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沒有這種「感動」,文創品和地攤貨有什麼區別?

沒有這種「感動」,文創品和地攤貨有什麼區別?

作者:張家領

來源:他山之美

本文原創,轉載請註明出處

文創產業,創意為核心,當下文化消費是熱點,無論是敏感的創業投融資者還是尋求更高突破和轉型的傳統企業,都在競相角逐新的產業融合模式。即使有國家文化產業政策的大力扶持和推動,文創產業發展過程中遇到的瓶頸和問題依然很突出,整個行業的擔子落在了文創產業的起點,文創設計和開發者。

文創設計追求的不僅是造型和美感,任何一個產品都是一個「人」,一個「人」如果受歡迎,不但要有顏值,完美的體型,更重要的是傳遞出來的「氣質」。一個人的「氣質」從哪裡來,一定是飽讀詩書並閱盡滄桑,一句話就是他是個有故事的人。文創設計者的工作就是,挖掘產品背後的故事,然後通過自己的技術將故事巧妙的融合到產品中,消費者感動的不是產品,是產品的傳遞的「精神和氣質」,沒有這種感動,文創產品和地攤貨有什麼區別。

圖片來源:北京一彩

做文創產品設計,要時刻反思自己肚子里的墨水夠不夠?自己的故事夠不夠多?要學會和文創品「談戀愛」,不但要通過自己的經驗、精神和氣質去活化和提升文創品;同時也要投入自己所有熱情沉浸在文創品背後的故事和文化中去,在這兩點之中,再造第三種無形的「氣質」,這個過程就像戀愛中觸碰的兩個靈魂,博弈、融合和創造是同步的,過程在兩個靈魂中再造了第三種「人格」,這再造的第三種「氣質」就是故事,融合了設計者精神和文創品背景文化,這種「氣質」賦予文創品首先感動的是文創設計者,然後感動的是背景文化發源地的人群,進而這種新的「氣質」才會吸引並感染更多的受眾。

圖片來源:北京一彩

同博物館合作研發產品要講述博物館的歷史和故事,同美術館合作要傳達藝術家的美學理念 ...因此要想盡一切辦法,重複的告訴消費者這個產品是怎麼來的,告訴消費者文創設計者和文創品「談戀愛」的過程;再通過場景和展覽,消費者對文創品背後的故事有了認同,才會願意花錢購買,購買的不是文創品,是背後的「故事」,要想被「認同」,要追求「刻骨銘心」,如此,才能讓「刻骨銘心」的故事成為效仿和談資,這便是傳播,真正卓越的一款產品,應該符合「酒香不怕巷子深」的道理。

圖片來源:北京一彩

文創品設計分為兩大類:一種是文化創意生活類的,例如日用工藝品、依靠品牌運作的創意商品等;另一種是具有明顯地域性的文創產品,例如跟博物館、景區合作研發的產品。無論什麼樣的設計,價值就在於透過創造的「氣質」和「故事」,再造產品本身以外的人類藝術和精神價值。

圖片來源:北京一彩

在很多人的眼中,文創品的設計可能並沒有工業設計那樣具有很高的技術含量,會被理解為設計者的一次靈感閃現?實際並沒有這麼簡單。任何一個想要做的創意事都有「冷腦現象」,一個好的文創設計者經歷了無數的故事和「冷腦現象」,同樣一個主題的文創設計前期三個流程必不可少。方法論、文化和故事的解讀、對消費群體的了解和調研並進行跨領域的專業合作。

圖片來源:北京一彩

文創產品設計的好,生命力會持久,這也是它跟工業設計的一個很大的區別。例如手機設計,產品設計成功後,推出一年會過時,接著,需要再做新的設計。而文創的東西,做的好,過了百年或許就是古董藝術品了。投入和回饋成正比。這種投入不是形式的投入,同時國內文創品設計者從材料、故事到創意,打造環節中植入門檻,讓仿造者望而卻步。

圖片來源:北京一彩

做文創品一定要投入自己所有的熱情和本土的文化、本土的人談一次「轟轟烈烈戀愛」,因為文創的核心在於重塑地方本土人民的自信心,做文創的關鍵在於找到本土的根脈、故事、人情,做有溫度有「氣質」的產品,才能帶來普遍認同的感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中的這些事兒 的精彩文章:

2018中國世界地質公園年會,國家林草局楊超司長講了什麼?

TAG:歷史中的這些事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