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今日芯聲:「AI+IoT」是未來的風口,也是小米核心戰略

今日芯聲:「AI+IoT」是未來的風口,也是小米核心戰略

「今日芯聲」是讀芯術推出的一檔簡讀欄目,匯聚每日國內外最新最熱的AI應用資訊,敬請關注。

1. 雷軍成世界互聯網大會亮點,小米在AI和IoT領域原來這麼強!

最近最大的科技新聞是什麼?毫無疑問就是11月7日,在烏鎮舉辦的第五屆世界互聯網大會。小米公司董事長雷軍站在媒體面前,對小米的「世界互聯網領先科技成果」進行了闡述。

如果你是一位米粉,應該知道,小米在AI和IOT領域既是先行者,又是佈道夫。早在三四年前,小米就確定了以手機為入口的萬物互聯生態暢享。終極目的,是為了讓人們享受科技帶來的美好生活!

如今大到電視,小到燈泡、鬧鐘,都可以用AI實現控制,「AI+IoT」(人工智慧+物聯網)已經走進了中國千萬個家庭。

而在這背後,則是近兩年小米在人工智慧上做出的巨大投入!

小米對這塊的投入究竟有多大?

根據雷軍的「爆料」,目前小米已經擁有超過1000多人的技術團隊,在聲學(小愛音箱)、語音(小愛同學)、自然語言處理、計算機視覺、知識圖譜、深度學習、大數據、雲服務、智能設備接入等人工智慧與物聯網關鍵技術領域,全面取得了業界領先的成果。馬上5G要開始了,IoT將會實現更大的規模應用!

雷軍預計明年3、4月份在歐洲發布第一部5G商用手機,5G是小米重要的研發方向和領域。

今天AI已經全面賦能小米手機,在AI拍照、美顏虛化、場景識別等AI技術領域有顛覆性創新。

尤其是小愛同學可以通過語音和交互支持手機、音箱等智能終端的使用,並與空氣凈化器、掃地機器人、電飯煲、電視等超過56類智能生活產品進行聯動。

「世界互聯網領先科技成果」是由47名海內外知名的互聯網業界專家組成,從400餘項科技成果中評選出來的,本年度最頂尖、最能代表互聯網發展前沿的科技領先成果。

此次小米人工智慧開放平台的入選,充分說明了小米在人工智慧領域獲得了國內外專家的普遍認可,在「AI+IoT」領域更是已經走在了世界前列。

雷軍表示,通過掌握人工智慧和物聯網領域的核心技術,小米人工智慧開放平台將更加緊密地連接企業與消費者,降低企業進入智能家居行業的門檻,帶動製造業不斷轉型升級。

2. Google的設備上文本分類AI的準確率達到86.7%

深度神經網路 ——大腦中神經元行為的數學函數層是最先進的機器翻譯和異議識別系統的核心。它們有助於將一種語言翻譯成另一種語言並從名片中提取地址。

問題是,它們經常受到智能手機,可穿戴設備和其他移動設備的硬體限制——特別是在內存和計算方面。不過,對於高性能的離線演算法還有希望。

在本周於比利時布魯塞爾舉行的自然語言處理經驗方法會議上發表的一篇論文中,谷歌研究人員描述了離線的設備上AI系統——自我管理神經網路(SGNN),它們實現了空中狀態導致特定的對話框相關任務。

「在設備上開發和部署深度神經網路模型的主要挑戰是:(1)微小的內存佔用,(2)推理延遲和(3)與高性能計算系統(如CPU,GPU)相比顯著低的計算容量和雲上的TPU,「該團隊寫道。

「[SGGNs]允許我們在設備上以非常快的速度計算傳入文本的投影,因為我們不需要存儲傳入的文本和字嵌入。」

正如該論文的作者所解釋的那樣,有許多方法可以設計一個輕量級的設備上文本分類模型,比如將模型與圖形學習相結合,這就是谷歌智能回復中使用的模型, 並自動生成簡短的電子郵件回復。但大多數要麼不能很好地擴展,要麼導致大型模型。

相比之下,SGGN採用了局部敏感散列(LSH)的修改版本,這種技術通過散列或映射輸入項來減少數據中的維數,以便類似的項以高概率映射到相同的「桶」。

顧名思義,它是自我控制的——它可以通過動態地將輸入轉換為具有投影函數的低維表示來學習模型而無需初始化,載入或存儲任何特徵。此外,在對數據進行訓練時,它學會選擇並應用對給定任務更具預測性的特定操作。

