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茶喝的多了,自然更會選杯子了

茶喝的多了,自然更會選杯子了

一壺一杯,獨坐品茗、感悟人生;一壺三杯,一二知己煮茶夜談;一壺五杯,親友相聚,情誼長存。

選杯沒有絕對的說法,但不同杯盞所呈現出茶的香色略有不同,小編曾與多人親測,不同材質的茶杯,在其它條件完全相同之下,同一人對不同的杯子,所品鑒出茶的口感確有微差。這裡簡單從以下幾個方面展開一個探索思路,還望與茶友們共同探索。

下面,我們選擇四個不同口徑的杯子做實驗

下圖這個大口杯的優點在於,茶湯入口時感覺最圓潤。但是這是物理學的原理造成,由於開口大,高度低,液體的表面張力最大,而不是茶湯本身的圓潤。從聚香和聚味的程度來說,這個杯子是最低的。

下圖這個口徑稍微小一點,茶湯入口的圓潤度低於上一個,但比較真實和正常,聚香和聚味的程度高於上一個,總體感覺比較自然和真實。

下圖這個杯子的器形叫做圓融杯,肚子略外鼓,口徑略內收,其茶湯入口的圓潤度稍低於上一個,但也比較真實和正常,但其聚香和聚味的效果明顯更好一些,綜合口感是最好的。

下圖這個杯子叫直口杯,與品茗杯近似,茶湯入口的圓潤度是最低的,但其聚香和聚味的效果是最好的,銳度最高。不過這個杯子使用上有點不方便的地方在於,因為口徑小,所以喝的時候需要仰脖,另外因為深,所以茶湯溫度會比較高。

綜合上述的體驗,小編的總結是:

大口杯適合喝熟茶,特別能突顯熟茶的圓潤。稍小口徑的器形表現最中庸,但比較真實和自然,適合各種情況。圓融杯特別適合喝生茶,但是也會有點需要仰脖。直口杯最適合試茶,能夠把茶葉的內在特質清晰地表現出來。

茶杯從古至今的發展中,杯口經歷過直口、敞口、喇叭口的交替變化、杯腹或淺或深、或大或小,杯底或有足或無、杯身或者有杯耳或無、或單耳或雙耳、杯身的色彩與裝飾手法則變化萬千。不同時期,人們根據自己的審美對茶杯做著各種改變,所以茶杯都有其時代特徵,最終的選擇全依個人喜好而定。

茶喝多了,杯子就經常換,於是挑杯子的眼光越來越尖銳,逐漸變成了一個「杯控」。「杯控」這裡是說那些喜愛茶杯到痴迷程度的朋友,「控」這個詞應算是舶來品。「杯控」有癮,與「煙癮」、「茶癮」類似。而「杯控」每遇見有緣的杯子總是收入囊中,即使價格超出心裡承受的範圍,也會自覺或不自覺的跑去把玩,哪怕遠遠的望上一眼。

從某種程度上講收藏杯子也就是一種壓力釋放的心靈通道,讓人生常常清風徐徐,艷陽朗照,如果再加上有緣人送贈茶杯,那似乎有一種濃濃的靈犀在裡面,唇齒相依,一杯子,一輩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古盞堂 的精彩文章:

有了這,喝茶還怕啥?
白茶,淡泊者之選,健康者之擇

TAG:古盞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