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佛弟子該記住這個「狠心的爸爸」

佛弟子該記住這個「狠心的爸爸」

文:彼岸花開

公元一九一一年,辛亥革命武昌起義爆發的前一天,在南京,有一位七十五歲高齡的老人溘然長逝。他坐擁數十套房產,卻沒有留給子孫,而且,還要求三個兒子分擔他生前欠下的債務。甚至他還要求把自己的遺體安葬在他曾居住過的故宅里……這個狠心的爸爸到底是誰呀?

他叫楊仁山,字文會,佛門居士,一介白衣。太虛大師當年曾在楊居士創建的祇園精舍僧學堂求學。他評價祗洹精舍「乃我國高等僧教育之始」,讚歎楊居士為「國中佛學重昌關係最巨之一人」。中國佛教協會前會長趙朴初居士稱讚他道:「近代佛教昌明,義學振興,居士之功居首」。美國漢學家維慈稱之為「近代中國佛教復興之父」。

一八九七年,楊居士築室於延齡巷。新居院落佔地六畝多,有房屋60多間,金陵刻經處也隨之遷入。其起居室在院落的西部,前面有池塘,四周植柳樹,取唐人詩意命名為「深柳堂」,學者因此稱楊居士為「深柳大師」。

同年夏天,居士的母親去世。楊居士對三個兒子說:「我自28歲得聞佛法,時欲出家,徒以有老母在,未獲如願。今老母壽終,自身亦已衰邁,不復能持出家律議矣。汝等均已年壯,生齒日繁,應各自謀生計,分炊度日,所置房屋,作為十方公產,以後毋以世事累我。」

一九〇一年,為了讓金陵刻經處有一個永久固定的場所,楊仁山居士命其三子立了「分家筆據」,將住宅房屋60多間並宅基地六畝多悉數捐給了金陵刻經處,永作刻經、藏版、流通之所。為了支撐刻經事業而歷年所欠三千八百一十兩銀債務,則由三個兒子分擔償還。

從此後,居士安居樂道,會釋經疏,維持法教,日無暇晷。他曾對人說:「吾在世一分時,當於佛法盡一分時之力。」楊居士說到了,也做到了。直到一九一一年十月八日上午,他還在與同仁討論刻印流通佛經的事務,聽說又找到幾種古本註疏,歡喜不盡,頗感慶幸。

當天下午,楊仁山居士西向而卧,安然往生。他對家人說:「我之願力與彌陀願力吻合。去時便去,毫無繫纍。惟乘急戒緩,生品必不甚高,但花開見佛較速耳。爾等勿悲慘,一心念佛,送我西去,如願已足。」

這位對子孫看似無情的居士,將他的畢生精力全部投入到弘法人才教育和佛經刻印流通的事業中,在清末那個特定的時代里,殊為難得,堪稱偉大。有法師讚歎他,認為他的貢獻比起佛世的維摩詰居士,更顯得彌足珍貴。這話似乎也不過分。

無論如何,讓我們記住他吧——那位金陵楊氏門中狠心的老爸爸,那位於刻經處旁長眠的深柳大師!楊文會、仁山居士!

大象佛學圖書館平台聲明

本文來源 | 生命關懷志願者松堂普賢工作站 |。本平台所有影音圖文,都各自註明來源及作者,請重編錄用者註明出處及作者,以尊重其著作勞動,否則將被視作侵權。

正聞熏習 柔和質直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象佛學圖書館 的精彩文章:

《瑜伽師地論》四神足 八種斷行(5)配瑜伽
《瑜伽師地論》四神足(3)廣釋(2):勤三摩地

TAG:大象佛學圖書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