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rlyl物種說】今日--普氏野馬(Przewalski s horse)

【rlyl物種說】今日--普氏野馬(Przewalski s horse)

rlyl陪你每天認識一個新物種

(總第703篇)

好好學習 天天想上

普氏野馬頭部特寫

界:動物界 Animalia

門: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綱:哺乳綱 Mammalia

目:奇蹄目 Perissodactyla

科:馬科 Equidae

屬:馬屬 Equus

種:野馬 E. ferus

亞種:普氏野馬 E. f. przewalskii( Poliakov, 1881 )

普氏野馬奔跑

物種概述 Summary

中文名:普氏野馬(拼音:pǔ shì yě mǎ);

英文名:Przewalski"s horse;

學名:Equus ferus przewalskii。

普氏野馬,是世界上僅存的野馬,原產於蒙古國西部科布多盆地和中國新疆準噶爾盆地東部一帶。在野生狀態下,通常棲息于海拔700米至1800米的草原或半沙漠地帶,食物主要為禾木科、豆科、菊科、莎草科植物的莖葉,如蘆葦、芨芨、蒿子、梭梭等。耐渴能力很強,可以忍受3至4天不喝水。普氏野馬壽命約25-35歲。

普氏野馬的幼仔

體長:210厘米

身高:肩高130厘米

體重:350公斤

生命:25-35歲

食性:草食:禾木科、豆科、菊科

繁殖:每胎產1仔

習性:耐渴能力很強,群居

分布:蒙古、中國

普氏野馬行走

外形特徵 Description

普氏野馬頭體長:210厘米;尾長:90厘米;肩高:130厘米;重量:350公斤。普氏野馬頭短粗,嘴鈍,耳短而尖,口鼻有斑點,無額鬃,頸鬃短而直立,鬃毛黑棕色;背部平坦,有明顯深色背線,順脊柱由肩部向後延伸至尾部;尾巴自尾基部開始長毛,上半部毛短,下半部毛長;四肢短粗,常有二至五條明顯黑色橫紋,小腿下部呈黑色,俗稱「踏青」腿。普氏野馬食草後,能夠把葉綠素從葉綠體中提取出來,形成厚厚的膠體儲存在他們喉嚨的後部,因為據說這種膠體能夠抑制病毒的傳播,在20世紀早期,狩獵者趨之若鶩,也加速了它們的野外滅絕。普氏野馬有66個染色體,而家馬有64個染色體。若二者雜交則產生有65個染色體的後代。一般相信,家馬染色體的減少,是經由羅伯遜氏易位的結果。

普氏野馬交配

生態習性 Ecological Habit

普氏野馬在野生狀態下,通常棲息于海拔700米至1800米的草原或半沙漠地帶,食物主要為禾木科、豆科、菊科、莎草科植物的莖葉,如蘆葦、芨芨、蒿子、梭梭等。耐渴能力很強,可以忍受3至4天不喝水。喜群居,一般一個種群數量為6至15隻,由一匹公馬,幾匹母馬和他們的後代組成。每個種群都有明確的活動範圍,並以每天3至6英里的速度在草原上遷移,夜間聚集在一起,每晚睡4個小時。幼馬在成熟後,會被公馬趕出原來的種群,雌馬一般會尋找一個新的種群加入,並繼續繁衍後代,而公馬則會在另一個一個公馬種群中繼續生活1-2年,在5歲左右時,離開種群,或者擊敗一個種群的公馬,佔據他整個的種群,或者從一個種群中偷取一隻或多隻母馬重新建立種群,或者與還未找到種群的小母馬建立新的種群。

生長繁殖 Growth and Breed

成年母馬若未懷孕,一年可發情數次,每次持續2至9天。懷孕期11至12個月,每胎產1仔(若2仔,常流產)。幼馬一般在4、5月間誕生,出生時約重45公斤,數小時內即可站立,2至3天後即可隨母親行走。2至3歲時性成熟,壽命約25-35歲。

地理分布 Distribution

普氏野馬,原產於蒙古國西部科布多盆地和中國新疆準噶爾盆地東部一帶。

普氏野馬分布圖:

生存狀況 Living Condition

野外滅絕:野馬的祖先曾經遍布整個歐亞大陸,在歐洲許多國家史前的洞穴壁畫中,形似野馬的畫像遠多於其他的動物,直到14、15世紀,歐洲很多地區還能看到成群的野馬出現,但由於自然環境的破壞以及人類捕殺,到19世紀,野馬已近絕跡。普氏野馬是1879年由俄國探險家普爾熱瓦爾斯基在當時中國蒙古西部的科布多首次發現,1881年,這種野馬也以這位探險家的名字正式命名,由於此前社會上普遍認為再沒有野馬存在,此發現曾轟動一時,但大規模的捕獵也緊隨而來。進入20世紀,由於人類的大肆捕殺、戰爭的破壞,牧場的擴大以及人類的社會生產活動,破壞了生態環境,致使蒙古野馬分布區急劇縮小。直到1967年人們最後一次看到野生種群,1969年最後一次看到野生個體,之後,野生的蒙古野馬徹底從人們的視線中消失了,這個物種的保護狀態也由「瀕危」變為了「野外滅絕」。

