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趙匡胤的安息之所為何遠離京城?建在既不是古都也不是重鎮的地方

趙匡胤的安息之所為何遠離京城?建在既不是古都也不是重鎮的地方

在河南鞏義市,沿著鄭洛公路向西南方向行進40多公里,就會看到,在一馬平川的平原上,寂然聳立著一座氣勢非凡的陵墓,令人無法相信,在這個既不是古都也不是重鎮的地方,竟然有一座帝王陵墓,而且還是歷史上赫赫有名的宋太祖趙匡胤的安息之所。要知道,北宋的都城在開封,而此地離開封還有100多公里,這可是有史以來皇家陵地離京城最遠的了。

那麼,為什麼宋太祖要特意把皇陵安放在遠離京城的地方呢?

據民間傳說,趙匡胤童年在洛陽度過,當了皇帝後,他又到洛陽視察,回憶起童年的往事,感慨萬分,在他返回東京的途中,行至鞏縣時,就親自到父母的墓地去拜祭。當他登上陵園神牆的西南角樓向四處遙望時,觸景生情,就抽出一支箭,搭上弓向著西北方向射去,接著他長嘆一聲,對隨從大臣說道:「人生如白駒過隙,終須有歸宿之地。你們記住,今日箭落處,就是我百年後長眠之所」。於是,就有了今天鞏義的永昌陵。

傳說歸傳說,實際上,趙匡胤作為一名武將,熟知軍事安危對於國家的重要性,尤其當時北有契丹等強敵,更不容忽視。他生於洛陽,深知洛陽和開封作為首都的優劣,開封四周都是平地,無險防守,為了保證首都安全,朝廷就只能用大量的軍隊防守,從而造成軍隊數量的龐大,而洛陽憑藉天險,易守難攻,顯然是更明智的選擇。當他提出遷都的建議時,大臣們和他的弟弟趙光義都反對,其理由是在開封更方便從南方運糧食,尤其是趙光義所說的:「為政在德不在險,何必一定要耗費民力遷都呢?」讓宋太祖啞口無言,他只好長嘆:「不出百年,中原人民嘆也。」但是,他為了江山永固,一直沒有放棄努力,正是從遷都洛陽出發,他決定將皇陵建在靠近洛陽的鞏義,希冀為遷都洛陽埋下伏筆,只可惜後人沒有理解他的苦心,一直偏安開封,直至金兵長驅直入,開封城破,北宋也從此消亡。

假如北宋遷都了洛陽,歷史能否改寫?只是,歷史無法重演,人們如今也只能靜靜地憑弔宋太祖的永昌陵。

公元960年,後周大將趙匡胤發動陳橋兵變,建立宋朝,定都汴京(今屬河南開封),史稱「北宋」。在宋太祖趙匡胤建立宋朝之初,為了使宋長治久安,制定了一系列的方針政策。首先在軍事方面,太祖「杯酒釋兵權」,解除了功臣對軍隊的控制,並設立中央禁軍,將各地精兵收歸京城禁軍管轄,使宋朝對軍隊有了完全的掌握權。另外,宋沿襲唐制,又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各官的職權,使皇帝掌握的權力超過了歷朝歷代。在科舉方面,宋太祖打破常例,以殿試的方式對考生進行最終的考核。這樣一來,北宋王朝的官僚階級隊伍得到了壯大,從中出現了一大批優秀的政治家,鞏固了政權。但是,這些政策帶來的後果就是冗官冗兵冗費,造成了北宋的積貧積弱,最終北宋也沒能從這種狀態中走出,在北方的強大局勢力量下消亡。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縱古觀今 的精彩文章:

生前窮奢極欲,死後慘遭侮辱,慈禧告訴你敗家娘們兒是怎麼煉成的
清末抽鴉片的女人,為啥長得都很漂亮!

TAG:縱古觀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