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雍正王朝中反田文鏡的帶頭人李紱,為何他免死,另外兩個卻遭殃?

雍正王朝中反田文鏡的帶頭人李紱,為何他免死,另外兩個卻遭殃?

(楊角風談雍正王朝解密篇2——總102期)

楊角風談雍正王朝系列即將終結,很多朋友也留言說,劇中還有一些疑問沒有解答完呢,那麼楊角風后面這段時間就專門針對朋友們的提問,進行回答。

昨天一位網友「鎵有靚妞」提問道:

「請解讀一下為什麼李福(紱)帶頭反田文鏡,最後免了死罪,而另兩個人也算清官,罪過應該大不過李福(紱),最後卻被殺頭?」

本期楊角風談雍正王朝:雍正王朝中為什麼反田文鏡的李紱免了死罪,另兩個清流卻被斬了?

一、

李紱是怎樣一個人?

李紱是康熙四十八年進士,在康熙一朝時就跟著老三胤祉一起編書,曾經還跟前來追戶部欠款的老四胤禛有過頂撞。

後來雍正帝即位,李紱也在張廷玉的舉薦下,成為了雍正朝第一次科舉考試的副主考,因為揭發考場舞弊案有功,也深受雍正帝的信任,並放湖北巡撫。

李紱這個人是清流,所謂的清流,其實就是中國封建時代士大夫階層的一種特殊產物,他們本身道德要求比較高,不會跟社會不良行為同流合污,在社會上的地位也比較高,是一種推動社會進步的具有正氣的知識分子。

但是在劇中的這個清流,意思就有所不同了,他們則變成了站在道德制高點,對看不慣的人和事大肆批評,不肯妥協的一群人了。

李紱無疑就是雍正王朝中清流的一個楷模了,家裡一貧如洗,據說老婆戴著的戒指都是銅的,好歹他也曾是湖北巡撫加直隸總督了。

當時他在湖北巡撫任上做的還算不錯,雖然他也反對部分新政,尤其是反對田文鏡在河南搞的士紳一體當差一體納糧,但當時湖北並不是雍正新政的施行省份,所以李紱表現的還算優秀。

由於田文鏡新政推行時過於急切,導致眾清流反對,雍正帝跟老十三胤祥商討以後,打算把李紱召回京城,升任直隸總督……

二、

為什麼是李紱反對田文鏡?(一)

老十三胤祥給雍正帝說了兩件事:

一件事是旗人一開春就把分到的地租給漢人了,他們不領俸祿糧了,結果租地的糧食比俸祿糧都多。第二件事則是田文鏡有危機,河南籍的京官聯合起來打算倒田!

由此雍正帝對現任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直隸總督不滿,打算換掉,於是就想到了李紱,一方面李紱是漢人,對雍正帝要旗人自力更生的新政,他是擁護的,同時他又是清流的代表,雍正帝想通過他壓一下河南籍京官打算告田文鏡的事,畢竟他出任直隸總督以後,也是推行新政的,同樣是推行新政,對田文鏡就沒有那麼大意見了。

可惜,雍正帝這次打錯了算盤。

但是我們仔細看李紱到河南後和田文鏡的對話,就會驚訝的發現,真正讓雍正帝打錯了算盤的其實是田文鏡:

李紱過來的時候,一直是笑呵呵的,但是田文鏡除了剛見面寒暄時露了一絲笑臉後,後面全程都板著臉,尤其是當著李紱的面讓李袚的一個同榜進士好友陸生楠去革了兩個考生的功名。

最後倆人吵起來了,李紱還是拉架的,其實李紱的心思並不是讓考生們罷考,他自己也說了,一方面讓陸生楠再去開導開導一下生員,另一方面,也希望田文鏡改變一下工作方式,不要動不動就革人家功名嘛,就事論事解決啊:

「田大人,生員們不懂事,教育教育也就是了,功名就不要革了。」

到了第二天,李紱又跟田文鏡雪中散步,李紱同樣只是希望田文鏡改變一下工作方式,總是這麼強硬,新政是不好推行的:

「羅鎮邦他們,不過是為了讀書人說了幾句話,這點罪不至於罷官免職……你這不是擺明了要跟進士們過不去嗎?」

三、

為什麼是李紱反對田文鏡?(二)

其實李紱的出發點還是希望田文鏡改變工作方式,不要表現的那麼對立,這樣的話不利於新政的推行,他自始至終也沒有一句反對新政推行的話。

倒是田文鏡,動不動就拿「你這是和新政過不去」來壓人,對考生們如此,對陸生楠如此,對李紱也是這個意思,甚至還當面指出李紱有結黨的嫌疑!

