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書畫 > 真摯感情澆灌出來的書法傑作《祭侄文稿》

真摯感情澆灌出來的書法傑作《祭侄文稿》

《祭侄文稿》不是在描寫,而是在抒情!

書法創作,抒情是第一難事。《祭侄稿》輝耀千古的價值就在於坦白真率,是以真摯情感主運筆墨,激情之下,不計工拙,無拘無束,隨心所欲進行創作的典範。個性之鮮明,形式之獨異,都開歷史之先河,是書法創作述志、述心、表情的典型,體現出大膽和勇往直前的精神品格和無以倫比的藝術家的魄力和胸懷。作品中所含蘊的情感力度強烈地震撼了每個觀賞者的心,以至於無暇顧及形式構成的表面效果。這恰是自然美的典型結構。

真摯感情澆灌出來的書法傑作《祭侄文稿》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精彩圖片

以情感人,是人人通曉的藝術訣竅,書法創作尤以情真思深為極致,撼動讀者心靈的妙筆必繫於真情,神高韻遠的境界必成於深思。所謂藝術價值的創造,即是指在一般形式中包含了普通結構所無法包含的獨立存在。它既是物質的存在,又是人格的存在。體現在書法創作中,往往是其它東西所不能替代的一次性獲得。《祭侄稿》正是這樣的作品。它是特殊感情支配下的唯一形式存在。在這裡起決定作用的是真摯的感情和激越的情緒,它好像劃破夜空的一道閃電,一閃即逝,不可復得。


顏真卿 行書 祭侄文稿資料彙編

真摯感情澆灌出來的書法傑作《祭侄文稿》


人世間事,唯有真情能感人,文藝更是如此。羅馬時代郞迦納斯在他的古典文藝理論名著《論崇高》中提出崇高風格的五個來源時也曾強調了這一點,他說:「第一而且最重要的是莊嚴偉大的思想,第二就是強烈而激動的情感。」並說:「激情對創作和風格的重大作用,足以使整個結構堂皇卓越。」

真摯感情澆灌出來的書法傑作《祭侄文稿》

書法創作,正是以情感主運筆墨,一切基於心性的驅使,作品中生動的形象和深刻的意蘊是融情入書的結果,「情不真則物不能依而變,情不深則物不能引之起」(劉永濟《詞論》)。唯至情、至才、極思,「情方得以暢宣,物方得以具露。」尤其觸物類情而發於不自覺者,更能創造出生動感人和新奇美妙的作品。故至上之佳作,必繫於深情,筆雖簡而意工,貌或丑而情真,其感人的程度決定於作品中所蘊涵的情感力度。

真摯感情澆灌出來的書法傑作《祭侄文稿》


顏真卿的《祭侄文稿》好在哪?

書法創作,正是以情感主運筆墨,一切基於心性的驅使,作品中生動的形象和深刻的意蘊是融情入書的結果,「情不真則物不能依而變,情不深則物不能引之起」(劉永濟《詞論》)。唯至情、至才、極思,「情方得以暢宣,物方得以具露。」尤其觸物類情而發於不自覺者,更能創造出生動感人和新奇美妙的作品。故至上之佳作,必繫於深情,筆雖簡而意工,貌或丑而情真,其感人的程度決定於作品中所蘊涵的情感力度。

《祭侄稿》是由真摯感情澆灌出來的傑作,是心靈的奏鳴曲,是哀極憤極的心聲,是血和淚凝聚成的不朽巨制。在「忘情」狀態下的無意識的表現手法使作品產生出無比優美的藝術效果。「醉翁之意不在酒」,「項莊舞劍意在沛公」,他不是在寫字,而是在述說心中的悲憤,他不是在搞藝術創作,而是深情地自言自語地傾吐,話說完了,作品也寫完了,一篇任何人,包括他自己永遠也不可能重複的傑作就這樣產生出來。這正是創作成功的秘訣,也是經過長期探索而在這非常的一瞬間產生創變突破的實例。

真摯感情澆灌出來的書法傑作《祭侄文稿》

其線的質性遒勁而舒和,與沉痛切骨的思想感情融和無間,此尤為難能可貴。在書法技巧中這是最難的技巧。在中國書法史上唯有此一件作品最為遒勁,且和潤。所謂「乾裂秋風,潤含春風」,也唯此作品能當之。元代鮮於樞評此作為天下第二行書。「天下第一行書」已被王羲之《蘭亭序》率先佔有,故此作不得不屈居第二位。其實,《祭侄稿》當為天下第一行書。《祭侄稿》是無法之法,直抒胸臆,無比率真的天然美的典範,而《蘭亭序》雖也無上高美,但畢竟是人工美多於天然美。(書畫相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聞是書畫 的精彩文章:

篆書真篆字帖——千字文解讀
草聖張芝「匆匆不暇草書」的本義

TAG:聞是書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