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罵周迅裝嫩的人,都該看下這部新片

罵周迅裝嫩的人,都該看下這部新片

這周的熱門院線片,毫無疑問是《毒液》了。

預售破億,在漫威的中國淘金之旅中,是頭一遭

票房層面,它是本周當之無愧的贏家。

不過口碑方面,有部小眾文藝片可和它不相上下。

來,今天一起聊聊周迅的新片——

《你好,之華》

Last Letter

說到口碑,一個晚上過去,《毒液》相較先期的高開低走,目前維持在一個相對穩定的評分。

而同期的《之華》,因為是文藝片的關係,場子相對冷清,但看過的人大多不吝給出好評。

不過就像剛才說的,口碑上的差距只是一方面。

面對好萊塢的特效轟炸,要想在市場上和它硬鋼,有點兒難。

連永遠長不大的柯南都比這部中日合拍片賣得高,其熱度可見一斑。

儘管如此,我還是打算單拎出來說說它。

畢竟,《之華》的演職名單質量還是不錯的

胡歌首度客串出演渣男

關於演員的部分,放到後面來說,先來看看觀眾的評價。

總體而言,大部分還是持肯定態度的。

這得歸功於兩個人,一個是導演岩井俊二

另一個,就是監製陳可辛

熟悉這兩位導演的朋友應該知道,風格上而言,二人的口味比較接近,都喜歡走「作者電影」路線。

儘管陳可辛後來的電影開始逐漸轉向商業,但他早期的作品,不乏有人文氣息的經典。

《甜蜜蜜》

岩井俊二相對而言,更堅持自己的敘事美學。

無論是代表作《情書》還是後來的《四月物語》、《關於莉莉周的一切》、《瑞普·凡·溫克爾的新娘》,

每部作品的畫面,都帶有鮮明的個人印記。

《瑞普·凡·溫克爾的新娘》

這也是為什麼我初次看到《之華》的預告時,特別期待的一點。

搖鏡頭、大逆光、虛焦、對逼仄空間的透視表現,甚至利用顏色製造的畫面情緒

一切,都非常岩井俊二。

但與此同時,看到先期釋放的預告海報,我又特別擔心——

擔心這不過是他又一次在重複自己

看完《之華》,前面的擔憂應驗了。

是的,這個幾句話就可以講明白的故事,他只不過用了自己擅長的影像風格給重新包裝了一次

換湯不換藥。

《之華》的故事有多簡單,一張圖就讓你看明白。

這幾年,因為跨界玩兒音樂,加上時不時有廣告纏身的關係,岩井俊二的電影產量並不算高。

縱覽他的所有電影,無外乎兩個種類:青春殘酷物語&純愛

前者在視覺上做得比較極端,大量音畫錯位和跳剪,以及代表意識流的鏡頭語言,很容易讓初次接觸他作品的人看得雲里霧裡。

美國影評人曾如此評價《關於莉莉周的一切》:這部電影就像一部充滿密語的宗教文本,只有僧人才能解讀。

而在相對易懂的純愛題材里,岩井則經常加入暗戀元素,輔之以大量閃回結構,增加影片唯美之餘的憂傷感。

毫無疑問,《情書》、《四月物語》正是這方面的代表。

《四月物語》

對於《你好,之華》來說,岩井選擇回歸到他最擅長的純愛系故事,並在其中雜糅一點缺憾,使得整體的觀感和之前的同類作品並無太多實質性區別

故事圍繞老中青三代的情感故事展開,並以信件為線索,串聯起每個人對過往的記憶。

但老實講,對於已經看過太多類似作品的我來說,純愛片最大的問題,就在於它嚴重的失真感

這種東西見一次新鮮,見兩次套路。

而同一個導演這麼多次還在玩兒近乎類似的梗,老實講,會暴躁,會翻車。

就這點而言,同樣講述小屁孩的感情,瑞典影片《生人勿進》的刻畫更得我心。

別看是吸血鬼題材,它的感情遞進關係,可是鋪墊得相當到位的。

當年看完這部電影,我果斷將其評為個人年度十佳。

反觀《之華》的處理,幾條線的情感都淺嘗輒止,並沒有花太多篇幅深入探討人物面臨的問題和困境。

這種浮於表面,然後告訴你「錯過也是美好」的小確幸論調,很難讓一個已經有一定閱歷的成年人代入其中

也難怪影片放映完,坐我旁邊的女觀眾忍不住抱怨「經不起推敲」。

