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皇帝讓功臣自述戰功,將軍卻一言不發,因此獲得一個霸氣的綽號

皇帝讓功臣自述戰功,將軍卻一言不發,因此獲得一個霸氣的綽號

當我們總結古代開國名將時,會發現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幾乎每個朝代都有家喻戶曉的開國將領。西漢有韓信、彭越,唐代有李靖、尉遲恭,宋朝有石守信、趙普,明朝有徐達、常遇春,而東漢彷彿未出現過知名開國將領。也許你聽過雲台二十八將,但有多少人能把這些將軍的名字叫出來呢?

客觀來說,後人之所以對東漢開國名將不熟悉,主要是漢光武帝劉秀太厲害,曾帶著一萬多士兵,擊潰王莽的40多萬大軍。其實,雖然劉秀能力超群,運氣也不是一般的好,但江山並非他一人打下,今天咱們就聊一聊功勛卓著,深得劉秀信任,且為人非常低調的馮異。

新朝末年,馮異在潁川為官,儘管他對皇帝王莽有看法,卻本著「食君之祿,忠君之事」的原則堅守城池。當時劉秀奉命劉玄攻打父城,許久都沒能將城池拿下,後來用了一招以退為進的計策,把馮異引出來,從而將他生擒。

恰好馮異的同鄉在是劉秀的部下,此人稱馮異智勇過人,殺掉太可惜了,不如收為己用,讓他戴罪立功。劉秀本來就沒打算殺馮異,親自對他進行勸降,馮異感動不已,抹著眼淚對劉秀說:「如果您信得過我,我定當肝腦塗地,並願意單槍匹馬進城勸降其他將士。」

從此之後,馮異跟隨劉秀南征北戰,劉秀指哪他就打哪,即使前面是刀山火海,他也不會退縮,並舉薦不少人才,這些人日後均成為骨幹力量,在東漢建立過程中起到很大作用。哥哥劉縯被殺後,更始帝對劉秀也產生懷疑,劉秀只能假裝不傷心,馮異始終陪伴他左右,並暗中替劉秀招兵買馬。

身為劉秀的心腹愛將,馮異先後大破赤眉軍,率軍平定關中地區,對待屬下相當仁慈,從不濫殺無辜,劉秀稱帝後封馮異為征西大將軍。立功無數的馮異,始終保持謙遜的心態,並沒有洋洋自得,更不會主動邀功,這一點十分難得。

有一次,劉秀帶兵親征,途中經常跟功臣聊天,讓他們自述立下的戰功。其他人紛紛吹噓自己多麼勇猛,聲音一個比一個大,生怕皇帝聽不清,唯獨馮異悄悄走開,躲到附近大樹下一言不發,抬頭望著天空飛過的小鳥,好像此事跟他沒關係。

因為馮異的舉動,將士就給他起了個「大樹將軍」的綽號,聽起來霸氣十足,稱讚他不居功自傲的品行,去世後墓碑上刻有「大樹將軍之墓」六個大字。漢光武帝對馮異的極為器重,曾如此評價:「為吾披荊棘,定關中,將軍之於國家,義則君臣,恩猶父子。」從而留下「披荊斬棘」這個成語。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史學界的9527 的精彩文章:

皇帝承諾封巫師為將軍,巫師:我不想當將軍,給我30個美女就行
皇帝:如果看不到織女,朕就殺了你!大臣:我先除掉你這個昏君

TAG:史學界的95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