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戛納最佳導演的爹媽,是怎樣談戀愛的

戛納最佳導演的爹媽,是怎樣談戀愛的


戛納最佳導演的爹媽,是怎樣談戀愛的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精彩圖片


戛納最佳導演的爹媽,是怎樣談戀愛的


入圍今年戛納電影節主競賽單元,[冷戰]成為近期口碑最好的電影之一;

明年奧斯卡的最佳外語片提名,十有八九,也挺穩的。

開放評分之後更是形勢一片大好:

雖說目前還無法蓋棺定論,但顯然人氣足夠旺。


戛納最佳導演的爹媽,是怎樣談戀愛的

Metacritic上達到難得的90分


戛納最佳導演的爹媽,是怎樣談戀愛的

爛番茄新鮮度100%保持了很久


戛納最佳導演的爹媽,是怎樣談戀愛的

豆瓣8分

導演帕維烏·帕夫利科夫斯基,無疑是現今世界上最會拍黑白影象的電影人之一。

他鏡下的色調,與他在影片中選取的故事視角,也總是貼合的——

特定的年代和環境,用黑白灰來表達,比其他任何濃烈的色彩來得都有力。

[冷戰]也是如此;最亮的白色和最暗的黑色會在這部片中交織,構成一幅幅豐滿的畫面。


戛納最佳導演的爹媽,是怎樣談戀愛的

台版譯名「沒有煙硝的愛情」,其實也很準確

從片名就能直接獲知,[冷戰]自然是設定在了上個世紀五十年代的「冷戰」期間

二戰的陰影還沒全部散去,世界的格局尚未形成,東西方的治文化衝突在悄然之中愈演愈烈。

沒有硝煙,但戰火顯然仍在地底在空中、在看不見的地方燃燒著;

這股時代浪潮又有如男女主角之間的故事:不可視的威脅,搖搖欲墜的主權,各自死守著自己的領地,又忍不住往對方的禁區探望。


戛納最佳導演的爹媽,是怎樣談戀愛的

他們的愛啊,猛於那些無聲的炮火

我們每個人都會歌頌愛情,何況是這植根發芽成長於革命最盛時刻的愛情

此刻的他們,最脆弱又最堅強;彷彿全世界都在針鋒而對,又好像一切都倒向了他們這邊。

兩個人的愛情跨越了階級、跨越了地域、跨越了政治信仰、跨越了人生追求——

片中是如何具象化這段歷程的?這一切,又會引向怎樣的結局?


戛納最佳導演的爹媽,是怎樣談戀愛的



Zimna wojna

冷戰

2018

解毒指數:8/10


導演: 帕維烏·帕夫利科夫斯基類型: 劇情 / 愛情主演: 喬安娜·庫里格 / 托馬斯·科特 / 波利斯·席克 / 阿伽塔·庫萊沙 / 塞德里克·康 /



01、愛是世界萬物 我為你而存在

四九年的寒冬,白雪皚皚的中歐平原,最冷的卻不是天氣;

蘇聯的社會主義陣營初步形成,正試圖走向鼎盛,空氣里都瀰漫著森嚴。

男主角維克托,一名小有聲望的音樂家,帶領團隊來到波蘭民間採風;

淳樸的鄉下音樂,一幕接一幕地上演,農舍前的提琴、地下俱樂部的舞蹈,小女孩子嘹亮動聽的歌聲。


戛納最佳導演的爹媽,是怎樣談戀愛的

強烈譴責一下導演這種只給聽兩句還不出原聲碟的行為

「是什麼在日夜哭泣 / 你為之流淚的黑眼睛 / 再也無法與你相見。」

從唱法到歌詞,都很樸素,人們唱著自己的心聲,唱著生活與失落。

年輕的女主角祖拉,也與當地人民無異,她唱的一首歌,是她在俄語電影里聽來的——

這首歌,是關於「愛」的。


戛納最佳導演的爹媽,是怎樣談戀愛的

歌舞團改編了上面那首民歌

與一群農民在篝火邊隨心所欲又唱又跳、有說有笑不同,歌舞團要更加正式、更加規整;

編曲的內容也更加龐大複雜,表演的形式也更加豐富。

此時,他和她的關係也好像音樂的演變——

從初遇時刻的略顯生澀,到了愈發親密曖昧,逐漸走向正式的階段。


戛納最佳導演的爹媽,是怎樣談戀愛的

從零星的火花,到燃燒的愛欲

民歌的擴散範圍已經最大化,他們的愛也走向頂峰——

然後便迎來了當頭棒喝般的轉折點,下坡路逐漸出現在眼前。

歌舞團被要求更換曲目,轉而歌頌改革、和平和領袖;

政治機遇掐緊了鄉下人民的喉舌,淳樸的形式遭到了重創。


戛納最佳導演的爹媽,是怎樣談戀愛的

「受人民愛戴」

表演的性質變了,一如兩人的關係,也發生了質變。

宣誓、革命歌曲、報告,當藝術生活被這些所佔據,感情世界也同樣被佔據了。

祖拉跳進河裡漂浮著,唱著他們相遇時的歌謠;