有人說,《之華》是岩井俊二寫給中國的情書。只不過,他把純愛故事的舞台背景,從日本搬來了中國。

為了滿足中國觀眾的需求,在陳可辛的幫助下,電影在一些細節上還是可以看出一定的誠意。

比如,之華的微信頭像是自家小孩,大媽的廣場舞,以及帶有中式大男子主義的丈夫,這些,都挺接地氣。

但,文本的乾癟,讓這些服務中國觀眾的設計,只有形,內里,仍舊是大和民族的那一套

舉個很簡單的例子,經常看日劇和日影的朋友,應該知道日本人常常喜歡把「すみません「(不好意思)掛在嘴邊。

這樣的用語,一般很少出現在我們的日常對話里。

然而觀看途中,敬語的反覆出現,會讓你不禁有一種「國人素質很高」的錯覺。

不要覺得我在黑同胞,現實打臉得還不夠多嗎?

素質教育提倡了這麼些年,效果呢?

當然,作為炒冷飯專業戶,能把冷飯炒得不讓人生厭也是本事

別忘了,唯美,可是岩井俊二的拿手好戲。

主題上的一再重複也許會讓熟悉他的人心生倦意。但不得不說,在岩井俊二的鏡頭下,中國女演員真的像換了個人似的,個個都美開了花。

其中也包括我很喜歡的老戲骨,吳彥姝奶奶。

為什麼刻意強調女演員呢?

最主要是因為《之華》中所有的男性角色戲份不多,都成了陪襯,且主線基本是圍繞女性角色展開。

而岩井俊二就像他的恩師市川昆(日本著名電影導演)一般,非常善於捕捉女性的獨特之美。

《昌玉的信》中,他用實力證明,即便跨越文化語境,自己仍舊能把女性打動人心的俏皮一面給表現出來。

到了《之華》,這個優勢也全數發揮,給我印象最好的,就是此前被批「裝嫩」的周迅。

《如懿傳》中,已經40多歲的周迅,因為不用替身堅持出演15歲的青櫻格格,在首集播出後,差點兒沒被觀眾的唾沫給淹死。

儘管迅哥兒憑藉精湛的演技,為這部原本賣相難看的劇挽回些顏面,但「裝嫩」,仍成為她之於這部劇難以抹去的標籤

到了《之華》里,周迅丟掉了這個被強加的成見。

有著娃娃臉的她證明,只要濾鏡到位,穿搭合理,年輕人的氣質,老娘分分鐘能秀得你眼花繚亂

其實設定上而言,她扮演的之華已經是一個中學生的媽。

然而一些微表情和人物體態的處理上,真的很難把她和一位中年母親的形象關聯在一起。

也許,這和她的職業背景有關。

之華不是宮斗劇中機關算盡的心機婊,她只不過是一座小城中的圖書管理員。

環境和人物性格的單純,也許是延緩她衰老的秘訣,而這些都被周迅很好把握住,並盡數呈現出來。

除了周迅,影片中兩位小演員的表現也可圈可點。

張子楓前段時間主演的《快把我哥帶走》,憑藉早熟的演技,圈了不少粉。

《之華》中,作為暗戀姐姐朋友的萌妹,她很好詮釋出少女的嬌羞感,求而不得的告白場景,甚至讓一些觀眾為之落淚。

不過相較她而言,更讓我眼前一亮的是鄧恩熙。

影片中,她扮演的是之華的姐姐——之南的女兒。

在另一個時空中,她同時出演了童年時期的之南。

這位小演員吸引我的主要原因,是偏日系的顏,以及與岩井鏡頭更搭的氣場。

當然,這並不是說她比張子楓更好,而是不知道為什麼,她總讓我想起看《藍色大門》時的感覺。

那種陰鬱落寞的氣質,讓我看到了她和桂綸鎂的相通性

聊了這麼多,要不要去看其實你們應該心中有數了。

如果你是純愛黨,那麼這個周末,《你好,之華》肯定是你的不二之選。

如果故事層面滿足不了你,進去感受下日本名導的鏡頭我覺得也是不錯的選擇。

因為看完你會發現,人家即便故事再套路,語言也存在障礙,但仍舊能把每個演員的演技都調動起來

而有些人,你給TA再好的牌,TA也能給你打個稀爛。

這就是差距。

近 期 熱 點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毒藥App 的精彩文章:

TAG:毒藥Ap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