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諸葛亮生平有哪三大失誤?毛主席曾一針見血點評出來

諸葛亮生平有哪三大失誤?毛主席曾一針見血點評出來

一部《三國演義》,最成功的三個人分別是曹操、關羽、諸葛亮,其中諸葛亮更是被刻畫成既能算無遺策又能呼風喚雨的神人,魯迅先生就曾在《中國小說史略》里寫過「狀諸葛之多智而似妖」。

但被後世無數人推崇的「智慧象徵」諸葛亮,卻被同樣是偉大軍事家、政治家的毛主席一針見血地點出過三大失誤。

一、錯用馬謖

小說里著名的失街亭、斬馬謖、空城計雖然是虛構的,但錯用馬謖卻是真有其事。根據《資治通鑒》記載,諸葛亮不用老將魏延、吳懿為先鋒,卻讓馬謖領兵在街亭對抗魏國名將張郃,而馬謖「舍水上山,不下據城」,結果張郃「絕其汲道」,最終「大破之」。

毛主席曾點評說:街亭之戰,諸葛亮應該率領大軍挺進,不應分散兵力,還把重要任務交給沒有臨敵經驗的馬謖,這樣怎麼可能不敗。同時毛主席認為,失街亭之後的每一戰,諸葛亮都會親率大軍,坐鎮中軍,這就是吸取了街亭之戰的教訓。

二、錯用關羽

有人認為錯用關羽就是因為華容道不應該交給關羽把手,結果跑掉了曹操。其實毛主席所指的,是不該讓關羽守荊州。

毛主席1948年在西柏坡時曾對自己的衛隊組長李銀橋講過,讓關羽守荊州是一著錯棋,因為關羽一直從思想上就看不起東吳,肯定不能執行諸葛亮聯吳抗曹的戰略,結果失掉了根據地,自己也被東吳給殺掉了。

三、戰略失當

如果說前兩個錯誤是用人之失,那這第三點就是從根本上錯了。

諸葛亮在《隆中對》中提到「待天下有變,荊州、益州兩路出擊」。這個方案看似手筆很大,但看看地圖就知道,荊州和宜州兩地相隔千里,依靠古代的通信手段,調度缺乏時效性,而荊州又是東拒孫吳,北抗曹魏,一出兵就容易腹背受敵。

所以毛主席就給出了這樣的評論:其始誤於《隆中對》,千里之遙而二分兵力,其終則關羽、劉備、諸葛三分兵力,安得不敗。

毛主席對諸葛亮的兵器革新、民族和戎、屯田等成績是持肯定態度的,但是在軍事才能上,卻基本不太看好。因為正是諸葛亮的這些失誤,讓蜀漢失去了逐鹿中原的機會。

這樣的觀點,你們同意嗎?

(圖片來自網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烏果寫字的地方 的精彩文章:

年少不懂俞岱岩,讀懂已經不少年

TAG:烏果寫字的地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