該團隊寫道,這減少了數百萬個獨特單詞的輸入維度,縮短了固定長度的短序列,並且無需存儲文本和單詞嵌入(代表單詞和短語的向量)。

在實驗中,與存儲要求超過數十萬維的字嵌入方法相比,SGGN使用固定的1120維向量,而不管輸入數據的辭彙表或特徵大小。

研究人員使用兩個對話行為基準數據集來評估SGGN:交換機對話法案語料庫(SWDA),其中包含兩個發言人和42個對話行為,以及ICSI會議記錄器對話法案語料庫,一個多方會議的對話語料庫。

沒有預處理,標記,解析或預訓練嵌入,SGGN的表現優於基線AI系統12%至35%。通過SWDA和MRDA數據集,它實現了83.1%的準確率和86.7%的準確度——高於基準——針對尖端卷積神經網路和遞歸神經網路,並且日本的準確度達到73%,接近最佳性能系統。

在未來的工作中,研究人員計劃調查SGGN在其他自然語言任務中的使用。

「我們的研究還表明,與更複雜的神經網路架構相比,所提出的方法對於這種自然語言任務非常有效,例如深CNN和RNN變體,」研究人員寫道。

「我們相信壓縮技術,如與非線性函數結合的局部敏感投影,可有效捕獲對文本分類應用有用的低維語義文本表示。」

近年來,邊緣人工智慧系統取得了突飛猛進的發展。

9月,都柏林創業公司 Voysis 宣布推出基於WaveNet的技術,該技術不僅可以在線下運行,還可以在智能手機和其他帶有移動處理器的設備上運行。

8月,Google的研究人員開發了具有記錄面部識別和物體檢測速度的離線AI。5月份,高通聲稱其設備上的語音識別系統準確率達到了95%。

3. 細胞手術機器人來襲!助力醫療水平再上一個台階

如今,細胞手術機器人的出現,將傳統手術深入到了細胞的層面,讓癌症等疾病有了被攻克的可能,未來我們需要從技術、成本和材料三方面進行著手,推動細胞手術機器人快速落地。

醫療機器人是智能服務機器人的一種,主要從事醫療或輔助醫療等工作,按照用途可分為臨床醫療機器人、護理機器人、醫用教學機器人和殘障服務機器人幾種。

伴隨著人們醫療健康需求的增強,如今用於各種醫療診治和護理的機器人,已經越來越多的出現在我們的視野之中。

近年來,經濟的發展、社會的進步雖然促進了人們生活水平的提升,但與此同時也加劇了各種疾病的出現,尤其是以癌症為代表的疑難雜症,更是成為了和平時期人類的健康殺手。

據相關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全球每年有880萬人死於癌症,佔全球每年死亡總人數近六分之一,而每年新發癌症病例達1400多萬,預計到2030年這一數字將增加到2100多萬。

今年10月份,央視著名主持人李詠也因癌症而去逝,這一疾病已經成為籠罩大家頭頂的一片烏雲。

如何才能及時預防和治療癌症等疾病呢?很長一段時間內我們對此束手無策,但其實依靠細胞手術能夠有效解決。

細胞手術顧名思義就是在細胞或亞細胞層面上實施手術,癌症等疾病一般都是由細胞病變開始的,因此如果我們能在發病初期,對其中一個癌細胞進行細胞層面的手術治療,再注入細胞群中改變其他癌細胞,就能夠對這些絕症實現治療。

要想將細胞手術變為現實,就需要更全體的檢測、更高的成功率、更好的圖象反饋以及人工智慧輔助,而這些單靠人工操作水平的提升遠遠不夠,還需要機器人來幫我們實現這些目標。

鑒於此,如今細胞手術機器人已經應運而生,它將傳統醫療機器人從器官層面提升到了細胞甚至亞細胞的層面,能夠依靠不同的操作臂來實現單細胞的操作手術,成為了細胞手術實現的關鍵因素。

目前,依靠細胞手術機器人,我國已經能夠實現三種形式的細胞手術。

第一種叫做激光投射單細胞手術,能夠應用激光對血細胞或紅細胞進行治療;第二種叫微針操作單細胞手術,利用微針對單細胞進行檢查和微注射治療;第三種是細胞修正手術,讓機器人進行自動化的細胞優化和操作。

