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最好的5種狀態,你做到了幾種?
在《道德經》第九章講到:「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銳之,不可長保。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功成身退,天之道也。」
這一段精彩的論述,給我們指出了人生中最好的5種狀態。這5種狀態,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有著很好的指導意義。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精彩圖片
1.持而盈之,不如其已
器物中的水一旦裝滿,再去添加水,水就會溢出來。這是十分簡單的自然現象,卻包含著深刻的哲理。
獲取「水」是好的,但是當「水」開始外溢,此時應該停止注「水」,勿繼續做無用功。
反過來講,要想繼續獲得「水」,則當增加器物的器量。正所謂「海納百川,有容乃大」。
人所要患的,並非有沒有「水」,而是要時刻提醒自己增加器量!
2.揣而銳之,不可長保
老子指出,鋒芒太露,將招致奇禍,這是自然之理。樹大招風,槍打出頭鳥,就是這個道理。
水中的石頭,久經打磨,稜角盡除,這正是自然的選擇。
依於自然之道,不居功、不自傲,不顯露鋒芒,方可長保無虞。
3.金玉滿堂,莫之能守
老子此言,並非是反對人們追求財富,只是強調一個「度」。求財是一方面,守財也是一方面。
當今很多人求到了財,卻憂患於守財,整日痛苦不堪,這就是不能「守」的體現。
這說明什麼呢?說明了財量超出了自己「守」的能力範圍之內。其實,最高境界的守財不是將財富守在家中,而是以財濟世,積累陰德,這才是真正的財富!
4.富貴而驕,自遺其咎
對人而言,降服自心,是最困難的。尤其在平步青雲而得意之際,最容易忘乎所以,飄飄然如登仙。
很多人得到富貴之後,便忘卻之前的苦難,而驕慢起來。
老子告訴我們,這是自取其禍,是極其危險的狀態。此時,不驕不傲,不居功,不露鋒芒,方是良策。
5.功成身退,天之道也
盛極而衰,物壯則老,乃是自然的規律,違背此規律,必然反被自然力所反彈而受到傷害。
當時鐘到了12點整,下一秒就是歸於零點;當月亮臻至圓滿,下一刻,便復歸缺失之態。這就是規律,不可違背的。
同樣,功至極時,為求長保,當思量身退之策。否則,必取其禍。
張良居偉功而身退,免遭殺身之禍;曾國藩讓功於慈禧,免淪殺族之患。正如智者老子所言:「功成身退,天之道也!


※感悟人生:學會放下,懂得釋懷,去收穫想要的幸福!
※席慕容:《寫給幸福》(美文力薦)
TAG:有書一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