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中國大洋48航次凱旋取得系列成果 「海龍」裝備由試驗轉嚮應用

中國大洋48航次凱旋取得系列成果 「海龍」裝備由試驗轉嚮應用

11月7日,由自然資源部批准、中國大洋事務管理局組織,「大洋一號」船執行的中國大洋48航次圓滿完成在西北太平洋的深海資源和環境綜合調查以及「海龍」系列無人纜控潛水器(ROV)系統的試驗與應用任務,返航青島。

中國大洋48航次於7月31日從青島起航,歷時100天,航程約1.3萬海里,分為兩個航段執行,期間停靠浙江舟山進行補給和人員輪換,共有來自國內24家科研單位的66名科研技術人員以及31名船員參加航次調查工作。

中國大洋48航次調查區位於西北太平洋,該海域是海山富鈷結殼資源最具開發潛力地區,目前國際海底管理局核准的5份富鈷結殼勘探合同,其中4份位於西北太平洋海山區,包括我國的富鈷結殼勘探合同區。並且,西北太平洋海山年齡古老、地形起伏劇烈,孕育著獨特的深海生態系統。

中國大洋事務管理局李波副主任表示:「我國在深海活動領域既強調深海海底礦產資源的開發利用,同時也高度重視深海環境的監測與保護。中國大洋48航次旨在開展西北太平洋典型海山的綜合環境調查,履行我國與國際海底管理局簽署的富鈷結殼勘探合同義務,並為我國倡導的西北太平洋三角區富鈷結殼區域環境管理計劃提供支持。」

同時,本航次成功實施了「海龍III」ROV系統在多種複雜環境下環境和資源調查項目,優化了「海龍III」ROV系統的作業模式,初步形成「海龍III」ROV系統取樣方法體系,充分表明「海龍III」ROV系統具備了在全球深海海底開展常規科學調查的條件和能力。「海龍11000」ROV系統順利完成6000米級試驗,最大潛深5630米,創造了國產ROV系統的最大潛深,ROV本體水下工作時間長、狀態穩定、完成了標誌物投放、攝像和與船聯動等試驗工作,具備了開展進一步應用性試驗的條件。

此外,該航次還持續在西北太平洋富鈷結殼合同區及鄰域開展環境基線調查,在西北太平洋馬爾庫斯-威克海山區兩座海山系統開展了生態系統調查,採集多類群底棲生物標本近百隻,並獲得大量影像資料,還獲取了豐富的西太平洋深海生物基因資源樣品。

在此航次中,國內首次系統觀測記錄了棲息於西北太平洋(富鈷結殼礦區海域)的17種大洋性海鳥,初步了解了這一海域的海鳥種群分布特徵。在西北太平洋調查區及航路採集水體微塑料樣品34份、放射性核素樣品32份、海面漂浮垃圾觀測14次。這將為綜合評價深海礦產資源勘探開發、遠洋漁業和船舶運輸、全球氣候變化等活動對西太平洋生態系統的影響提供數據支持。(中國日報青島記者站)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日報中文網 的精彩文章:

2018國際防務技術大會在京召開
美國得州一名幼兒「周歲宴爆發槍戰 4名男子死亡1人受傷

TAG:中國日報中文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