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不放大情緒,是成年人走出迷惑人生的捷徑

不放大情緒,是成年人走出迷惑人生的捷徑

大乘佛教有三部公認的「經王」,分別是《華嚴經》《法華經》和《楞嚴經》。其中最被推崇的,正是被稱為「經王之王」的《華嚴經》。《華嚴經》全稱《大方廣佛華嚴經》,是佛陀悟道後宣說的第一部經典,含攝其全部教法精義,其中直接彰顯了佛陀廣博無盡、圓融無礙的因行果德,堪稱「經中之海」,無所不攝,展現出巍巍壯觀、不可思議的境界。

今日為如孝法師《華嚴經》開示連載之三,與你共享法喜。

生活中你有這種情況嗎?

無法覺知事物的改善

感覺不到幸福

覺得前途渺茫……

你有以下困惑嗎?

愛情:明明相愛,卻相互傷害

家人:最親近的人,心卻最遙遠

職場:競爭、壓力讓身心緊張

這些煩惱的根源究竟是什麼呢?

被煩惱遮住了雙眼

相互傷害、不斷造業

不能及時補給生機和光明,生命便充滿危機。當我們在生活中變得麻木與無所適從時,便無法覺知也無法看到事物的改善、人生的幸福以及我們的前途……

個體的生命尚且有如此的矛盾,更不用說從整個人類的角度看族群之間的對立,國家之間的霸權,乃至從大到小的團體都有諸多讓人不安的現象存在。

人類為自己的煩惱、愚痴付出了巨大的代價。每個人都有這樣的危機,我們最大的問題是不了解危機的根源,所以人生才會失算,才會無法完全了解未來。

般若的智慧

讓我們睜開了雙眼

對於人類這種因迷惑不斷互相傷害、造業的模式,佛陀提出一定要探尋根源才能合理解決問題的理論。佛陀從宇宙的角度看待問題,談到了生命的複雜性,並提出「般若」的概念。

般若即空性的智慧,超越了世俗的世智辯聰【注】。在般若的體系中,佛陀談到了:

諸法因緣生,諸法因緣滅;

一切存在只是現象,現象是因條件成熟而產生;

種種困惑我們的因緣,其實都是沒有自性的。

這都是佛陀針對「心」所作的開示,我們需要了解這顆「心」。

【注】世智辯聰:為所知障,佛稱其為「八難」之一。指著於六塵,有分別執著的,從「貪、嗔、痴」中生出的「小聰明」。不是真正的智慧

八難:地獄、畜生、餓鬼、盲聾喑啞、世智辯聰、佛前佛後、郁單越國、長壽天。

對於生滅的現象,如果能做到不放大也不縮小地如實觀察時,我們才會脫離主觀,去除痛苦。當主觀和痛苦去掉以後,生命就會變得非常的美妙與平衡。

「心」讓我們化解危機

我們看到禪的存在,就是最真實的心。用最真實的心去看一切現象的生滅,不跟隨它起感受,不追逐、對抗或者逃避的時候,我們的心就獲得了自由。當自由的心能夠駕馭宇宙萬事萬物的時候,一切都不是難事。所以,關於心的認知和開發,是非常自然而科學的。

這種對於終極生命本體的探究,能夠讓我們解除生命的危機,這就是佛法所談到的「智慧」。智慧就是我們每天面對複雜紛繁的萬事萬物而不被其惑。

只有心永遠保持清涼與安住,才能化解危機,駕馭萬事萬物。我們要善用緣起的現象,讓人生能夠獲得終極的方向。這種關於生命意義的方向超越了現象。

解密生命模式,

勾畫生命宏觀設計,

傳授佛法於現實中的妙用。

更多華嚴智慧,盡在《生命的藝術》。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如孝法師 的精彩文章:

讀1000篇心靈雞湯,都不如體驗1次真心
無論天涯何處,今夜一起賞月吧

TAG:如孝法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