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時尚 > 書的N次方|我單身,但我不孤單

書的N次方|我單身,但我不孤單

書的N次方|我單身,但我不孤單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精彩圖片

圖:《BJ單身日記》劇照

一年中有很多節日對單身人士來說都很不友好——情人節、七夕節、中秋節,這些節日統稱「虐狗節」。好不容易,迎來了11月11日「單身節」,本應是單身貴族氣質最輝煌的一天,本以為可以光明正大地過節,堂堂正正地「脫單」。

沒想到這個節日卻被活生生地演變成為「剁手節」,成了情侶們用「幫他/她清空購物車」來秀恩愛的最佳時機,讓單身人士只得「去搶幾包打折狗糧」來為自己慶祝節日。

我有書單,每期相約

本期主題:單身

其實,單身不是病,不必想方設法去治,為了表面的圓滿而勉強自己,註定難以填補心中的空缺。學會獨處,把自己的狀態調整好,無論能否「脫單」,都能把自己的小日子過得有滋有味。

1《單身女性的時代》

書的N次方|我單身,但我不孤單

作 者:[美]麗貝卡·特雷斯特

出版社: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出版年:2018-5

我這麼努力地保護我的私人空間、

作息時間和獨處的自由,

也是一種防禦手段,

為了不讓自己發展不是真正想要的關係。

—— 麗貝卡·特雷斯特

作者特雷斯特從近百個原始訪談中選取了約三十位女性的故事。當中有:叱吒職場的女強人、打兩份零工的單親媽媽、敢愛敢恨的女大學生……她們的膚色、族裔多樣,生活環境與教育背景不盡相同,但她們都在為「單身女性」這一身份證明。

「是否嫁得好」仍舊是大眾衡量女性價值的標尺。單身女性容易被貼上「缺乏魅力、性格不好」的標籤,哪怕事業再成功,如果沒有配偶也會被很多人看作是失敗可憐的。

而特雷斯特認為女性的命運不再是簡單的「二選一」(不結婚就養貓),而是有更多的選項、更出彩的人生。「婚姻狀態不應該是判定女性身份的標誌」,女性有其自身的價值體現形式,單身女性並不是處於顧影自憐的狀態。但特雷斯特也不是倡導單身,而是提倡給予女性更充足的思考選擇空間,一個在思想上自主、經濟上獨立的女性,會懂得自信地展現自我,勇敢地追求愛情,依靠著自己的智慧給予自己安全感和幸福感。

2《單身社會》

書的N次方|我單身,但我不孤單

作 者:[美] 艾里克·克里南伯格

出版社:人民文學出版社

出版年:2017-8

個人自由,並不能消極地理解為

單純的個體行動自由,

或是僅僅被庸俗化的偏見

歸納為思想解放運動,

自由的本質特徵是每個人

生而俱來的特殊性與不可複製性,

這恰恰是生命賦予我們的既有特徵,

遵循著內心與自然的規律,

我們就能找到自由。

—— 艾里克·克里南伯格

這是作者克里南伯格針對三百多名不同年齡和階層的男女所做的深度訪談,揭示了現代社會中獨居人士的喜悅與痛苦。這些獨居人士面臨著各種挑戰和機遇:年輕的專業人士,支付高額的公寓租金,以換取自由和隱私;三四十歲的單身人士,不願為了不盡如人意的伴侶而犧牲自己的事業或生活方式;離婚人士,不再信任婚姻是幸福與穩定的基礎;以及那些寧願獨居也不願與朋友或者孩子共同居住的老年人。

儘管傳統思想一直告誡我們,獨自生活將導致孤獨和與世隔絕的孤立,克里南伯格卻向我們揭示了絕大多數獨居人士正熱忱地投身社會與社交生活中,他們熱衷於外出就餐、鍛煉身體、參與藝術及音樂課程、公眾活動、演講以及公益活動。

