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第六品:對此經生信,必定在無量佛前種過善根、積過資糧

第六品:對此經生信,必定在無量佛前種過善根、積過資糧

須菩提白佛言:「世尊!頗有眾生,得聞如是言說章句,生實信不?」

當時須菩提如此發問:「世尊,將來為數眾多的眾生聽到如此甚深般若波羅蜜多的金剛語,能不能生起真實信心?他們對空性法門,離一切戲論之法性會不會生起堅定不移的信心?」

須菩提在佛陀面前提此問題,是因為般若空性極為殊勝,且甚深難解,他擔心對於這一佛法精華,福報淺薄的人難以接受並生起信心。我們知道,佛陀住世時眾生福報深厚,可親自得聞世尊說法而生信心;而後世眾生福報漸減,根基日鈍,他們得聞此法能否生起信心呢?須菩提對此提出質疑。

須菩提

佛告須菩提:「莫作是說!如來滅後,後五百歲,有持戒修福者,於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為實。」

對於須菩提的懷疑,世尊回答說:「你不要這麼說!也不該有此懷疑!如來滅度後,末法五百年時,將有很多持清凈戒律,修積福德資糧的三藏法師等人,對於此經必定會生起信心,以此經義為真實所依。」

「後五百歲」有幾種講法:通常所謂的後五百歲即指現在五濁興盛時代。它並不僅僅是一種數字,而是像五濁興盛一樣,是整體上的一種時間概念。釋迦牟尼佛住世弘揚佛法時是正法興盛時期,稱果法期;而除此正法期以外,後來五濁興盛的時代都可稱為末法。按這種說法,目前已是末法時期後五百歲。

另一種說法將釋迦牟尼佛二千五百年教期分為五個五百年,各段時期的特點,可分別表示為解脫堅固、禪定堅固、多聞堅固、塔寺堅固、鬥爭堅固。而後五百歲即是指鬥爭堅固的第五個五百年。按這種演算法,現在應是後五百歲之後,因為佛歷已是二千五百四十五年,教期已經結束。

第三種說法:印度論師嘎瑪拉希拉和藏傳佛教各派都承認釋迦牟尼佛的教法期為五千年,而以華智仁波切、麥彭仁波切為代表的寧瑪普巴派的歷算,現在已是佛歷二千九百多年。因此,五千年教法期已過了二千九百多年,還剩餘二千多年。在藏地,日曆計算以時輪金剛歷演算法為準。

寧瑪普巴派把釋迦牟尼佛出世到現在過了二千九百多年的原因,以教證理證詳細分析可以成立,但簡單地講:當時釋迦牟尼佛出世時,啟明星如何升起,然後第二天出現日食,以此根據推算出佛的教期從始至今已過二千九百多年。普巴派的天文歷算非常準確,現在每次日食、月食,算得一分鐘都不差。依此計算,後五百歲尚未到來。而以薩迦派的歷算,佛歷已經有三千多年了,宗喀巴大師所創的給拉華宗也有不同的演算法。

第四種說法認為釋迦牟尼佛的教期年代僅僅指印度的本土佛教,並非指其他民族地方的佛教。因此,所謂後五百歲,在其他邊地也談不上。

總的來講,可以認定後五百歲為末法時期,即現在五濁興盛時代。

佛陀以智慧授記末法時代將有為數眾多的持藏者以及持清凈戒律、修積福德、具有智慧者出現於世間,如是之人對此經的意義必定會生起堅固信心。在佛的盡所有智境界中完全能夠照見此等具福智者,並會加以護念、授記。

此處後者所應具之德,玄奘大師譯為:「具足屍羅,具德、具慧。」義凈譯為:「具戒具德具慧。」與鳩摩羅什大師所譯「有持戒修福者」句,文字詞稍有不同。但如果理解持戒修福之目的是為生長智慧,則三種譯本實際意義不存在差別。

「當知是人,不於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種善根,已於無量千萬佛所種諸善根,聞是章句,乃至一念生凈信者,須菩提!如來悉知悉見,是諸眾生得如是無量福德。」

「應當知道這些具戒、具福慧之人,不僅僅在一尊佛、二尊佛、三四五尊佛前種下善根,而是已於無量千萬佛前修六度萬行,廣種善根。如是之人聽聞此般若經義,若對法義生起乃至一念清凈信心,須菩提!如來以智慧無一遺余皆能了知照見,這些眾生所獲福德無量無邊。」

能見聞般若無上甚深妙法者,不同於世間凡夫俗子德薄垢重,他們根器銳利,福報深厚。由於並非在有限的幾位佛前種下善根,而是曾於無量佛前種諸善根,他們因此而能於佛法中聽聞般若法藏,並生起殊勝清凈信心。

大圓滿密法祖師全知無垢光尊者在《勝乘寶藏論》中云:「我們實已在無量佛前積累過資糧,這以今生值遇到普賢王如來之心法可知。」同樣,佛以不可思議神通智慧為後人授記:對此經生信,乃至僅生一念凈信者,皆為在無量佛前種過善根、積過資糧之人。所以,持此經者皆當生歡喜心。

讀誦、受持、解說《般若經》具無量無邊不可思議功德,不僅如此,甚至僅對空性生起有益懷疑,也會斷除輪迴。如《中觀四百論》中云:「薄福於此法,都不生疑惑,若誰略生疑,亦能壞三有。」福德淺薄者以業與煩惱的牽引對此不會起信,具緣的人如果能稍微生起諸法無實、因緣幻有的有益懷疑,也能斷除整個三有輪迴之根,何況凈信者?

世尊授記末法五百年中,對此要義生起誠信者,哪怕僅只一念清凈信心:《金剛經》所講都是真實語,諸法本性應該是空。有如是念者,遍知過去、現在、未來三時的如來,以其盡所有智,都已知曉並照見,彼於過去無量佛前曾種多少善根,未來因得聞此經所得福德等等,悉知悉見。

不僅如此,世尊以智慧眼亦能清晰明見:現在未來有成千上萬眾生聞思、受持此經的意義;以其前世積累無量福德資糧之故,即生當中而對此經情有獨鍾;又以生凈信的緣故,相續中會感受三寶不可思議的加持,獲得不可言說的無量福德。

敬摘錄於《金剛經開示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達瑪妙林 的精彩文章:

這樣做,將來就可毫不費力地往生極樂世界!
供養《般若攝頌》的功德無量無邊

TAG:達瑪妙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