疼痛,建議檢查電解質,鈣和鎂含量以及水化狀態。

指南認同ASCO對阿片類藥物治療的政策聲明,保護癌症相關疼痛的治療方法,特別是權衡阿片類藥物的風險/收益後。

6

性功能

重新評估並討論未來治療對性功能的潛在影響。治療更年期相關癥狀,陰道乾澀,奧培米芬不再被建議使用。

普拉睾酮可作為緩解性行為的疼痛癥狀的一種治療方法。

安非他酮和丁螺環酮可用於治療缺乏性慾或親密感。但在激素介導型癌症的倖存者中使用雄激素療法缺乏安全性數據。

7

睡眠障礙

將臨近睡前飲用咖啡需限制咖啡因的攝入詳細為在睡前至少4 h避免攝入咖啡因。

如需要,在下午可以進行一次小睡,建議不超過30 min。

通過認知行為治療,保持一個正常的睡眠時間表,每天保持一個標準的就寢時間和起床時間。

進行漸進式肌肉放鬆、深呼吸、超驗冥想、瑜伽和生物反饋。

8

免疫和感染

安全的寵物護理技巧包括用肥皂洗手,以及用水處理動物和糞便。

如果可能的話,對免疫抑制高度危險的生存者應該避免與動物糞便和其他身體分泌物直接接觸。

肺炎球菌疫苗不再推薦給所有癌症生存者,而是建議如果有特殊情況或危險因素存在時考慮。

癌症倖存者在26歲的時候考慮HPV疫苗。

對於造血細胞移植的>26歲的倖存者在造血幹細胞移植後的6~12月後注射3次HPV疫苗。

嚴重蛋類過敏患者不再推薦使用流感疫苗。

9

身體活動

每周至少2d拉伸主要肌肉群,在開始鍛煉計劃前需經醫生的醫療評估和准許。

10

營養及體重控制

評估每日攝取水果、蔬菜和未精製穀物的飲食模式,以及紅肉和加工過的肉類、酒精和加工過的食品或飲料,添加的脂肪和(或)糖。

評估飲食習慣,包括食量、吃零食的習慣、外出就餐的頻率。

體重管理原則中,建議每周的體重丟失不超過0.9 kg,而在>64歲的倖存者中,每周的體重丟失不超過0.45 kg。

結合體育鍛煉,特別是力量訓練,以確保最佳的瘦體質量,可以根據體質指數來評估新陳代謝健康和身體組成。

關於營養劑補充的使用,對有這部分需求的倖存者推薦由最好是有腫瘤學背景的營養師進行專業指導。

以上這些都是對抗癌症的有效方法,但是想要真正的對抗癌症,必須要恢復細胞微環境健康,只有在健康的細胞微環境下,這些方法的效果才能最大化!細胞是構成生命體的基本結構和功能單位,但健康的細胞微環境才是保證機體健康的基礎。細胞微環境異常是致使致病因子誘發疾病的根本原因,復原細胞微環境、消除致病因子、調控疾病細胞的功能才是防治疾病的最有效方案,這對於腫瘤患者的治療和預後康復尤其重要。

—END—

了解細胞微環境相關問題

可留言或添加微信諮詢

圖騰益生專家組,為您一對一服務

文章來源:乳腺癌互助圈

溫馨提示:《大連圖騰生物》推廣的內容如有侵權請您告知我們會在第一時間處理或刪除;互聯網是一個資源共享的生態圈,我們崇尚分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連圖騰生物 的精彩文章:

科學家:與癌症相關「7危險物質」,原來我們生活的環境有這麼多「致癌物」
人民日報:這14種食物,被吹上天卻沒啥用

TAG:大連圖騰生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