3《孤獨是一朵蓮花》

書的N次方|我單身,但我不孤單

作 者:郁達夫

出版社:浙江文藝出版社

出版年:2017-12

掃街的在樹影下一陣掃後,

灰土上留下來的一條條掃帚的絲紋,

看起來既覺得細膩,又覺得清閑,

潛意識下並且還覺得有點兒落寞,

古人所說的梧桐一葉而天下知秋的遙想,

大約也就在這些深沉的地方。

—— 郁達夫

本書收錄了郁達夫《故都的秋》《釣台的春晝》《一個人在途上》《孤獨者》等七十六篇傳世之作。其中《銀灰色的死》講述了一個單身青年,因為得不到愛而孤獨,最終失望而憔悴地死在異國的道途中。由於當地人不知他的姓名和地址,將他「代付火葬」了。他從此灰飛煙滅,無人知曉他死前對愛的期待和嚮往。郁達夫無動於衷地悠悠敘述,消釋了所有激烈的感情,只留下月光籠罩之下整個世界的寧靜,然而這寧靜卻無法遮掩深邃的悲慟。

郁達夫的很多作品基調都是孤獨灰暗的,就像《銀灰色的死》的題目,透著一種孤冷,他字裡行間散發出的這種孤冷意味讓讀者倍感壓抑,然而在孤獨痛楚的同時,也激發出讀者同等劑量的勇氣去抵消迎面逼來的寒冷。孤獨是人生的常態,獨處激發成長,當你感到孤獨迷茫時,那是心靈在成長。

4《如何獨處》

書的N次方|我單身,但我不孤單

作 者:[美] 喬納森·弗蘭岑

出版社: 南海出版公司

出版年: 2015-8

個體在面對群體時難以解開的謎題:

我想要獨處,但不要太孤單。

我想和別人一樣,又與眾不同。

—— 喬納森·弗蘭岑

本書收錄了弗蘭岑十四篇內容充實、見解獨到的誠意之作,意在探討在喧鬧嘈雜、五光十色的世界裡,如何平靜溫暖地獨處。

其中,在《何必煩惱》中,弗蘭岑引用了語言人類學家雪莉·布萊斯的觀點,將閱讀分為兩類:習慣塑造型和社交孤立型。「習慣塑造型」指由於父母和朋友在幼時的影響而養成的閱讀習慣;「社交孤立型」則是因為感覺自己與身邊的人不同,渴望在閱讀中得到更多特殊的交流,從而養成的閱讀習慣。

在電影、電視、網路興起的現代,「習慣塑造型」讀者日益減少,「社交孤立型」讀者成為中堅分子。閱讀嚴肅文學本身,即是緣於孤獨的一項行動,且不可避免會加深對社會的疏離感,進而換得一份洞悉我們游弋在深淵邊緣的清醒。弗蘭岑表示:「閱讀教會我的第一堂課,就是如何獨處。」

5一個人的好天氣

書的N次方|我單身,但我不孤單

作 者: [日]青山七惠

出版社:上海譯文出版社

出版年: 2011-3

我感覺自己已經不會再

那樣熱烈地去愛了。

不過,努力的話,

感覺還是可以很接近那種感情。

—— 青山七惠

作者青山七惠講述了現代日本一些年輕人的狀態:他們不願投入全職工作而四處打零工,由於打零工的收入不穩,結婚生子的可能性變小,就這樣成為一個自由的單身者。然而單身的日子並不美滿,會有突如其來莫名其妙的冷漠感與厭倦感;面對自己的缺失和別人的飽滿而產生的小小刻薄;在陽光明媚的春日卻不知該走向哪裡……

這是屬於一些人的哀愁、迷茫和百無聊賴,處於其中的人不想長大,不願擔負責任,無法獨立,害怕走出去看看這個世界,但是又不知道這種恐懼從何而來。面對這群年輕人,作者青山七惠說:「我想告訴他們,只要你肯邁出第一步,自然會有出路。」她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幫助他們「邁出第一步」。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生活周刊 的精彩文章:

當「城市」遇上「米蘭」 上海開啟時尚生活新方式
你的衣櫥里還缺一件長馬甲

TAG: 生活周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