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014壇經道白:菩薩為發願利他的人而來

014壇經道白:菩薩為發願利他的人而來

「惠能聞說,宿昔有緣,乃蒙一客,取銀十兩與惠能,令充老母衣糧,教便往黃梅參禮五祖。」

惠能聽這位持誦金剛經的客人講了他在黃梅跟五祖弘忍大師參學的經歷後,也可謂是累世累劫的因緣使然,他動了心,也想去黃梅參學。

一個打柴的青年因為偶然聽了別人誦經,竟然要去兩千多里外的黃梅學佛,這讓現場的其他客人或許覺得不可思議,難道這個年輕人腦子有問題?怎麼會有如此違反常規的想法呢?你打柴賣柴養家糊口,突然要去完全陌生的遠方,那家裡的老母親誰來養活啊?

按說,一般人聽到惠能要去黃梅參訪五祖大師,都會有這樣的看法。但是,客店裡並不都是俗人,誦金剛經的不是一般人,他是佛法的一個傳播者。在場的一位叫安道誠的客人也不是一般人,他當即就資助了惠能十兩銀子,支持他去黃梅參訪五祖弘忍大師。我們說,誦經的客人和出錢的安道誠都是惠能大師的貴人,是菩薩的示現,他們為惠能大師上求佛道下化眾生提供了一個很好的緣起。

惠能接受了安道誠的資助,留下一部分錢安置好老母親的生活,餘下的當作盤纏,徑直奔向黃梅參禮五祖。

根據史料記載,在唐朝六祖惠能所生活的時代,以大米價格作參照,十兩銀子的購買力相當於今天在北上廣深的多少人民幣呢?大約十五六萬元。

如果現在我們在座的有一個人說,我想到北京大學哲學系讀佛學研究生班,那裡有樓宇烈教授等佛學大家給學員授課,但是需要三四萬元的學費,誰可以資助我?

相信很多人聽了之後都不會輕易接話茬,而是顧左右而言他。不會像安道誠那樣慷慨地說,我給你十萬元,你交了學費,留下的作為家人的生活費,去學習吧!

為什麼?因為我們沒有像惠能大師那樣的感召力,我們沒有發那麼大的願。

滿足自己眼耳鼻身等內向度的需求,叫慾望;滿足他人和社會大眾乃至眾生的需求,叫願力。慾望是利己的,願力是利他的。

願力有多大,感召力就有多大。

你去北京大學讀那個佛學研究生培訓班,可能只是去聽教授們的課,讀讀經,交交友,就像很多人去學什麼MBA、EMBA,各種商學院一樣,不少人是奔著交友結緣去的,奔著共享資源去的,奔著給自己鍍金去的,甚至是奔著找個有錢的丈夫或岳父而去的,而不是為了弘揚聖道利益眾生去參學的。

你為了滿足自己的慾望而去讀書求學交友,你的感召力就不夠大,很難讓人慷慨地為你掏腰包埋單。但是惠能大師不同,他一個砍柴的青年樵夫,能為佛法而不顧一切地奔赴黃梅,即便沒有安道誠給他十兩銀子,也一定會有其他人被他打動,積極資助他的。

就像我們把自己的銀行賬戶公布出來,或者在微信公眾號和朋友圈發個邀請打賞的二維碼,很少人會來打賞,更不會給你巨款。但是壹基金、免費午餐等慈善公益基金的賬號公布出去後,就會不停地有人往賬戶上打款,並且還要謝謝基金會的人。

這是為什麼?這是因為那些慈善公益基金收到社會各界的捐款後,不是工作人員自己花錢消費,而是為了幫助需要幫助的人,是為了救苦救難。那些有愛心的人轉賬後,就有基金會幫忙把錢送到被資助者手裡,是基金會幫捐款的人去行善扶貧助學了,所以給了基金會錢,還要謝謝基金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明覺居士 的精彩文章:

TAG:明覺居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