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在鄉間,有「壽不送煙,喪不後補」的說法,原來送禮也是要注意的

在鄉間,有「壽不送煙,喪不後補」的說法,原來送禮也是要注意的

在鄉間,有「壽不送煙,喪不後補」的說法,原來送禮也是要注意的

中國是一個人情味十足的國家,基本上大家串門的時候,都會帶上一點小小的心意,中國自古就有「千里送鵝毛」的典故,就算是一件小小的東西也都是能夠代表自己的心意的,不過每個地區也都是有自己的獨特習俗,今天我們就來說一下一些地區的送禮習俗吧。

像孩子滿月、老人過壽或者是結婚等等,我們都是會帶上點小禮物過去慶祝的,再比如還會遇上一些白事,而這種我們也都是會帶上一點小東西表示內心的悲哀。不過這裡面也是有一些門道的,要是送禮的時候沒有注意到這些的話,很有可能就會引起大家的不愉悅。

在鄉間,就有「壽不送煙,喪不後補」的說法,原來送禮也是要注意的,那麼它到底是何意思呢?

這個「壽不送煙」可能是因地方不同而異的,有些地方是「不送鍾」的,不過前者是比較常見的,為什麼會這樣子說呢?我們都知道,「煙」是和「咽」字諧音的,這裡面隱約有點「咽氣」的意思,聽上去總是不那麼的吉利,更何況是在人家的大壽上面,本來就是圖一個平平安安。長命百歲的,無論是多名貴的煙,在這個時候送總是會讓人有點心理不舒服的,所以大家可千萬不要在這個時間點送煙,可能會讓別人誤以為你在詛咒他呢!

我們再來說一下這後半句「喪不後補」,這又是為什麼呢?無論對於誰來將,家裡要是有人離去的話,肯定都是一個沉重的打擊,家裡的人往往都是會痛苦好久的,有的甚至會痛苦一輩子,我們在參加一些喪禮的時候可能會帶上一點禮過去安慰他們,但是你要是有什麼事情來不及準備,可千萬不要在喪禮之後再補上,因為喪禮畢竟是一件讓人悲傷的事情,過了就過了,大家也都會很少提及,怕觸及到別人的傷心之處,你這要是一送禮的話,就很有可能讓他們勾起回憶了,不太好。

其實在鄉間,關於這些禮俗之間的說法還是有很多的,大家不但要對自己的家鄉的風俗了解,對於自己將要去的地方習俗也是要有一定了解的,不然可能就會鬧得不愉快,大家還有什麼 比較常見的、有意思的說法嗎?歡迎在下面討論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隨想錄 的精彩文章:

蔣介石寫了長達20805天且共有51箱的日記,後被其孫媳婦移交給美國,為何?
平定西藏之戰:清朝在國家領土統一上做出的巨大貢獻

TAG:歷史隨想錄 |