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古代男子的奢侈品——帽頂

古代男子的奢侈品——帽頂

古代女子頭上的裝飾物種類繁多,也極為精美,而實際,古代男子的頭頂亦有彰顯身份的裝飾品,今天一起聊聊帽頂那些事兒!

這是一件國家博物館館藏的元代鷺鷥荷蓮帽頂。

頂飾根據官員級別不同,材質也不同,金、寶石、銀等,在這之中,以玉頂級別最高。

荷鷺紋帽頂

靈芝紋帽頂

明梁庄王墓是明仁宗朱高熾的第九個兒子朱瞻垍與魏妃的合葬墓,出土金器、玉器、瓷器等5300餘件,出土文物各種鑲嵌的寶石有700多顆,是中國已發掘明代親王墓中等級最高的一次,隨葬物品的豐富與精美僅次於明十三陵中的定陵。在明代梁庄王墓出土有六件帽頂。

金鑲寶石帽頂,通高7.5厘米,底徑4.8厘米

由金鑲寶石蓮花底座和藍寶石頂飾組成,出土時存寶石10顆。座頂端「拴絲鑲」一顆近200克拉的橄欖形無色藍寶石,是目前考古發現最大的藍寶石。

這件金鑲藍寶石帽頂,通高3.9厘米,底徑5.1厘米

由金鑲寶石覆蓮底座和藍寶石頂飾組成,出土時存寶石7顆。

金累絲鑲寶石帽頂,高3.4厘米,底徑5厘米

覆蓮形金花絲底座自上而下採用「花絲工藝」鏤空成五層,共鑲有寶石18顆。

金鑲寶石白玉鏤空龍穿牡丹帽頂

通高6.3厘米,底徑5.9—6.6厘米,金質喇叭狀底座口沿的後端裝飾有2根短尾飾,覆蓮瓣面上鑲嵌寶石6顆,座頂是白玉透雕單龍穿牡丹飾,玉色柔和,多層鏤空。

金鑲寶石白玉鏤空雲龍紋帽頂

這與金鑲寶石白玉鏤空龍穿牡丹帽頂很相似,要仔細觀看哦:底座上少2根短尾飾,帽頂稍大點,通高7厘米,底徑7—7.8厘米,冠頂由金質橢圓型喇叭狀底座和白玉鏤空龍紋頂飾組成,覆蓮瓣面上鑲嵌寶石7顆。座頂以「碗鑲」法嵌玉頂飾。

明梁庄王墓帽頂

到了明初,此類大帽仍舊可見,明梁庄王墓出土了許多華麗的帽頂。在嘉靖七年定「燕居法服之志」,提出要恢復祖制,仿古玄冠,以烏紗帽之,從此,元代這些華麗的大帽便不再使用。

但這些玉頂藝術價值極高,不忍廢棄,於是乎就改作他用,成為爐頂或其他器蓋鈕。

帽頂改作爐頂

遼、金、元時期,人們習慣以玉器裝飾帽頂,明以後風俗改變,不再以玉器飾帽頂,而改作為爐頂,鑒於此,後人統稱這類裝飾器為爐頂。

當然,清朝的官帽上有不同的裝飾物,因此,帽頂又興起了。同時,爐頂也在宮廷與民間被廣泛使用著。

金龍形帽頂,清,長6.5cm,寬3.4cm。

帽頂橢圓形。鏤空鏨一龍紋,龍回首,口銜東珠一顆,四足立於雲中,尾部高高翹起,身前及兩側各嵌東珠一顆。座及邊沿均鏨雲紋。

金鑲珠寶帽頂,清,高14.2cm,底徑4.5cm。

帽頂金質。所分三部分均累絲製成。上端為一朵花形頂托鑲嵌大紅寶石一,中部東珠之下是累絲四龍戲珠,再下端東珠之下圓形底座之上亦為四龍戲珠,底有螺旋圓托。

玉荷鷺紋爐頂,元,高5cm,底徑4.3-4.7cm。清宮舊藏。

爐頂玉質白色而局部為黑色,整體近似圓柱形,頂部略細,鏤雕荷葉、蘆草纏繞狀,荷葉巨大而張開。一張荷葉上有黑色烏龜爬行,口吐煙雲,其旁有荷花,荷、蘆中可見5隻鷺鷥隱現其間。器底部有一平板以示水面,其上有孔,可穿繩結系。

荷葉、水草、水鳥、龜等圖案在宋、金玉器中非常流行。四川廣漢南宋窖藏出土有龜巢荷葉帶飾,北京丰台金代渦古淪墓出土有龜巢荷葉玉飾,與此作品應屬同類題材。此類作品的使用地域廣泛,流行時間長,對後世玉器有很大影響。

白玉鏤雕蟠龍爐頂

青玉炙鏤雕龍穿牡丹爐頂

從帽頂飾變成了「玉爐頂」,這些做工精巧的小玉器,在不同時期,發揮了不同的作用,但工匠在這些玉器上的心力,一點都不少!

本文來源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歡迎關注[飾迦]微信公眾號:shjia2017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飾迦 的精彩文章:

館藏玉器中不可忽視的一支!
流光璀璨清代宮廷首飾中的色彩

TAG:飾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