人工飼養:在蒙古野馬剛剛發現後不久,一些俄、法、英等國的研究機構和博物館就對蒙古野馬產生了極大的興趣。起初,因蒙古野馬難以捕獲,僅是一些頭骨和皮張被陸續運回歐洲加以研究和保存,經過幾度嘗試,發現成年野馬幾乎無法捕獲(它們十分機警,逃跑也特別快),於是人們選擇捕捉剛剛出生的小馬。1899年至1903年,共有總計50匹左右野馬被相繼運抵歐洲,成為了第一批由人工飼養的蒙古野馬。然而由於20世紀初期戰爭的影響,人工飼養的蒙古野馬數量並未擴大,甚至到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時,這些蒙古野馬僅在捷克布拉格和聯邦德國慕尼黑二園還剩下不到20匹的數量,而這其中又僅有一半有繁殖能力,當前全世界飼養的野馬,幾乎全是這10匹3公7母的後代。唯一的例外就是烏克蘭阿斯卡尼亞·諾瓦野生動物園為了重建野馬群,除了從慕尼黑和布拉格買回幾匹外,還在1957年從蒙古的國家種馬場買來一匹真正野生的野馬(1947年捕獲)。二戰以後,各國人工飼養的蒙古野馬的數量持續增加,但由於整個圈養族群,追溯起源僅來自10餘匹野馬,故近親交配所引起的衰退現象十分嚴重。時至今日,蒙古野馬在全世界的圈養數量已達1500匹,但此問題依然存在。

保護狀況: 1977年,三位荷蘭鹿特丹人創立了普氏野馬保護基金會,該基金會有兩個主要目標,一是將造前的蒙古野馬血統記錄數據經電腦處理,建立起蒙古野馬血統記錄資料庫;二是首倡將蒙古野馬放回歸大自然。 1981年,普氏野馬保護基金會開始購買蒙古野馬,而且盡量挑選血緣較遠的野馬進行繁殖。1986年,該基金會開始和蘇聯科學院動物進化形態學和生態學研究所合作,預計到1988年合作研究出要在蘇聯和蒙古尋找尚存的適宜草原保護區。最終在蒙古境內建立了一個面積達24000英畝的胡斯坦奴魯草原保護區(1998年正式建立),並在1992年將第一批16匹蒙古野馬運往該保護區進行野外放養,由於進展順利,該基金會又在1994年、1996年分兩批各16匹蒙古野馬送往保護區,截至1998年1月1日,胡斯坦奴魯草原共有約60匹普氏野馬。正是在此基礎上,2005年倫敦動物學會正式向世界自然保護聯盟提出申請,將蒙古野馬在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中的保護狀態由原來的野外滅絕更改為瀕危。2008年,IUCN紅色名錄中將蒙古野馬的保護級別調整為瀕危。

普氏野馬嘶鳴

知 識Knowledge

普氏野馬全稱普爾熱瓦爾斯基氏野馬,於1879年由俄國探險家普爾熱瓦爾斯基首次發現。由於原產於蒙古國西部科布多盆地和中國新疆準噶爾盆地東部一帶,因此也被稱作蒙古野馬或準噶爾野馬。

普氏野馬打鬥

普氏野馬的英文介紹 Introduction

Przewalski"s horse (Equus ferus przewalskii) or Dzungarian horse, is a rare and endangered subspecies of wild horse (Equus ferus) native to the steppes of central Asia. At one time extinct in the wild (in Mongolia, the last wild Przewalski"s horses had been seen in 1966), it has been reintroduced to its native habitat in Mongolia at the Khustain Nuruu National Park, Takhin Tal Nature Reserve, and Khomiin Tal. The taxonomic position is still debated, and some taxonomists treat Przewalski"s horse as a species, Equus przewalskii.

在神秘的大自然面前,我們無知的像個孩子......

rlyl

【rlyl物種說】作為《rlyl的自然世界》常設專欄,每天將為你詳細介紹一個動物物種!希望在這裡,你能收穫到知識和快樂

Editor:rlyl

科學養爬——【爬結構】專業爬寵銷售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rlyl的自然世界 的精彩文章:

10月6—20日,馬島原生地探秘之旅
心酸!冰面太薄,蠢萌的北极熊只能平铺身体借腹滑行

TAG:rlyl的自然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