儘管機器人的助力已經讓細胞手術開始成為現實,但總的來說,細胞手術機器人的研發還處於初級階段,其中存在的諸多問題仍阻礙著其在臨床治療中的應用,未來只有解決了以下三大問題,細胞手術機器人才能真正走向落地。

首先是成本問題。其次是材料問題。細胞手術機器人因為要深入到細胞層面實施手術,其自身的材料選擇顯得尤為關鍵,面對人體細胞中不同的環境,機器人需要從材料上做出不同的選擇以提高適應性,避免人體排斥現象出現。

最後是技術問題。細胞手術機器人的研發涉及醫療、生物、人體、機械等多種學科知識,所需的技術包括機器人、人工智慧、3D列印、智能感測等眾多高新科技,總的來說是一個技術複雜、涉及面廣的繁重工程。

4. FromSoftware推出首個VR遊戲《Déraciné》

近日消息,《黑暗之魂》系列與《血源詛咒》開發商From Software的新PSVR恐怖遊戲《Déraciné》已經正式發布,國外一名體驗者在玩過該遊戲後,對其進行了測評。

他表示,這款遊戲並不暴力、難度也不是特別高,而是更像《消失的家》和《萬眾狂歡》這類解謎獨立遊戲,其通過美好而短小的故事,帶領玩家穿梭在奇妙的世界,是一款很適合VR的遊戲。

故事背景主要局限在一所小寄宿學校,在遊戲中玩家將化身一個生活在時光夾縫中的隱形魔法仙子。仙子在時光暫停的時候,會在學校探索,看到突然停下手中活計的各種人。

雖然這些人看不到仙子,但是仙子還是能以有限的方式與世界和其中的居民交互,比如撿起鑰匙或書籍等物體、從某人口袋裡偷東西,佩戴上魔法戒指後,仙子還能控制時間。

《Déraciné》採用了穿越/傳送的移動方式,體驗者表示,這樣能大大減少在VR中移動產生的暈動癥狀。仙子在向幾個學生證明了自己存在後,她將會幫助學生們進行惡作劇,而玩家VR世界交互時需要使用Move體感手柄。

整個故事使用了插敘的方式,主人公常常會在不同時間來到相同的地點,在遊戲快結束的時候,甚至還多次出現同樣的場景,每個場景僅有細微差別。

雖然其故事線故意被設定為有點亂、令人迷惑的樣子,但是玩家在不段探索中,將逐漸了解這個學校及裡面生活的人。

該遊戲中最有趣的部分就是解謎,一開始故事情節很歡快,然後慢慢變得黑暗,讓人不禁思考主人公存在的意義到底是什麼。玩家會感覺到罪惡感,彷彿剛剛在《黑暗靈魂》中打敗了高貴的怪獸一樣。

結構上講,該遊戲的模擬移動機制與《看火人》相似,玩家在移動的過程中不需要擔心被殺或者沒時間。

不過遊戲最大的亮點是,VR帶給故事的浸入感,這主要體現在幾個特點上:細節、交互、與探索。玩家在遊戲世界探索的時候,彷彿是真的走進了真實的世界。

《Déraciné》很適合VR還有一些理由,包括因為主人公是幽靈,所以在遊戲中傳送並不違和,而且幽靈的手與物體重疊也很正常。

不過它也受到了VR的一些局限,因為這種浸入式的環境放大了遊戲中一些讓人困擾的部分,比如,反覆回顧過去的時候會讓人感覺很繁瑣,另外找不到謎題答案的時候,玩家會困在同一個地方,哪也去不了。

體驗者玩完整個遊戲花了約5小時,因為其耗時短,上述問題就也不是特別嚴重了。

雖然遊戲並不是原創,也沒有特別創新,但它的特點是將人們熟悉的遊戲玩法搬到了VR平台,讓我們看到VR是如何優化了遊戲體驗。總之,它並不暴力,其實很美好。

留言 點贊 發個朋友圈

我們一起探討AI落地的最後一公里

素材來源:搜狐科技、機器之心、AI銳見、人工智慧頭條、ofweek等

如需轉載,請後台留言,遵守轉載規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讀芯術 的精彩文章:

今日芯聲 | 帶走了一代人青春的金庸,留下了這樣的遺願

TAG:讀芯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