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010壇經道白:不要與佛菩薩討價還價

010壇經道白:不要與佛菩薩討價還價

佛陀是一個捨棄了世俗間大富大貴、大名大利去修行成道的人,財色名利對他已經沒有任何誘惑力了。很多人到寺院里拜佛,花了3塊錢,買了3支香,磕了3個頭,就跟佛說您老人家保佑我今年多賺300萬吧。你都不想想,世上哪有這麼好的事兒呀,你以為這是在菜市場討價還價嗎?

學佛,禮佛,拜佛,但不能向佛提出不合理的要求,讓佛幫你做這做那,給這給那。或許有人說,佛像前都有功德箱,往裡投錢了不就有功德了嗎?你看上面寫著「功德箱」三個字呢。當你心生此念時,你把功德箱塞滿,也不會有一點功德。

功德箱是什麼?第一,是讓人投幣捐款供養寺院的,這是給捐款者財布施種福田的;第二,這是提醒捐款者不要著相的,投進錢不求功德,就有功德,求功德,功德頓時無影無蹤了。正如六祖惠能大師所說,「功德在法身中,不在修福。」有智慧了才有可能有功德,沒有智慧就難求功德。

達摩大師來到中國後,到了南朝梁的首都建康,也就是今天的南京。梁武帝蕭衍問達摩大師,說我造寺、度僧,布施、設齋,我有功德吧?

是啊,他建了很多寺廟,一生中還出了4次家,在南京雞鳴寺。唐朝詩人杜牧寫的《江南春》:「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台煙雨中。」還把寺院說少了呢,清朝有一個學者劉世琦在他的《南朝寺考》序文中考證說,南朝梁時全國有2846座寺院,單是都下(南京)就有七百多座寺院。

達摩大師對梁武帝說,你「實無功德」。他們倆這話不投機,達摩大師就「一葦渡江」了,這個就變成了一個歷史懸案了。從梁普通七年(公元526年)達摩大師見梁武帝,一直到唐儀鳳元年(公元676年),就這樣過了150年,一直到了六祖惠能大師出山弘法,才開始回應這個問題。

韶州韋刺史再次提起這個歷史懸案時,問梁武帝到底有沒有功德呢?六祖惠能大師說梁武帝確實沒有功德,你不要懷疑達摩祖師說的話有問題。

功德在哪裡?在法身中,它不在於修福。梁武帝干那些事是在修福德,種福田,得福報。大家想一想,在那個南北朝時期,戰亂和饑荒之下,人們平均壽命不會太長的。

有考據文章說當時的人均壽命大概39歲,梁武帝他活86歲,相當於今天有個老人活到160歲的感覺了。大部分人都是平民老百姓,他當皇帝,多大的官呀?大部分人都沒有那麼多錢,他的金銀珠寶數不勝數;窮苦老百姓連一個老婆都未必娶得到,他的後宮卻很多,甚至連前朝齊的後宮都一併接收了。

世人認為財色名利是好東西,梁武帝都有,並且都很多。這是他有福報,然而他一旦求功德就不行了。

按說他有沒有功德?會有,開了智慧就有了功德,但不是你去求的。你一旦帶著有所求的心要功德,就永遠追不到它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明覺居士 的精彩文章:

014壇經道白:菩薩為發願利他的人而來
012壇經道白:話不投機就要趕緊離開

TAG:明覺居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