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二戰後英法殖民體系分崩瓦解,為何俄國佔領地區固若金湯?

二戰後英法殖民體系分崩瓦解,為何俄國佔領地區固若金湯?

英法海外殖民的方式跟俄國不一樣,英法大都是以殖民地方式進行經營,而俄國一旦佔領一個地區多是將其併入版圖,這可能與俄國的特殊癖好有關,那就是俄國是一台巨大的「吞土機」,有再多的土地也能吞的下。

先來談談英國和法國對殖民地的經營。

英國和法國都是老牌的殖民國家,他們在工業革命後,為了尋找商品銷售市場和原料產地,依靠槍炮在全球殖民,並且建立了龐大的殖民帝國。英法通過對殖民地商品的傾銷和原料的掠奪賺取了巨額利潤。二戰中英國、法國被德國打殘,已經無暇顧及殖民地,而殖民地也爆發了風起雲湧的民族獨立運動,紛紛掀起反抗宗主國的鬥爭。

比如英國的印度、澳大利亞、紐西蘭、加拿大等地都宣布獨立,成為獨立主權的國家。但是英國也還有部分海外領地和殖民地:如安圭拉、百慕大群島、開曼群島屬於海外領地;福克蘭群島、南喬治亞島和南桑威奇群島屬於海外殖民地。

法國原來的殖民地摩洛哥、突尼西亞 、敘利亞、黎巴嫩等地也獨立建國。但是法國現在也有海外省和海外領地,如留尼汪、馬提尼克、 瓜德羅普 與 法屬蓋亞那 屬於海外省;新喀里多尼亞、 法屬波利尼西亞 、瓦利斯群島和富圖納群島屬於海外領地。

我們再來看看俄國對已佔領領土的經營。

俄國從最初的莫斯科公國開始,一路披荊斬棘,對周邊國家領土進行蠶食,然後將被佔領地區的土地併入俄國版圖,這才有了蘇聯時期龐大的版圖。俄國為了加強對被佔領領土的控制,將被佔領地區的原住民遷走,然後將俄羅斯族人遷過來,以達到鞏固國家領土的目的。比如,蘇聯對東普魯士地區的統治就採用了這一方式。

二戰前,蘇聯還吞併了波羅的海三國,以及夥同德國瓜分了波蘭的領土。二戰後,蘇聯成為超級大國,更加有實力加強對領土的控制。而蘇聯解體以後,原來被俄國佔領的很多地區都是從加盟共和國的地位獨立出來,成為獨立的國家,俄羅斯只剩下1700多萬平方公里的土地。

比如,中亞地區獨立後建立中亞五國(哈薩克、土庫曼、烏茲別克、塔吉克、吉爾吉斯坦),波羅的海建立三國(立陶宛、愛沙尼亞、拉脫維亞),高加索地區建立三國(亞塞拜然、喬治亞、亞美尼亞),東歐地區成立了烏克蘭、白羅斯。

俄羅斯現在還有1709萬平方公里的領土,當然在這龐大的版圖當中,也有些地區存在分離主義勢力。比如高加索地區的車臣共和國,也曾多次進行獨立活動,但是這些地區的獨立活動都被俄羅斯採取武力進行打壓下去。

那麼,俄羅斯為何不願意放棄一些領土呢?

第一、俄國的工業化不徹底,帶有濃厚的封建色彩。

俄國是從農奴制社會過渡到資本主義社會,封建殘餘勢力比較強,在工業化的過程中不徹底。不像英法兩國,經過革命和工業化的洗禮,資本主義比較發達,商品利潤的動力驅使他們尋找銷售市場和原料產地。俄國本來就是大陸國家,周邊擴張的餘地較大,再加上工業革命的不徹底,使俄國不比像英法那樣去海外尋找市場和原料產地。而通過就近佔領周邊領土就可以滿足銷售商品和掠奪原料的目的,這導致了俄國同英法不同的殖民方式。

第二、出於國家安全形度,俄國不放棄每一寸土地。

俄羅斯作為一個大陸國家,從最初的東歐平原發展到後來的龐大版圖,俄國之所以面臨兩次大戰都沒有滅國,一次是拿破崙軍團的進攻,一次是希特勒軍團的進攻,除了俄國有眾多的人口以外,就是俄國有著龐大的國土,這樣可以為俄國提供龐大的戰略縱深。即使莫斯科被佔領了,那麼只要俄國人還在,他們就有迴旋的餘地,就有重新反攻的機會。如果當時俄國的領土面積只有波蘭大小,估計俄國早就亡國了。而龐大的國土面積提供的戰略縱深,挽救了俄國和蘇聯。

所以,從東歐平原一步步發展起來的俄羅斯,擴張領土的目的,一方面是不斷地消滅對手,壯大自己,另一個目的就是增強自己的安全感。所以,歷代俄羅斯的繼承者都秉持擴張領土的戰略,只要有足夠多的領土,才使俄羅斯有足夠多的安全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銘蘇先生 的精彩文章:

如果美國在俄羅斯周邊部署導彈,那麼俄可能重啟古巴軍事基地嗎?
俄羅斯為何主動放棄海外最大的軍事基地?

TAG:銘蘇先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