這是他們分離前的最後一首歌,動聽又凄美;她躺在流水之上的樣子,像畫似的。


戛納最佳導演的爹媽,是怎樣談戀愛的

陽光、音符、蘆葦叢……

「我的生活離不開你。」

關於音樂的隱喻,也就此加入了更多關於個人追求和政治嚮往的隱喻。

他們一個選擇離開,一個選擇留下,一個選擇流浪,一個選擇安穩。

他在法國巴黎的爵士俱樂部彈鋼琴,她在牆東邊伴著「喀秋莎」的音樂陪別的男人跳舞。


戛納最佳導演的爹媽,是怎樣談戀愛的

再見面時,距離感在兩人中間耍賴般地打轉

世界還是老樣子,柏林還是分兩邊,而對於他們跨越兩個截然不同社會的愛情來說,痛苦的掙扎才剛剛開始。

異地戀,苦啊。

可放不下你,就還是要搞下去啊。

那堵牆讓她害怕,可自覺比不上他的落差感、萬一失去他的恐懼感,更讓她害怕。


戛納最佳導演的爹媽,是怎樣談戀愛的

「我最重要的女人,我的愛人,我的生命」

如同那動蕩的時局一樣,他們的約會也根本不穩定,見面地點幾乎橫跨了小半個歐洲;

他們理解著彼此,為了對方偷偷背叛全世界;

就像東西方社會碰撞的火花、撕破的面龐,他們把最美麗和最醜陋的一面毫無保留地互相暴露著。

她開始梳起時髦的髮型、換上優雅的黑裙,用時下流行的唱腔,表演出了熟悉的歌曲。


戛納最佳導演的爹媽,是怎樣談戀愛的

她在蛻變,可能自己都沒意識到

在那些上流的場合里,「為之流淚的黑眼睛」,不再是土地間流淌出的農民歌聲,轉而變成了小資階級的把玩之物。

她開始包容維克托生活中的新內容了——但隔膜遠遠沒有消融。

隨著時間的推進,冷戰進入了更殘酷的階段,意識形態開始模糊、混亂;

而祖拉,再也不是那個給人家唱和聲的波蘭農村小姑娘了,維克托的生活也容納了太多太多的新生事物。


戛納最佳導演的爹媽,是怎樣談戀愛的

時事風雲在變,人呢,也在變

大環境越來越肅殺,共產和資產無聲地吼出自己主張,相持不下;

兩人的爭吵也越來越多,在無數次妥協之下終於有機會一起生活,卻不得不面對,他們想要的根本不一樣這個現實。

「米歇爾一晚上操我六次!」輕鬆當選全片最坦誠台詞。Make love, not war.

愛著恨著,到底還是睡得太少了。


02、天堂又在哪裡 不自由毋寧死

久別的愛情,極容易煥發新生氣息。

再見到時,兩人筋疲力竭——

沒有了持續對抗沒有了隔膜,一個命運多舛一個整日虛妄。

就像那經歷了白熱化之後的冷戰時期,破敗不堪,所有人都只想找到一個溫存的歸屬。


戛納最佳導演的爹媽,是怎樣談戀愛的

兩人的身份與開頭相比都有了巨大的落差

他們終於厭煩了這年復一年的逃竄和離別。

趁著還有一絲餘熱,祖拉摘下閃著熒光的深色假髮,妝也被汗水浸花了,綴滿亮片的裙子被扯到一邊;

她說,帶我走吧。

我們不用再回頭了。


戛納最佳導演的爹媽,是怎樣談戀愛的

說完誓言,吞下藥片

結局是唏噓的,也是沒有什麼大悲大喜的,被政治浪潮推來推去、隨波逐流不明方向不知道多少年後,他們終於一起選擇了永恆的自由。

要說有什麼是絕對長久的,那就是死亡。

他們的愛情跨越了時間、跨越了無數道溝壑,終究,也跨越了生死。

「到另一邊去吧。那邊的風景更好。」


戛納最佳導演的爹媽,是怎樣談戀愛的

看到最後的致敬,誰還不明白呢?

導演帕夫利科夫斯基將通過這部電影,致敬了他父母在那個灰暗時期的偉大愛情:父親是一名軍醫,母親離家成為一名芭蕾舞女演員,截然不同的背景、流離失所和政治動蕩沒能將他們拆散。

他自己的童年經歷也不同尋常:出生在華沙,一開始過著幸福的生活,十幾歲的時候,他得知祖母是猶太人,並在奧斯維辛集中營去世了;

十四歲時,他和母親一起離開共產主義波蘭前往倫敦。媽媽並沒有告訴他這是徹底的離開——本以為這只是一個「異國情調的假期」,結果卻成為了永久的流亡者

一年後,他搬到德國,最後於1977年定居英國,在牛津大學學習文學和哲學,後來放棄了博士學位,轉而加入了電影製作,來到BBC(這對他來說就是電影學院),迎來了他生命中最快樂的時光。


戛納最佳導演的爹媽,是怎樣談戀愛的

斬獲87屆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的[修女艾達]

長期的流亡生活更讓導演明白維繫感情的意義,他最近的作品中,都回歸了自己的根——波蘭貧瘠的土地上。

片中的男女主角不完全像他的父母,但人物關係和故事輪廓大致相似:

他們都戰鬥到生命的最後一刻,他們在不斷的分離後又重新相聚。

帕夫利科夫斯基每每說到關於自己父母的回憶時,笑容都是甜蜜的。


戛納最佳導演的爹媽,是怎樣談戀愛的

同時反映出波蘭歷史上尚未解決的衝突與平衡

他沉靜得像一首憂傷曲調,她熾熱得像一盞明燈;

他浪漫、優雅、總小心翼翼、堅韌又充滿憂慮;她性感、複雜、愛頭腦發熱、是個難搞的女人。

從樸素的波蘭,到陰沉的柏林,再到煙霧繚繞的巴黎,他們之間的愛情故事中,那些私人戰爭,打得比冷戰還火熱,比民歌還悠長感傷。

[冷戰]無疑是一部華麗又簡約的作品,在追溯這段革命年代浪漫主義的時候,我們很輕易地,回到了過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看電影周刊 的精彩文章:

東吳傘,好一把利刃

TAG:看電影周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