作為清流,一個最大的毛病,就是把名聲看得比命重要,所以李紱必然爭這口氣:

「我倒一味相讓,你竟如此小人之心度我之腹,你說我結黨我就結黨,我倒要為天下讀書人爭個臉面!」

其實不僅田文鏡說李紱有朋黨之嫌,連他的老上司老三胤祉也這樣說他!

李紱回京以後,第二天就去了老三胤祉府上,先是奉上一枚雞血石,在得知確實不是巧取豪奪來的後,老三胤祉收下了,隨後就開始談論政事了,先問他進京見了皇帝都說了啥?

李紱:

「先是湖北的政務,接著同我談整頓旗務,這以後說的都是田文鏡的事了……」

果然敏銳的老三胤祉發現問題了:

「田文鏡?田文鏡關你什麼事呀?」

是啊,田文鏡有御史言官呢,你李紱是直隸總督,各管一方,你管他幹嘛?

李紱說出了真正的原因,原來是因為他在河南把他的幾個好友整的太慘了,想讓他稍微寬容一些,結果老三胤祉一句話就把問題點說出來了:

「四弟這個人我了解,小心把你打成朋黨?」

四、

為什麼雍正帝最終放過了李紱?

其實雍正帝心中也清楚,田文鏡確實是操之過急了,但是這不是重點,重點在於,朝中竟然還有一股勢力敢跟皇權抗衡?

我們分析一下當時朝廷的勢力分布,雍正帝一派,以李衛、田文鏡、劉墨林為主;老八胤禩一派,以老九老十、隆科多以及大部分朝中大臣為主;清流一派,名義上是李紱、孫嘉誠等為主,其實他們的實際靠山是老三胤祉!

不要覺得老三胤祉第一個帶頭向雍正帝下跪稱臣,後來又淡出朝廷視野就脫離嫌疑了,其實他一直不受雍正帝的信任。

這次清流們聯名上摺子,人員竟然跟當年彈劾年羹堯的名單驚奇的一致,此時雍正帝聯想到了二十年前……

那是康熙朝太子胤礽被廢,眾大臣舉薦新太子,當時的老八胤禩一夥就被視為了同黨,雍正帝當然知道這個問題的嚴重性,他必須打擊清流的頭子,只要除掉頭,就能震懾住其他人員。

而這群清流跟老八胤禩一夥,其實是沒有多少關聯的,這是一股新興的勢力。

但是清流真正的頭目是李紱嗎?

當然不是,清流真正的頭目其實是老三胤祉,等到了李紱、謝濟世、陸生楠被判了死刑之後,老三胤祉終於坐不住了,他也知道,這次雍正帝表面上是針對李紱等人,實際上還是要打掉自己的勢力。

於是他當面向雍正帝求情,可是不拿出點真正的東西,雍正帝會輕易放過他嗎?

即使雍正帝的親兒子弘曆都來求情,雍正帝都不鬆口,因為他一直等著老三胤祉主動投降:

「一個親兒子,再加上我這個親阿哥,面子總算夠了吧?御前免跪的恩典我也不要了……」

於是胤祉直接下跪了,預期已經達到,雍正帝緩緩地掏出了赦免李紱的詔書,原來他早就寫好了,就等著老三胤祉表態呢。

歷史上老三胤祉後來也被剝奪了爵位,原因是對死去的老十三胤祥不敬,劇中被剝奪權力,卻是因為李紱!

從那以後,老三胤祉就鬱鬱寡歡了,也退出了政壇,不然的話後來八王議政逼宮時,老三胤祉就沒在大殿上,或許已經沒有資格了吧?

但是,雍正帝總得向眾人表態,表明自己支持新政的態度,所以剩餘的謝濟世、陸生楠是非殺不可的,至於李紱,反正已經被剝奪了官職,貶為庶民了,至此,清流們也就再起不了波浪了……

我叫楊角風,換種視角解析《雍正王朝》,原創作品,不喜勿噴!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楊角風發作 的精彩文章:

雍正帝為什麼任命年羹堯為大將軍,而拒絕主動請纓的老十三胤祥?
雍正王朝中喬引娣為什麼最後會愛上雍正?雍正是怎麼俘獲她心的?

TAG:楊角風發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